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本位 探寻词语真趣
2018-01-28张晓婷
张晓婷
摘 要:词语是语言文字的基础,学习一门语言,首先要掌握它的词汇。小学低年级的词语教学要充分把握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因词而异,因生而异,运用直观演示、关联生活、创设情境、回应文本等教学策略,把机械呆板的词语理解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
关键词:低年段;词语理解;教学策略
词语是语言文字的基础,学习一门语言,首先要掌握它的词汇。准确地理解词语是理解语句和文章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最重要的基础。低年级学生由于其注意力不够集中,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相对贫乏,对文中抽象性的词语难以理解,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浮于表面,从而阻碍了词语的积累和语言的发展,导致语文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我们必须遵循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结合具体语境,寻找合宜的训练策略,使学生能真正地感悟语言、学习语言。
一、 直观演示,让词语真实可感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有些词语很难一下子领悟,可以通过实物、图片、动画、实验等多种媒介,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画一画、试一试、演一演……帮助学生迅速理解词义。
《夕阳真美》中的“连绵起伏”让很多学生不解,我就伸出手带着学生一起“画”西山,一边画一边说:“瞧,它们有的高,有的低,一座连着一座,这就是——连绵起伏!”
理解《乌鸦喝水》中“渐渐”这个词语时,我请学生将小石子一粒一粒地投入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当水面逐渐升高时,我稍加点拨:“小朋友,你们看,水面是怎样升高的?”学生立刻明白“渐渐”就是“慢慢”的意思。
《台湾的蝴蝶谷》中有这样一段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学生对“色彩斑斓”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词语表面,脑海中浮现的多是蝴蝶颜色好看的印象。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各色蝴蝶成群飞舞的动态画面,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各色各样蝴蝶色彩耀眼、可爱活泼的样子。
二、 关联生活,让词语生动鲜活
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其基础是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词语教学要打通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唤醒生活体验,使字词具有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感受。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在上课时,有学生问“什么是‘祖国”,她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问学生“祖”可以组个什么词。学生说,“组”可以组词“祖先”“祖宗”。斯霞老师说,你们已经回答出了“祖国”的意思,祖国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一个富含历史文化意味的词语,就这样在教师的“点拨”学生的“自悟”中巧妙地化解了。
课文《人有两个宝》中有一句“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很难理解“创造”这个词。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以前没有电灯,爱迪生用脑思考,用手试验,失败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发明了电灯。像这样,手脑合作,做出之前没有的东西,就是“创造”。小朋友,你们想想,人们用双手和大脑还创造了什么?学生们有的结合已有知识,说“莱特兄弟创造了飞机”,有的联系生活实际,谈“妈妈反复尝试创造了一道新菜”……“创造”这个抽象的词语,在学生口中化成了一个个鲜活的意象。
三、 创设情境,让词语丰满厚实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学中,教师可以紧紧围绕相关词语创设生动具体的语言情境,充分激发学生主动介入语境的积极性,“在语言情境中学习语言”,在思维发展中理解词语、运用词语。
二年级上册《识字1》以词串的形式呈现,一个词语就是一处风景,每个词语都有一个意境。如读到“枫叶”一词,我引导孩子们看向窗外的枫树,接着出示填空:( )的枫叶,孩子们纷纷回答“红色的枫叶”。还有哪些词也能表现枫叶的红?红艳艳,红彤彤,火红火红,通红通红。最后启发学生说一句话:红红的枫叶像一团团火在燃烧;红艳艳的枫叶,温暖了我们的心……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词语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理解”层次,更重要的目标应指向应用。在理解课文《美丽的丹顶鹤》中“无忧无虑”一词时,我先出示丹顶鹤生活的多幅图片,再创设这样的表达情境:丹顶鹤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这里,它们三五成群,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有的( )有的( )有的( ),要在这儿度过整整一个冬天。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无忧无虑”,还学习了怎样运用,词语教学的效益得到了最大化。
四、 回应文本,让词语扎实深刻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低年级的课文内容虽然浅显,但词语的内涵却非常丰富。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结合听说读写,使词语教学走向“知行合一”。
如课文《夕阳真美》中,“壮丽”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看上去很美”却捉摸不清的词,如果照搬字典上的解释,学生必然不知所以。但如果回到课文中细读,会发现连绵起伏的西山非常壮观,披上了柔和的光晖(与“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呼应)又显得那么美丽,结合画面再读,理解就更生动立体了。
再如《梅蘭芳学艺》一文,“紧盯”“注视”“日子一长”“终于”等词在句段中穿针引线,不仅是理解的重点还是难点。为此,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学生现场模拟演练“紧盯”飞鸽、“注视”游鱼,切身感受梅兰芳练得眼睛发酸,练得眼泪都流出来……补充资料了解梅兰芳这么一练就练了十年,进而联系自身成长经历明白“十年”与“日子一长”的对应,体会梅兰芳练眼神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如此一来,梅兰芳学艺的努力与坚持已深入人心,“终于”一词呼之欲出。最后运用“终于”说话,词语的理解朝着深度和广度再进一步。
总之,小学低年级的词语教学要充分把握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因词而异,因生而异。采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机械呆板的词语理解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让词语深入到儿童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语),也为学生今后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俭.给词语灵动的生命——低年级学段词语教学策略[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7(5):41-42.
[2]郑丽峰.浅谈字词教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7(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