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2018-01-29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02)

无知识,不经济,这是本世纪的典型特征之一。创新创业是这一时期特征主要的外在表现,而创新创业,离不开高职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社会提供符合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更重要的是进行创业人才培养,就需要高职院校思想上重视起来,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在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传统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两个。第一,虽然世界各地的学者都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三大科学理论体系入手开展广泛讨论,已经产生了一些普遍共识,但是具体实践上仍在摸索进行。第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意义已经被普遍认同,这一教育事业的的发展受到高职院校极度重视,但是开展创业教育工作的指导性理论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以便高职院校找到顺利进行创业教育实践的恰当形式和正确方法。取国内几百所高校为样本,本文对它们现行的几种新型教育模式进行了横向对比,根据相关理论,提出一种以教育为核心,开创管理方法,介质多样化,相互协调的教育模式。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起源与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底在“面向2l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关于会议重点之一——新时期教育哲学,一方面特别提到的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明确要将其放在与传统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相同的位置上,实现完善高职教育理论体系,培养适应岗位职业技能需求的相应素质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新型创业人才这三者的高度统一。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汉城举行了第二节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大会着重强调,教育事业中,必须重视提高学生们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该组织给出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广泛意义上的含义是培养有独创和始创潜能的个体。在普通高校,要定位于诱导形成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上,从设计课程系统,更新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开拓课堂教育之外的教育范围,设置有关创新教育的新课程,为学生创业提供方向方法指导和资金支持等多方面同时入手,使高校学生在创业实践的思维、技能等方面的素质能够满足社会要求。

1998年,清华大学开办了一场创业计划大赛,这是有史以来中国高校第一次开办此类型赛事,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端。四年后,教育部正式发文公布,首先在中国人大、北航、上交等九所高等院校中的佼佼者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带动全国高校的创新教育,培养出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创造活力的新型高素质人才。迄今为止,这九所作为试验点和引领者的高校,已经各自创造出一整套适应本校开展创新教育活动的体系制度,在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创业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显著成效。当然,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形成的整套体系制度的参考价值都对其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理念创新

作为创业之核心和基本条件的创新,又以创业的形式展现出来,两者合二为一。创新的范围是广泛而全面的,包括科学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国家教育部将相关教育定名为创新创业教育,公开发布了关于促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事业以及鼓励高校学生创业的意见书,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事业要将创新创业包含进来,并将其作为重点。

(二)体制机制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将高校、政府、企业的力量集结起来。以高校为主体,专门设立面向高校教育的行政部门,实施行政辅助,激励企业参与办学、助学,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相关制度体系方面也要进一步改革,针对这一教育项目,教育部专设负责引导工作的委员会,积极引导高校老师开发创业创新周边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行政机关专门设立综合性部门,综合负责创业教育理论方面的探索、学生创业项目的咨询、鼓励性基金的收付、创业基地的准入批复等方面工作的实施;拟定和发布相关文件,指导和保障相关工作顺利落实。

三、以创业课程教育为主导,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一)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高等教育的新型教育概念,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并不意味着它与传统教育相割裂,而是深入其中。与传统高等教育一样,课堂仍然是它的主要载体,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教育对课堂外的实践活动更加依赖了。学校开设各色各样的创新创业课程,在理论知识方面对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业思维进行系统性教育。当然,既要开设必修课,将创新教育覆盖到每一个学生,令学生整体都具备创新创业相关的基本素养,同时配合开设针对具体科目纵向深入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选择空间和学习渠道,令有兴趣的学生获得深入学习和接受指导的机会。这也就意味着,新时期的高等教育,不仅要广泛传播创业观念,更要尽力满足受教育个体的需求,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更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之外的实践渠道的教育方面,必须加强合作,充分调动起企业的资源和力量,在企业的辅助下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的培训服务。谋求人力资源行政机关的协助,坚持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原则,政府开办理论与实践相融的创新创业培训,为学生提供无负担的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教育。鼓励企业参与到这一教育项目中来,令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人力需求,便于其自我定位,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个人的职业技能,有助于学生进行更明确和更符合实际情况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更是对学生创业项目与创业计划的合理拟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招聘和选取开设相关课程和为学生提高相关指导的教师时,不仅要考核其掌握的相关的理论体系,及其指导能力,还要考察其创业实践的充足性,以保证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既有牢靠的理论指导而不盲目,也有事实经验的的支撑而不纸上谈兵。当然,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是有目标、有规划地培养出来的。从社会经济组织中选取部分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职业人,实施再教育,提高其在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教育从业者必备的职业素养,向其传授创新理论知识;从高校教师中选取部分理论研究者,为其提供参与创业等经济活动的空间。由此培养出一批理与做相结合的复合型优质教师,更能够保证创业教育顺利实施,那是再好不过了。

第一,建设优质教师队伍,高校要调动起企业的力量。高职院校多多与企业进行思维沟通和资源交流,为教师提供进入企业实践探索和进行理论指导的机会,为职场工作者提供来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传授其实践经验的渠道。

