APP下载

基于国际化视角的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

2018-01-29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培训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 300250)

一、研究背景

国际教育领域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教育信息化的问题。高等教育战略思想家James Duderstadt博士曾提出:在如今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大学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是如何形成适应信息化和全球化、对未来有所察觉、应对变革的能力。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能力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实质和关键环节。

1996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发布了《让美国学生为21世纪作好准备:面向技术素养的挑战》,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份信息技术教育报告。在此之后,从1996年至2015年,一共颁布了5期“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这些政策的颁布旨在提倡和强调教育教学领域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开展活动,不断促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帮助学生高水平学习的能力,同时,鼓励非盈利组织、企业等机构和部门参与到支持教师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活动中。1997年至2015年,新加坡教育部先后推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四期规划,强调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必须将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不断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实现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得学习能力的长足发展。2008年,由思科公司、英特尔公司、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等共同开发完成了《信息和传播技术教师能力标准》,其中对于教师应具备的在教育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进行详细阐述,为世界各国的教育机构制定教育决策、开展教育改革和进行课程开发等提供借鉴。

近年来,中国教育部相继印发了多个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文件,体现出中国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及重点任务,要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提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教育的理念、机制体制、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环境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融入和影响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职业教育教师,作为实现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素,更要积极适应变化,达到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更擅长形象思维而不是逻辑思维,信息技术带来的视觉、触觉等刺激能够明显提高他们的学习绩效;还有从经济状况的角度来讲,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家庭收入水平不高,而信息技术具有开放、共享、无边界的特性,通过网络课程、在线学习等方式可以帮助他们聆听和分享全球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更要积极完成自身角色转型、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能力。

二、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与结构

提高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前提是准确把握和界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概念的内涵界定,目前在我国尚未形成统一观点。已有的研究大多是从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的视角进行描述性定义,如顾小清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基本信息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理念,还有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由于研究者的观念、视角、目的和兴趣不同,因此产生了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同解释。维内特(Weinert)认为能力可以界定为个体具备的或者可以习得的完成某项具体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它包含与具体问题情境对应的问题解决,以及动机、意志、情景迁移等个性心理特征。由此可知,能力是在具体情境下得以体现的,我们无法脱离具体的问题和情境去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某种能力;其次,能力不仅包括问题的解决,还有人的性格、心理、气质等个性化因素。

揭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是研究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逻辑起点,而概念内涵是由定义来呈现的。本文将在基于职业教育教师核心工作的基础上,澄明信息化教学能力本质属性,对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界定。职业教育教师的核心工作目标是在获取、整合教学资源的前提下,通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综合素养的提高,在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同时,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职业教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或获取服务于职业教育教学的信息和数字化资源,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能力。由于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未来就业岗位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因此职业教育教师的行业经验和专业技能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职业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需凸显“跨界”的特征。综上所述,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结构需包含四个要素:一是探索和应用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的能力;二是掌握信息技术在相关行业中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能力;三是信息化教学整合、实施和评价的能力;四是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的能力。

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路径

德国著名职业教育学者劳耐尔(Rauner)教授曾提出,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因此,工作过程虽然有稳定的结构,但又具备动态的特征。国内外许多学者在解释“工作过程”时都突出了过程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教师这一工作岗位所从事的职业教育活动也是体现“工作过程”的,具有过程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因此,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基本出发点就应是从实践中学习。

实验数据显示,学习者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方式对于个体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具有极大影响,经过对学习者在不同途径下所产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学习效果最好的是采取行动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因此,根据国际经验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研究,笔者认为,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路径来获取和提升:互动式培训与自主学习、教学实践与社会服务、能力考核与评价。

(一)互动式培训与自主学习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中,在职培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促进环节,是能力发展不同阶段的助推器。因此,许多发达国家专门制定了国家统一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和培训项目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比如美国“培训未来的教师使用技术”项目、英国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新加坡的“教育信息化规划”项目等。培训方式大多是在线培训和面授相结合,设有国家统一的考核标准和技术资格认证。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国家标准和统一培训,因此,职业院校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开展充分的市场调研、精心设计培训计划、保证经费投入、制度激励政策等都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同时,为了保证培训质量、效果、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应设法开展互动式、交流式培训。例如,在集中的专业培训之后,针对培训主题和内容,开展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教学交流等活动,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现实问题展开讨论,提出改进和提升策略,保证了培训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种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是否能真正触动和引发教师的自觉意识,从外部因素转化为内部动力,从而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由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终身性的特点,激发教师内在的、持续成长的动力,开展教师的自主学习,是必经之路。在信息化社会中,教师的自主学习路径和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师获取知识、分享教学经验、开展教学研讨等活动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实现。

(二)教学实践与社会服务

教学实践是提升和检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下,教师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等活动,在不断尝试、改进的过程中持续进步。

教学设计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操作方案,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条件,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对于职业教育教师而言,教学设计要改变传统的知识体系的授课模式,根据课程所对应的工作岗位职责和典型任务,梳理出胜任这些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而设计完成学习项目、任务和情境。在统教学中难以学习和实践的“看不见、进不去、动不了、难再现、高危险、高污染”等内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虚拟实训环境,完成虚拟实训操作,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数字化的工具和资源探究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鼓励学生在面对面和虚拟环境的学习中协同构建知识。教学实施是在教学设计完成后在真实的课堂上实施教学,也是检验教学设计效果的有效方式。在教学实施过程和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效果、存在问题和教学经验进行及时总结与反思,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在反思的路径,实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螺旋上升式的发展。

(三)能力考核与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专业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和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需要在教学反思中不断发展和优化信息化教学能力,因此,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应互为前进之轮,共同作用,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开展科学、客观的评价,可以为职业教育教师树立努力的方向和标准,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断成长。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考核与评价,制定和实施国家层面的考核或认证,并根据社会和技术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和修订,在考核评价中体现出重过程、重能力、重实践的特点。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是动态变化的,需要教师持续不断的终身学习和实践。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视角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要有专业的培训和引导,更需要教师通过持续性地学习、教学和企业实践、科学的考核和评价来把握行业企业、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工具,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从事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1]王运武.关于加快制定《中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法》的战略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2).

[2]陈焕东,康东,凌波.教育信息化研究概论[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2).

[3]廖达炎.试论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及着力点[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2).

[4]张伟,朱平.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研究[J].软件导刊,2011,(10).

[5]何圣平.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制度研究——以A中学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5.

[6]张凌杰.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05).

[7]武马群.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框架研究[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03).

[8]滕罕.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3).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职业培训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