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高校体育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2018-01-29杨杨

体育风尚 2018年1期
关键词:机能体育训练负荷

文/杨杨

一、高校体育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形成因素

(一)准备活动不到位

体育训练之前的准备活动是调动学生身体机能的主要方式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如果人体在相对热度和活动较为僵硬时参与运动项目,容易产生运动损伤。因此,高校体育训练中必要的准备活动,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主要方式。然而虽然体育教师已经开展了多项准备活动内容,但是并未达到一定的热身准备效果。尤其在运动损伤比例较高的身体关节处的活动比例较低,并未完全打开身体僵硬状态,因此学生才会在体育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

(二)防范意识较薄弱

训练安全防范意识较为薄弱的情况在高校体育训练中较为普遍。多数学生认为自身在某一项体育运动中具备了较多经验,能够规避运动损伤的风险。因此,主观意识已经降低了对自身的保护,往往在体育训练或者比赛环节中出现了挑战自身运动极限的思维导向。而这种情况下,一旦运动技术失误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运动损伤。因此,并非所有学生都达到了训练安全防范意识,多数学生对自身的体能状况和运动技能评估不足,才导致了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比例居高不下的现象。

(三)训练负荷不合理

高校体育训练的目标是强化学生的身体机能与运动能力,采取耐力训练和爆发力训练也是必要的训练手段之一。但是耐力训练本身也会令学生出现身体机能恢复较慢的现象,而爆发力训练也容易导致肌肉组织过于紧张,进而产生身体机能弱化的现象。一旦学生处于训练疲劳期,心理和身体在接受训练引导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以至于发生肌肉拉伤、挫伤、扭伤等运动损伤类型。因此,一旦训练负荷过重,也是极易产生体育训练运动损伤的风险因素。

二、加强预防高校体育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措施建议

(一)提高体育训练准备运动的针对性

目前高校体育训练的课程中,在常规训练活动之前开展热身准备活动,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准备活动不到位,也容易造成运动损伤。高校体育训练内容涉猎较为广泛,尤其在每一项训练内容和运动方式发生转化之后,其运动损伤的类型和损伤部位也会随之变化。例如,排球训练中手部关节的运动损伤比例较高,而足球训练中的膝关节与踝关节运动损伤几率较大。那么针对运动项目的特征,进行准备活动,才能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

(二)增强所有学生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增强所有学生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是防范运动损伤发生的必要措施之一。然而针对学生存在体育运动知识理解偏差的问题必须具备较强的针对性措施。如果学生在理解自身运动能力时存在误区,体育教师需要以加强训练指标的方式,提示学生并未达到预期的运动能力,发生运动损伤也存在一定比例。如果学生存在体育运动规律的理解偏差时,体育教师也需要特殊运动的安全防范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引导学生注重特殊项目的运动损伤预防方法的针对性。以滑冰为例,当学生自我防范意识越强,倒地时的抗击越大,也会产生更为严重的运动挫伤或摔伤现象。只有在倒地时自然向前滑行,才不易产生过激反应,造成严重的运动损伤。因此,在增强所有学生安全风险防范意识的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主观思维和运动训练类型进行划分,以针对性较强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培养策略,作为加强预防运动损伤的主要措施。

(三)合理区分学生身体机能训练强度

并非所有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都可以承受较大的训练负荷,一旦训练负荷超过体能上限,其运动损伤的比例也会随之增加。为此,高校体育训练必须重新规划针对所有学生的体能考察,以学生的运动成绩作为评价指标。然后根据学生能够承受的训练负荷上限,规划相应的训练内容安排。以便减少和降低由于训练内容、强度、时间等相关要素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运动损伤类型。此外,如果学生盲目开展自行训练,也需要加强指导和监督。在缺乏安全指导和监督管理的情况下,学生也更加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因此,必须注重针对学生课堂训练与课后训练的合理规划,才能规避由于训练计划不科学而造成的运动损伤。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在于准备活动不到位、防范意识较薄弱、训练负荷不合理。为了加强预防高校体育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本文提出三项建议:提高体育训练准备运动的针对性,增强所有学生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合理区分学生身体机能训练强度。进而达到预防运动损伤的训练规划合理性,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比例与几率。

[1]原艳玲.高校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原因分析与恢复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8):11-12.

[2]李珍.从县级体育高考生运动损伤情况看体育训练初级阶段运动损伤的致因及预防[J].许昌学院学报,2016,35(02):32-36.

猜你喜欢

机能体育训练负荷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试析高校体育训练中智能手机APP的应用思路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SGT5-4000F(4)燃气轮机夏季最大负荷研究及应用
刑法机能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