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妇女基督教信仰现状及原因分析
——基于甘肃省W村的田野调查

2018-01-28闫文军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信教信众农村妇女

闫文军

(天水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基督教是一种信仰神和天国的宗教,最早发源于中东地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发展尤为迅速。基督教正式传入我国是在明末清初,当时意大利人利玛窦开始在肇庆建造教堂,吸纳教众。到19世纪末,基督教已经发展教众达70多万人,进入21世纪以后,基督教在农村的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妇女信教比率逐年增加。农村妇女信仰基督教既有积极的一面,但更多的则表现出了消极的方面。为了弄清农村妇女基督教信仰的真实现状,探究引起大量农村妇女信教的原因,笔者以甘肃省W村为例开展调查,通过对该村38位妇女访谈,了解到了农村妇女信教的现状、原因,并就科学规约农村妇女的信教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W村妇女基督教信仰概况

W村是甘肃省的一个行政村,交通较为便利。调查统计,全村共有542户村民,户均6口人左右,总人口达3004人。其中信仰基督教的家庭有181户,信教总人口达1200多人,近几年还有人员不断入教,信众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其余人口有一部分信仰其它宗教,大约有50余户信仰佛教,还有信仰伏羲(当地人称人祖爷)、元君等其它民间宗教。W村教种众多,信仰也较为复杂,所以宗教文化相对比较发达。该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到四分,靠种地为生的传统农村劳作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每年有大量的农村青年男女外出务工,农村劳动的主力变成了儿童、妇女和老人。近些年,一些年轻妇女也外出务工挣钱,有的带走了孩子,但大多数将孩子留给老人照顾,家庭教育的重任落在老人和妇女身上。与男人相比,老人和妇女信仰基督教的人数要更多一些,W村基督教信仰体现了如下特点:

(一)农村妇女基督教信众具有老人多、病人多、文化程度低的特点

据调查统计:在性别比例上,W村的信徒男女信教比例高达1:4,女性占据绝大多数。在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其中年龄最小者只有35岁,年龄较大的为89岁,平均年龄达58.45岁。50~60岁的信众最多,占总体的39.9%;60~70岁的信众占总信众30.5%;40岁以下的年轻人只占3.8%,信众群体老龄化是W村妇女信徒构成的主要特征之一。另外,在所有的妇女信徒中,有85%以上的女性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疾患,长年受病痛的折磨,当疾病得不到医院有效的医治时,就只能寄托于宗教信仰,所以医治疾病是她们信教的原因之一。此外,信徒的文化水平都比较低,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相当少,信徒大多是文盲或小学文化程度,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偏低。信众的平均教育年限仅为6年左右,还有一部分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

(二)农村妇女基督教信仰目的呈现多元化

W村妇女信仰基督教是因为她们认为皈依基督有诸多的益处。一种认为信仰基督教后能使人变得忍耐、宽容、大度、爱心长存,能增强自信、身体健康、万事平安、一切顺利,可以克制自己不做伤天害理之事,让自己成为一个好人,死后能顺利进入天堂。另一种观点认为信仰“主”对家庭有许多的好处,比如可以让自己的家庭和睦相处,生活变得幸福美满,生意人期望上帝也能保佑自己生意红火,使自己能够勤劳致富。根据笔者观察,她们力求通过参与宗教活动,寻找精神寄托和现实的解脱,绝大部分基督教徒抱有现实功利主义的态度。当然,也有少数人是为了寻求精神寄托,消磨时间。认为这样可以避免祸事,还可以帮助自己改正一些缺点,有的甚至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三)农村妇女信众呈现家族化的分布趋势

