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教学中意外伤害预防研究
2018-01-29李建兴
文/李建兴
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程度不断提升,让“运动损伤”一词也越来越被人所了解,尤其是运动过程当中的意外损伤,如果不加以重视和预防,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身体损伤。笔者结合近年来游泳教学的经验,总结出几种常见的意外损伤类型,通过分析其产生原因,深入研究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游泳教学意外伤害预防的重要意义
随着室内游泳设施的优化普及,也让更多的学生将游泳作为一门体育选修课程进行学习。但是体育运动的参与过程中,运动损伤时有发生。轻者短时对学生的学习、健康产生影响。重者可能给学生带来终身的身体缺陷甚至危及到学生的生命。因此重视游泳教学过程中的意外伤害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第一,维护教学秩序。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践水准。因此对于教学秩序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为了避免在教学过程中有过多的意外发生,老师应该就因意外的类型、原因、注意事项等先对学生加以说明。从而保障正常的上课秩序。
第二,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在游泳运动当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发生在肩、膝、腰部以及呼吸道等部位,这些对于人体来说都很关键,即使是较小的运动损伤也会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预防意外运动损伤的产生,对于维护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规范学生的运动标准。游泳虽然是水里的运动,但是在教学过程当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学生需要先在地面学习基本的动作规范和标准。当入水进行实践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对动作规范和要领的掌握还不够清晰和熟练。此时就是意外运动损伤的高发期。需要老师在授课时进行着重的强调,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动作要领和标准,进行更安全的学习和实践。
二、游泳意外伤害的常见类型
游泳并非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因此我国对于游泳损伤的研究起步较晚。类似的水上运动相关研究也主要是针对游泳和跳水两个项目进行调查和研究。在可以参考的研究资料中,常见的游泳运动损伤以腰部为主、其次肩膀、膝盖、脚踝、手段等关节与软组织也有所涉及。在游泳初级阶段以蛙泳教学为主,这时的意外运动损伤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划伤。游泳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和老师在水中进行长时间的停留和活动。皮肤会因为长时间在水中的浸泡变得非常脆弱。而泳池的建筑材料多为瓷砖墙面与不锈钢扶梯,学生的脚趾、手指很容易会出现划伤。
第二,拉伤与软组织损伤。游泳运动的准备运动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各个关节与运动所需要的肌肉与韧带。但是一些学生的动作不够标准,或者态度比较敷衍就容易造成膝盖或大腿的拉伤。学生有时因为过于紧张,慌乱情况下的碰撞也会导致一些软组织的挫伤。
第三,呼吸道粘膜损伤。游泳学习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换气。这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果不能够掌握要领,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耳、鼻进水或者喉咙呛水。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呼吸道的粘膜损伤。
第四,发炎、过敏。游泳教学的重要场所就是泳池,为了保持泳池内水质的清洁常常需要在其中加入大量的消毒药剂。一些学生身上带着伤口或者本身对消毒药剂过敏等都会给学生的皮肤带来损伤,严重者还会导致学生高热、伤口发炎、全身过敏等等。
三、游泳意外伤害的原因分析
笔者总结的这些意外运动损伤,基本伴随着学生们的游泳学习过程,甚至有些给学生的身体留下了终身的伤痛。为了更好的制定预防措施,我们需要先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第一,心理原因。游泳意外伤害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心理原因导致的。很多学生在游泳的学习初期有怕水的心理。使得学生在老师讲解的时候不能集中注意力,从而错过一些重要动作要领。在入水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敢在泳道中间尝试,过度依赖水线或游泳池岸,长时间的趴扶动作,会给学生的手臂、脚趾等接触部位留下划伤或软组织挫伤。
第二,游泳动作的弊端。游泳动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机械循环,以蛙泳的蹬腿为例,膝关节需要反复完成内收和外展的动作,而膝盖内侧副韧带的重要作用就是阻止膝关节的外翻,这样长时间的违反膝关节结构特点的蹬夹腿练习,会导致膝盖的拉伤甚至永久性的软骨损伤等。
第三,动作不规范。学生因为恐惧或紧张等心理,常常会导致动作的不规范,尤其是换气环节更是意外损伤的频发阶段。学生常常因动作变形导致换气失败,造成耳、鼻进水。紧急处理时,不能通过正确的方式将水排出,而采取扣、挤等方式,导致器官粘膜损伤甚至化脓出血。
四、游泳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
针对游泳意外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和类型,以及笔者近年来的一些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预防措施。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在进行正式的游泳学习之前,老师应该先对学生展开运动意外损伤相关知识的普及和说明。让学生在学习前就对其类型与产生原因做到心中有数。降低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由心理因素导致意外损伤的几率。
第二,准备活动专项化说明。课前准备活动,老师也应该注意说明其针对的活动部位,让学生更明确的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从而认真对待。这样的反复强调说明,也可以培养学生,帮助监督老师是不是遗漏了准备环节。
第三,做好课前身体检查及动作规范纠正。在游泳实践前一定要做好身体状况的检查和评估,确定学生符合下水的标准。并一一检查学生的动作是否到达了教学要求。在实践前、实践中都要认真帮助学生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四,合理安排课堂运动量。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合理的运动量。不要让学生因为过量的运动造成不可挽回的运动损伤。
[1]胡海艳.学校游泳教学中安全保障体系的有效构建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9).
[2]常青.公共体育游泳教学中意外伤害预防研究[J].科技风,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