第二,教师来源多样化。已入社会多年的往届校友、政府公务员、企业经营者等都具有成为有关创新创业的课堂讲师的潜力,也可以聘其为某些学生个体提供创业指导。

第三,扩大创业教师队伍。创业教师外出参加有关创业的集中培训活动,学习创业教育的核心思想和相关知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系统性加工处理,回校后再传授给学生,实现知识的高效扩散和传播。

四、搭建多种形式的载体,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支撑平台

要保证教育的有效性,真正培养创新人才,搭建优质的实践平台至关重要。学校开展工作时,务必严格遵从培养要旨,步步为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思维,扩充其创新理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要以学校本身的特色为依据,充分运用课堂、网络、创业基地等各类可用资源,搭建起完整又通达、具有包容性的创新教育平台,深入学生的整个高等教育生涯,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一)运用网络的仿真功能,弥补课堂传授偏理论性之不足

讲师讲授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动力。网络仿造现实环境,将学生的创业点子映射出来,在虚拟性的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优化创业实施,也能够为学生毕业后真正的创业实践积累经验。

(二)开办创业相关赛事,选拔和培养创业苗子

开办学校范围的或者区域性的省市级创业大赛,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鼓动学生积极参加,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培养整体的创业价值观。在此过程中,也可以从中选拔优秀个体,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三)积极引导,为学生的真实创业奠定根基

邀请专业名人开办讲座也是重要形式之一。学校打造一套讲座项目,邀约各领域专家级人物来校演讲,激发学生的创业斗志。之后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保证学生在整个创业实践中都有教师指导和评估。借助创业园等专门为高校人才提供的平台,鼓励并从各方面支持学生的虚拟创业,令其亲密接触和深入了解当今经济社会的特点,为以后的真正创业打好基础。

(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创业条件

政府很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上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学校可以努力为学生争取政府能够提供的资源;充分运用学校所拥有的渠道,为表现突出的创业项目吸引投资。总之,尽最大努力为学生的创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五、深度融合,构建人才培养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传统通识性教育

虽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高等教育的新型教育概念,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并不意味着它与传统的通识性素质教育之间是相割裂的。这种教育要与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思想方面的教育统一起来,实现学生个人价值和人生发展,学校各部门携手努力,将这种教育完全变为院校人才培养规划的核心。增加共同交流这一教育工作的进展和讨论建设性意见以及建议等的相关会议,分享有效的方式方法、优秀的课程内容,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教育发展进程。学校要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积极提供有关理论、咨询、资金等方面的协助,一路为学生披荆斩棘,尽可能为创业实践扫除一切障碍。

(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技能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的靶向都是学生就业。专业技能教育是高等职业学校的基础性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也离不开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反过来又推进了专业技能教育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笼统的。创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创造力这种来自于人脑的一种思维意识,这种意识来源于物质,并且它只有跟具体的事物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其价值。而专业技能教育是具体的和可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只要跟专业技能教育结合起来,就能变得具体,创业实践也就具备了可行性。高等院校需要调整现有的教育制度,将创新教育融入到专业技能教育中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纲,调整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最终构建出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又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寻找各主体利益相关点,发展合作关系

学校与企业、政府等社会组织之间要密切合作,邀请公务员、创业者、职场成功人士共同建立起相关行业协会,在他们的有关建议下完善学校教育体系,调整人才培养规划,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联系,为培养知能兼备的教师队伍创造条件。学校与政府之间统筹协调,为学生创业实践争取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协助。

及时查探毕业学生的去向和个人发展情况,特别是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分析其成功率,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失败原因,据此确定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项目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估标准,引导推进教育工作的发展。

创造全面型的创新教育,所有相关主体要充分交流,学校要不断改进管理制度和评估制度,建立起专门的信息系统,实现各环节的统一。

第一,教育信息化。建立起学生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用于收集整合毕业学生的个人发展情况;建立起用于为创业实践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实时发布相关社会讯息,将社会发展情况展示尚局限在象牙塔里的学生面前,同时使创业咨询和指导、支持等活动更加便捷,

第二,学生的创业实践可能会面临专业技能不足、资金匮乏、法律知识欠缺等问题,学校不妨有针对性地求助于项目相关专业领域的优秀企业、能够拓宽融资渠道的资金集散地、法学院或者专门的律所等,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扫除一些障碍,增加创业实践成功率,成功的案例往往带给学生更多信心。

第三,政府要调动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支持学校的创新教育和学生的创业实践。比如各种设立或者增加研究经费、基金等,既要鼓励理论探索,也要大力扶持相关实践活动。当然,也要积极鼓动教授等科学研究者组织学生团体开展研究活动,在基础设施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总而言之,从各个方面同时入手,运用形形色色的方式方法,明确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规划。现代经济最欠缺也最依赖的是有创造力的专业型人才,开展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挖掘创造潜力,最终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实现个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也是高校教育的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之宗旨的集中体现。

[1]李斐,黄明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建议[J].时代教育,2014,(07).

[2]高淼,陈希,范有雄.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的创建与创新[J].职教论坛,2013,(06).

[3]李自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途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04).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