在W村,信徒的传教对象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向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内传播基督教的“福音”,传播对象首先来自于一些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朋友,其次来自他们的左邻右舍,再次来自于宗教本身的礼制秩序。信徒们向外传播基督教首先会选择向他们的家人传播基督教的教义,因为家庭是农村社会结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他们力图通过基督教的传播使直系亲属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来终老之后也期望相聚于天堂。所以全家人都接受基督教的洗礼也成为一种趋势。在笔者重点访谈的12位信徒中,主要来自5个家庭,其中9位信徒是具有血缘关系的3个家庭,具有直系亲属关系。另外3位来自两个家庭,但也是妯娌关系。除了向自己的家庭传播“福音”外,教徒们还会向自己的左邻右舍传播。在W村,基督教信众之间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也会互帮互助,当农活忙不过来,或者家庭遇到重大事件时,教众们都会自发前去无偿帮忙。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传播方式,诸如邀约一起赶集、平日互相串门等都是较为直接且有效的传播方式。在该村,宗法礼制观念占有非常关键的位置,按照这里的习惯,在传统节日里,同一家族的人往往会在长辈那里相聚,也正是这种家族式的聚会,恰恰促进了基督教的扩散。

二、农村妇女基督教信仰的原因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9亿农民,农村人口众多,多数宗教组织及众多信徒都分布在农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施,各种宗教都在农村地区广泛传播,发展迅速,对农村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当中除了农村有较为深厚的传播基础之外,更重要的是当今农村社会的转型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及人们的心理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列宁曾说:“宗教偏见的最深的根源是贫困和愚昧。”[1]98过去,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为落后,有统计数据表明:1991年我国社会保障性支出占总GDP的6.2%,城市为10.3%,农村则只有1.5%;到2010年,我国社会保障性支出占总GDP的6.0%,下降了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为10.8%,农村则有所下降,只有1.3%.[2]在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但是他们享有的社会保障性支出只有10%左右,而城镇人口占总人的30%,却享有近90%的社会保障费用。农村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严重的二元对立局面。农村的社会保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一旦农民生活中出现一些危机,对农民基本生存的影响的是比较严重的。那些因病返贫,因灾致贫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乏与宗教信仰的盛行之间不无关系。从某种意义来说,宗教对个体的心里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宗教更多的成为了农民应对现实压力的一种方式。“因此,当个体面对风险而难以避免时,就有可能从宗教中寻求保障。有些信徒信仰基督教其动机也是为了获得现实的好处。”[3]调查中发现,当农村妇女受到疾病困扰时,由于农村医疗条件有限,疾病不能得到有效的医治,她们都会转而向宗教寻求帮助。并且很多信徒认为,信仰基督教以后(可能由于心理上的原因)疾病确实得到一定的缓解,基督教信仰也就成了农村弱势群体抵御各种疾病压力的心理屏障。

(二)农村生活乏味单调,精神文化匮乏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电视、电脑等新型媒介的普及是现代工业文明对人们最好的馈赠,在人们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益处的同时,传统农业社会中人们平静的心态被打破,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在W村,人们的精神娱乐生活并没有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丰富,反而更加匮乏。许多传统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被逐渐遗忘,村民对集体娱乐活动组织的越来越少。曾经在农村地区广泛流传的广场电影、大戏、社火、杂耍等传统民俗活动也渐渐淡出人民的生活。社区的文化娱乐及体育设施非常匮乏,无法享受到像城里人那样的公共文化及娱乐设施。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在广大农村现代的娱乐文化生活没有真正建立,而传统的精神文化生活早已退出人们的视线。基督教恰好具有较强的组织性,教会在各种宗教节日里施行的宗教仪式及活动对于农村留守人员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该村,一年只有一季的小麦种植,留守的中老年女性一年中有六个月的农闲时间,加之她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就限制了她们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选择,基督教丰富的文艺活动、简易的人际交往模式极大地吸引了她们的注意力。

