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职业学校智慧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2018-01-28刘辉

考试周刊 2018年102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

刘辉

摘 要:本文以信息化环境下职业学校教师教学现状为主题,从基本情况、信息化环境下智慧教学的意识、构建智慧课堂的知识与技能、信息化环境下教学需求与倾向四个方面进行调研,提出信息化环境下打造智慧课堂的思路,即教师的角色转变与发展、学习方式变革、重构教学流程和教学设计、实施互动教学。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

一、 调研设计与实施

本次调查研究以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部分兄弟学校教师为调查对象。本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247份,收回有效问卷235份,回收率为95%,有效率为95%。

二、 调查内容与数据分析

(一) 信息化环境下智慧教学的意识

1. 对信息化与教学关系的认识

19.6%的教师参加过省、市信息化教学大赛;70%的教师认为使用信息技术对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有好处,70%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需要改变教学方式。

2. 对新事物的了解

对于近年来网络学习的新事物,大多数人是不大清楚或一般了解,而那些关注到网络学习的教师也很少去熟悉这些新事物,有意识地关注智慧课堂的更是凤毛麟角。

(二)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1. 技术素养

在信息化工具、设备的使用情况方面,教师们对于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掌握较好;33%的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电子白板,39%的教师使用频率一般。知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师占70%,对涵义也很清楚的占10%,另有20%的教师不知道具体涵义。

2. 开发与使用

99%的教师能够熟练使用ppt与word进行教学,70%以上的教师能够使用社交软件(QQ、微信、微博等)和网络搜索引擎,36%的教师能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视频动画等开展在线学习,5%的教师能采用虚拟仿真软件教学。90%的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word、excel、ppt,36%的教师用于网络教学平台,26%的教师能够构建教学空间,55%的教师不会。

38%的教师会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来支持备课、授课或评价等,33%的教师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在线考试。也仍然有教师在教学的任何环节都不使用网络教学资源。

3. 组织与管理

对于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85%的教师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探究意识,62%的教师是出于帮助解决教学重难点,34%的教师是出于促进小组协作。

在课堂导入环节,51%的教师经常使用数字资源,28%的教师不使用,21%的教师不确定。在教学设计能力方面,49%的教师能将教材原有的课时或章节进行重新设计,安排项目化的學习任务,以培养学生的某种意识或能力。16%的教师表示能够熟练地应用一些经典教学目标设计方法来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和检测内容,35%的教师则不能。

在教学目标和评价内容方面,71%的教师没有尝试使用过概念图、思维导图等知识建构工具,6%的教师使用过,23%的教师表示不确定。在设计探究性课题的能力方面,有将近50%的教师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出有针对性同时又有趣味性的课题,30%左右的教师不具备此项能力。76%的教师表示能够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时,合理安排时间,通过示范、讲解、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必要的基础能力,4%的教师表示不能做到。

58%的教师会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有超过50%的教师能指导和有效管理学生的学习行为,但也有近1/3的教师不知该如何管理。在评价方式上,25%的教师采用信息化方式进行考核、评价(网上交作业、在线考核、数据统计等)。

(三) 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需求与倾向

教师普遍认为在教学中最常用、最实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教学课件,其次是视频、主题素材库、试题库、微课程、课题论文等,用处较小的是专题学习网站、实习实训手册。

78%的教师希望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67%的教师希望进一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50%的教师希望学习新技术手段和教学媒体工具,40%的教师希望学习校本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管理,24%的教师希望学习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法。

三、 调查结论及主要问题分析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 对新兴事物学习欠缺

有关近年来学习空间、智慧课堂等,只有非常少的教师比较熟悉这些新事物。这说明有相当多的教师对于学习空间、网络教学等并不关注;即使有些教师关注了,也很少去主动了解和学习这些新事物。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无法及时获得和掌握最新的教学方面的信息、技术和资源,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业务提高受到局限,自然也就影响了所教授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 对于构建智慧课堂的重要性认识足够,但实际应用操作不足

对于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课堂发展学生能力,虽然多数教师表示很需要,但是仍然有相当部分的教师不习惯。这些结果都说明,虽然大多数教师能意识到智慧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师需要付出比传统教学多得多的学习、准备,且有的学校硬件条件有限,都会影响教师的应用。

(三) 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普遍一般,制作微课的能力亟待提高

在教学课件制作方面,仍然存在少数教师没有制作过课件,而且会制作课件的教师普遍只会制作很简单的ppt式课件。微课在解决一些难点问题上有独特的作用,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但教师的微课制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 利用信息化手段设计教学的能力偏弱

课堂导入环节数字资源的使用率超过半数,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力存在一定不足。教学方式相对单一,设计高质量探究任务的能力一般。这说明多数教师在设计探究性课题或项目任务时,不是与课程目标不符,就是无法让学生感兴趣。

(五) 组织合作学习或探究学习的能力存在不足

很多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或探究学习时,由于在不同的学习环节和步骤上,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不具有针对性,未能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有效的支持材料,从而影响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进度和效果。

(六) 管理学生学习行为的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超过50%的教师表示自己能夠有效管理学生的行为,但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对于在网络环境下有效管理学生学习行为信心不足。

(七) 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自我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不够强烈,能力一般

信息化手段在教师中已经比较普遍,但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支持自我学习与发展,教师还比较欠缺这种意识。

四、 思考

(一) 信息化环境下的智慧课堂要求教师角色的重新塑造与不断学习

智慧课堂是教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课堂打造成富有智慧的教学环境,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的智能化、可视化、高效化等,最终实现学生的智慧生成。互联网时代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通讯工具越来越发达,信息的内容越来越广泛,教师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固定知识的提供者,也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旁观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是参与到学习全过程的“导演”兼“演员”。教师应以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组织、引导、激励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二) 信息化环境下的智慧教学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课前,教师完成学生潜在问题诊断与预测;课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并使学生通过协作讨论进行探究学习;课后,通过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即时反馈和总结教与学的全过程。智慧课堂应用资源分层共享、实时内容推送、学习情境采集、智能学习分析、即时反馈评价、协作互动交流和移动通信互联等技术,促进了学习方式变革。

(三) 信息化环境下的智慧教学促进教学流程结构、教学目标及方案设计的变革

首先,智慧课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具体步骤和环节上均发生较大变化。“教”与“学”不再是相互割裂的单独个体,而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整体。智慧课堂将“教”与“学”在每个环节、步骤中相互交融,塑造“教与学统一”的教学流程结构,在教学互动中促进和实现学生的智慧发展。其次,要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设计恰当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在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时,培养其后续学习的能力和动力。

(四) 信息化环境下的智慧课堂教学实施的关键——互动教学

智慧课堂教学实施的关键是互动教学,即把课堂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教与学融合、交互作用与影响的动态过程,其核心标志是具有立体化的互动交流能力。它借助交互式显示屏、平板电脑或手机等移动学习工具、数字化应用平台、录制播放系统等,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准确、即时、持续的互动交流和反馈,在互动过程中实现协作、探究和意义建构,变抽象为形象,变单向为双向,变单独学习为团体协作,变知识本身的学习为学生的智慧生成与发展,较好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较完整的体现了学生学习发展的全过程。

信息化环境下的智慧课堂构建与应用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如何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下优化教学设计,形成更有效的教学体系;如何利用生成性的资源结合大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方案;如何优化评价体系以多元视角、多元方法来促进教与学等,都有待于重点关注和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

[1]宋亚欧.关于适应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堂的探讨与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33).

[2]吴忭,胡梦华,胡艺龄.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研究主题与热点评述[J].开放教育研究,2018(2).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