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通识教育不可替代性及其策略研究
2018-01-28秦敏刘武周
秦敏,刘武周
1.2.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内江641000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服务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每个人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成为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基本方位。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面向产业的教育,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但容易忽略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民对更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期盼,近年来,高职院校纷纷加强通识教育类课程建设,以满足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现实需要。在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通识教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不可替代性
(一)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国务院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是高技能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由“量”的扩张进入“质”的提升阶段,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正在向“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目标迈进。但是职业教育还没有真正“香起来”、“亮起来”,某种程度还在逐步沦为“技能的教育”、“适应生存的教育”,学生及家长主动选择职业教育的比例仍然比较低,职业教育作为“次等教育”、“兜底教育”这一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高职通识教育 “是‘育人’而非‘制器’,其目的不在于单纯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而更为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思想、情感、能力、修养的需要”。在现行的招生制度下,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普遍在中学阶段基础课程学习成绩较差,且有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通识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进程中任务艰巨。通识教育课程虽然不能像其他专业技能课程一样让学生取得“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但具有通用性、工具性、职业性特征,其实质上亦是“补差”的教育,是助力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的教育。通过学习通识课程,可以补齐学生文化知识欠缺的“短板”,提升其“满足岗位需求,适应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素质。
(二)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文化传承,是教育最基本的文化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地位,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 ‘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通识教育承载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之重任。我国高职通识教育并无固定范式,也无规定标准及内容,因不同学校、不同地域而独具特色,但都承担着提升学生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重任,包含了国家和民族需要传承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是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认同,培养文化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成人”的重要渠道。因此,我国高职通识教育 “必须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和丰厚资源”,剔除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融入课堂、深入实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其人格,提升其精神境界。
三、增强通识教育课程不可替代性的策略
高职通识教育要发挥其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应做好课程定位、搞好课程开发,注重教学改革、融通“一、二、三”课堂,强化政策保障、做好师资开发。
(一)搞好课程开发
课程是教育实践的基本形式,要搞好高职通识教育必须首先做好课程开发。
第一,进行科学定位。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面对有限的时间和特定的接受对象,高职通识教育的内容不能泛化,但应“覆盖关键的知识领域,保障学生对于人类最优秀文明成果的总体把握”,也应满足服务于学生未来岗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二,在开发方式上,应注重校企合作。“教师应了解行业企业发展趋势,新技术或产业结构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从业人员素质要求”。同时,应基于行业、企业、岗位,分析学生可持续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质,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参加工作任务分析,听取企业技术专家对企业工作任务的表述,感受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情景,并在课程专家指导下,将实际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任务,完成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材的编写”,解决好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无课程标准、教材混杂、质量不高等问题。
(二)注重教学改革
第一,因材施教。高职学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目的比较“明确”——尽快掌握一门谋求生计的专业技能。因此,容易轻视或忽视对某些与就业看似无直接关系的课程。在开展高职通识教育时,必须充分考虑生源特点,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与职业岗位特点,融“教、学、做”为一体,更多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判断反思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等职业核心能力。笔者所在的课程教学团队,普遍认可并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即每节课以布置任务开始,完成任务结束,任务驱动贯彻始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源特点与专业差异,实行分层、分类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在教学方法上,综合运用讨论式教学、引发式教学、比较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众多教学方法;在考核评价方面,采用考试、作业、课前演讲、制作手抄报等多元评价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借助互联网技术,扩充教学容量,尽可能搭建实践活动载体,注重课程与校内校外实践活动的融通。
第二,融通“一、二、三”课堂。 “通识教育培养的不是仅仅受过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工具人,而是拥有完整人格、实现全面发展的‘全人’”。因此,通识教育不能局限在课内,而应拓展至课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在社会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第一课堂,注重以生活实际问题为中心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开设哲学、历史、文化、艺术、审美、文学、环境、科技、创新方法等课程。在第二课堂,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唱”五种能力培养,多以讲座、读书会、研讨会、沙龙、经典诵读、汉字书写等形式进行。在第三课堂,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融入社会实践,发挥社团、社会组织在育人方面的作用。
(三)强化政策与师资保障
第一,做好组织保障。学校层面应成立跨多个部门的通识教育执行机构和协调机构,处理日常事务并协调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把通识教育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
第二,建立相关制度。例如实施学分制、课程负责人制度,加强课程教学质量监控;鼓励企事业单位人员参与课程教学,课程开发;改进学生考试、教学考评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价。
第三,保障经费投入。学校应像重视专业建设一样重视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给予专项经费保障:支持任课教师团队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将企业文化要素融合到课程文化建设中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企业规章制度的规范性、严肃性、权威性和强制性,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支持课程团队开展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系列活动,拓展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
第四,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经常以研讨会、产学论坛及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校际、校企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建立教师在职培训制度,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比赛,为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提供深入企业了解相关岗位设置及要求,使其能够像专业课教师一样“走进企业,结对一名企业兼职教师,作为课程设计、课程指导交流的伙伴”,将在企业的感受反馈于课堂教学;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多借助政府的人才专项计划,引进高水平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加强对通识教育的研究,争取出一批高水平的教学成果。
综上所述,进入新时代后,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的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可持续、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育人”之问。开展通识教育是高职院校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开展的积极探索,也是一条有效途径,但需要从课程定位、课程开发、教学改革、融通课堂、政策保障、师资开发等多方面着力,以发挥其在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