(三)农村社会分化较严重,民众心理失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分层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结构性变化之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在公社内部人人平等,不存在贫富差距的问题,只有政治阶层的区分。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村贫富差距现象逐步显现,人们对于自身“农民”身份的认同出现了较大的分歧。一方面,农民内心深处渴望公平、平等,怀念过去的“人人平等”的公社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又积极向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新生活靠拢,当农民的矛盾诉求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时,人们对于真主世界中“人人平等的大同生活”就趋之若鹜。另一方面,伴随着社会分层现象的出现,农民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此背景下,由于农民经济收入的不同而导致的贫富差距折射在其心理上,就导致农村以妇女为代表的弱势群体产生了迷茫、孤独和被剥离感。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她们不得不通过宗教信仰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困惑,也企图借助宗教的强大力量来补偿自己脆弱的心灵,这在中老年妇女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三、农村妇女基督教信仰的规约

基督教在我国农村的传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有利于农村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缓解了农村社会不良风气的滋生蔓延,也丰富了农村劳动人民单调乏味的精神生活。但是,事物都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如果对农村宗教信仰管理不善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诸如影响家庭和谐、阻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的继承、危害农村基层政权、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所以,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农村必须对教众采取正确方式合理的加以引导规约,使其扬长避短,发挥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 政府要科学认识宗教的本质,加强对民众的合理引导

政府作为基督教组织的管理者,在坚持“三自”的原则下,本着宗教信仰自由的态度依法管理、正确引导、理性应对。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基督教的本质,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基督教的传播,且要理性看待基督教在当代中国农村的传播和发展。基督教在我国农村的传播与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它也逐渐成为了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生活的一部分,不能把它和一些邪教混为一谈,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另一方面,应当理性分析基督教在我国的发展态势,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民众合理的引导,对基督教在中国农村的发展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盲目自大。当前基督教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种发展态势我们应当理性的分析和对待。当然基督教毕竟是一种外来文化,在真正成为中国本土化的宗教之前,是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的一种手段。王敏曾说:“我们对基督教的发展不应该掉以轻心,任其发展。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妄自菲薄,过分的担心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只要理性的分析,利用其先进的文化元素促进中国新农村建设也是很有必要的。”[4]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列宁曾说:“我们解决宗教问题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逐步消除宗教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1]165所以,只有把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建设好了,才能解决农村宗教信仰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因此,首先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从长远来看,贫困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农村发展步伐的首要因素,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彻底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贫困问题不解决,滋生农村宗教信仰的土壤就依然存在。其次,应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物质文明的发展来带动精神文明的进步,以精神文明的进步来规约民众的宗教信仰观,实现科学信教。

(三)引导农村妇女树立科学信仰,弘扬主流文化价值观念

民众信仰的多元化对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中国社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问题,那么如何塑造一个既能满足人们信仰多元化需求,又能符合新时期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虽然一部分人通过各种宗教信仰找到了慰藉精神的办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精神生活匮乏的问题。因此,国家应该通过政策的宣传与规约,一方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一系列精神文化活动,帮助农民逐步树立起符合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思想道德观念,弘扬中华民族正气。另一方面加大对邪教宣传与传播的惩处力度,抵制陈规陋习、破除迷信,进化农民的信教环境,促使其科学信教。社会主流意识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的行为标准,成为一种思想行为体系,更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归宿。

总之,广大农村宗教信仰环境复杂,各级政府应当积极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加以引导和规约,同时加强对农村妇女文化知识培训,使其能科学信教,幸福生活。

[1]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陈佳贵,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2.

[3]刘红瑞.关中农村地区基督教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9):103.

[4]王敏.农村妇女宗教信仰问题探析——以江苏宿迁联合村为个案[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6):36.

猜你喜欢

信教信众农村妇女
服务信众与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探微
扶贫车间+儿童之家 助力农村妇女本地就业增收
谢翠菊 营造农村妇女“幸福站”
2007:义务教育学杂费也免了
不该举手时别举手
学校教育支持系统视角下信教大学生的理性回归
“因病信教”:中国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发展
印度“神庙”:保佑美签
宫颈癌与乳腺癌在农村妇女检查中的状况研究
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