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转型与发展研究

2018-01-29刘德军曹冲

体育风尚 2018年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转型民族

文/刘德军 曹冲

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性繁盛,作为民族体育的一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的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也对于我国稳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少数民族的特点与现代体育不同,他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差异性。我国少数民族比较分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也大不相同,这就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加大了难度。但是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又存在着相似性,他们都具有非常强的民族特点,有着本民族文化的烙印,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往往能够体现出少数民族强烈的民族愿望。 抓住这一特点就能很好的帮助转型改革,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地发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增强体魄,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转型的意义

(一)促进民族团结和统一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往往带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的特点,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大部分都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传统体育文化使本民族的个体聚集一起进行的共同活动,都具有维护民族认同和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的重要作用。也促进了少数民族的交往,转型后的少数民族体育更富有文化内涵,可以使参与者都能自然而然地从文化层面上发现和确认自己的民族身份,顺利地实现了民族认同[1]。

(二)传承了本民族的文化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的信仰、文化、宗教也大不相同,传统的体育文化可能与本民族的信仰、道德、审美观念,价值取向高度相关,文化是我国的精神食粮,少数民族的文化要得到保护,这种传统的体育文化真实地反映出民族的个性,也是对民族精神的完美诠释。所以无论是理论分析或是实践考察都能充分证明,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载体的,有着多种文化内涵和文化诉求的综合性的民族文化活动。

(三)促进本民族的身心健康

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思想相对于传统,对于传统体育文化往往就是人与人交流的主要方式和主要场合。在这种传统体育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配合、友好交往等,都促进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心灵的沟通。参与者通过在具有竞争对抗性的项目的比赛中获胜而体会到了个人价值的存在,体会到了个人人格精神的再现。削减了压力,获得了自身的精神满足,也激发了自己心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转型的困境

(一)继承和发扬出现危机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中,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程度加深,各国的文化也在不断的碰撞、融合,传统的体育文化在这种形势下就很难发展,作为文化继承者的青少年,他们对文化的冲击反应很大,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强,更有兴趣探索国外的体育文化。这就造成了对传统的体育文化没有兴趣,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转型和发展。在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上,少数民族也面临着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人都迫于生活的压力,放弃自身继承和从事的传统文化事业,从事其他的事业。这就导致了传统体育文化被遗忘和埋没[2]。很多文化继承者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学习新的技术和文化,来面对时代的变迁。传统的体育文化得不到继承发展,得不到重视和保护。

(二)自身发展缓慢

很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集中在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区,这些地区本来经济发展缓慢,传统观念极强,对于对自己几千年传承的传统体育形势进行转型和改革并不能接受。很多经济落后的地区,为生活所迫,也不去重视精神文化的需求。这就使当地的传统文化发展收到了阻碍,少数民族的体育事业发展慢,没有一个科学的发展模式,往往是自然的优胜劣汰,传承方式也是口口相传。这就制约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转型。

(三)群众基础薄弱

群众一直是文化的传播者和改进者。我国很多的传统体育文化都是很有意义的,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数量多。比如:武术、赛龙舟、舞狮子、毽球等体育项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有很多传统的体育文化由于他的地域性强,开发的比较晚,只在小范围进行宣传,并没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这就使得群众基础薄弱。

(四)不重视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

世界文化相互融合,国外的体育文化也传到中国,这给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带来了冲击。教育是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从小学到大学是接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时期,但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体育文化大部分都是西方现代化体育文化。部分学校将传统体育文化作为兴趣来进行。根据统计,高校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师(包括武术)只有教师比例的5%[3]。这也是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转型与发展。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我国体育赛事举办的频率增加,很多院校更重视现代体育竞技,在学校里举办的体育比赛也是现代化很强的。这就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关注度下降。

三、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转型对策

(一)政府大力支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想要成功的转型,必须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要想快速的发展传统体育文化,就要政府机构积极的发挥职能,建立起一个专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管理系统,相关部门积极挖掘、搜集、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对于体育文化进行筛选,一些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体育文化大力发扬,主动改进体育项目,争取可以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也要加大扶持力度,主动调用经费用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体育赛事的筹办上。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以更具有科学性、健身性、大众性,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接受,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配合政府的工作,积极响应,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科学转型。

(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逐步进入小康水平,旅游业获得迅速发展的必要基础和前提。尤其是长假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更是强有力的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于是旅游业逐步成为了新兴产业之一。旅游者往往喜欢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反差大的地区,少数民族可以利用旅游的发展,积极转型传统的体育文化,例如布依族风情节、苗族的 “二月二” 走亲节、兴仁的“八月八”火把节、安龙的荷花节等[4]。可以向游客展示自己的传统体育文化,使游者情不自禁地产生融入和参与的欲望,在游客在亲身体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又能在心理感受上真正地乐在其中,并深刻地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加大了本民族文化的宣传,有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和少数民族人民经济的增长。

(三)结合各个民族自身情况,科学转型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不一样,地域差距大,很多民族人少,甚至已经丢失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想做到对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转型,就要“因地制宜”结合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来进行壮行,切不可以“一刀切”可以利用我国大学生村官的制度,培养各个民族的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受过良好的教育,收集信息和接受能力强,又是本民族的人员,可以很好的结合本民族的传统体育进行转型。不盲目的追求现代化的体育项目,结合自身地域情况发展成有特色的、先进的、健康的传统体育文化。不仅能充实少数民族人民的精神,也有利于加强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四)纳入少数民族教育体系

教育是传播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途径,在学校进行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还可以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内涵,可以将传统民族文化逐步纳入学校体育教程中,高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在各个高校可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专业。经常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赛事,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将毽球、陀螺、民族舞蹈等具有娱乐性和竞技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定期的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使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多元化发展。

(五)取其精华,加强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虽然丰富多彩,但是我们也要择优发扬,对于一些具有趣味性,又能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传统体育要积极地弘扬。一些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要及时的更改和取缔。首先我们要挖掘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弘扬健康科学的体育文化,加大宣传,要以国内根据地,积极向外推广发展,向亚洲和世界扩散,主动扩大群众基础。

民族就是世界的,世界就是一流的。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里,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必须走出国门,与世界图与文化接轨,在和国际上其他民族的交流中,不断地发展自我,升华自我。可以积极举办或参加大型的国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节,参加民族传统体育汇演等活动。向世界来展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也不断学习世界的传统体育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仅能增加民族凝聚力,还有利于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在新时期下成功的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转型与发展,要靠社会大家庭的共同努力。要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深刻功能,开发利用其价值,发挥其独特的改变人、发展人、增加凝聚力的作用,为促进民族、社会的团结统一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1]冯胜钢.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3):165-170.

[2]汪凌.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功能与发展研究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0):48-49.

[3]陈茂林,余启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与优化途径透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8):37-40.

[4]邹飞鹏.浅析我国传统节日体育现状与发展策略[J].科教导刊,2010(35):159-160.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转型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们的民族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