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深化共青团改革的实践研究——以铜仁学院为例

2018-01-28周曾艳蒋旭军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铜仁团支部第二课堂

周曾艳,蒋旭军



地方高校深化共青团改革的实践研究——以铜仁学院为例

周曾艳,蒋旭军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当前,高校共青团改革已进入全面启动实施阶段,各高校纷纷掀起改革工作热潮。基于此,文章以铜仁学院为例,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共青团改革过程中的实践举措:强化组织领导是实现改革的有力保障;统筹可协调力量,形成改革合力是实现改革的有效途径;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是实现改革的重要措施;正视改革工作中的困难和不足是实现改革的有效经验。

高校; 共青团改革; 实践育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学生头脑,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和《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以“改革能适应学校发展变化,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为目标,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深化共青团改革发展,发挥好共青团组织在高校实践育人方面,铜仁学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

一、强化组织领导是实现改革的有力保障

党的领导是做好共青团工作,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学校党政部门充分认识共青团工作有着重要意义[1],所以需要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和关心,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大力支持学校共青团发展,切实加强对共青团改革工作的领导。同时,上级团组织对学校团组织的指导是实现改革的坚强动力。学校共青团要有效推动改革,就要认真领会团组织改革的方向和深刻内涵,要学习贯彻改革精神,才能在实现自身改革的过程中做到“又红又专”。在“大思政”格局下,学校共青团组织要突出强化在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的职能作用,发挥好共青团组织联系青年,服务大局的作用,就需要学校共青团组织要始终坚持在上级团组织和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提高工作认识,争取党政最大支持,坚持从严治团。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首先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深刻领会共青团改革方向,发挥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其次要进一步改进推动改革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学校上级团组织和学校党政领导下,不断夯实组织基础,激发工作活力,抓好教育引导,整合工作力量等方面自我革新。只有这样,学校共青团的工作才能有效推动,真正发挥好“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功能。因而,强化上级团组织和学校党政的领导,为实现学校团组织的改革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铜仁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其共青团改革严格按照《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坚持“党政关心、社会需要、青年能为”的原则,争取学校党政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和关心。一方面,校党委通过工作专题会、调研会等形式讨论研究共青团改革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将团的工作纳入与学校转型发展密切相关的“硬性指标”,学校共青团工作明确列入学校党建会议中的专题内容,纳入学校党建工作的整体部署,以此优化“学校党建带团建”的机制,积极落实团的建设与党的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另外一方面,学校党政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学校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作为检查考核学校各专业学院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并要求占比不低于10%,学院团建考核不合格的,党建则不能评优。这一些系列的措施,为确保学校共青团改革取得实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党政对共青团组织的这些支持,进一步提振了学校共青团组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为共青团各项工作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共青团组织服务学校党政的中心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需要得到了更好地发挥[2-3]。

二、统筹可协调力量,形成改革合力是实现改革的有效途径

在共青团组织全面启动改革的重要时期,学校共青团组织要抢抓机遇,在共青团的改革中先行先试,就要认真做到“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强化落实、统筹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是确保改革质量和进度,才能将改革落到实处。在改革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改革是“牵之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明确改革的意义和实现改革的关键;同时,改革不是一蹶而就的,需要把握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改革不能仅靠自身力量,也需要外部力量。因此,抓好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统筹各方力量形成改革合力,是实现改革的有效途径。

其一,学校团的上级组织,可统筹相关力量,诸如:政府机构、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群团组织等,为地方高校实现改革目标营造良好地工作环境,并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其二,学校团组织本身,需积极争取党组织的支持,统筹学校内部各部门力量(如:组织部门、宣传部门、人事部门、教务部门、科研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发展规划部门、财务部门、后勤部门、工会部门等)和校外力量(如:相关单位、行业企业)。铜仁学院积极协调学校相关部门,制定了学校的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学校各相关部门在共青团改革中的具体分工和工作任务,并提交学校校长办公会、党委会议审议通过,实现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参与共青团改革实践的局面。如:团的干部培养和工作待遇保障由学校组织部门、人事部门研究制定,班团一体化有党委学工部的支持,第二课堂成绩单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由教务部门、团委和科研部门具体落实,团的工作场所和经费由学校后勤和财务部门具体落实,发展规划部门对接校外合作企事业单位为团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实践提供支持,充分发挥学校相关部门和校外企事业单位各自优势,明确各支力量在推进改革中就改革指导、制度管理、服务保障、参与实践、参与监督等方面的作用,有力进行资源整合,以此形成改革合力,为学校共青团改革的实施开了一个良好开局[4]。

三、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是实现改革的重要措施

(一) 抓改革试点推进,实施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工程。

1.着力实施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工程建设,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铜仁学院以专业学院为改革试点单位,在各个试点学院的团支部中,全面实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的“班团一体化”制度,在近一年的实践过程中,通过跟踪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在工作机制、思想教育、活力提升和活动载体等方面,发现了诸多问题,总结了经验,也探索出了工作方法。[5]。高校基层共青团发展的思维定势、固有的体制机制,制约了团组织的活力,长期以来基层团组织凝聚力减弱,团员的主体意识下降,思想教育持续性不够,活动载体有效性不显著等因素影响了改革的进程和成效。我们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和困难,也使得“班团一体化”工作的前进方向更明确,实现路径更清晰。为解决上述问题,铜仁学院通过加强和改进团支部的管理机制、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理顺团支部与班委会关系,发挥团支部主体地位,突出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并以此强化团支部的工作职责和功能内涵,提升团支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提升团支部等基层组织的活力。

2.创新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简称“青马”)培养工程,着力提升团学干部的理论修养和工作能力。铜仁学院开设了校级青马班品牌试点工程,按照“理论+实践+线上”的模式,合理设置培训课程,邀请上级团组织和学校党政领导、思政专家为学员授课,并开设“青马访谈”栏目,充分发挥“青年之声”、团的微信公众号的新媒体功能,将授课及访谈内容在平台上发布,以此引导学员创设话题讨论,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同时号召学员树先进、做表率,争做党组织满意、团组织放心、青年信赖的“学生头”,简而言之铜仁学院通过在科学设置培训课程、遴选授课专家团队、创新培训形式和深化培训实效等方面下功夫,抓好品牌试点推进,为全校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思想先进、综合素质高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学生骨干队伍。

(二) 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提升团组织服务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内涵[6-7]。

铜仁学院于2015年启动学校自主学习学分制工作,制订了《铜仁学院自主学习学分制的实施与管理办法(试行)》,积极探索学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工作,在全校普遍推行自主学习学分制,探索学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将第二课堂学分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大学本科四年制学生取得12个学分的“学生自主学习学分制”制度,客观记录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进行量化考评。学分认证类别按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思想教育、创新创业、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设置。该校从13级学生开始实行学分认证制,通过近四年来工作的开展,取得一定的效果,活动学分制能客观记录、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的经历和成果,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形式、数量、质量进行统筹掌握,其实行推动了工作的规范化、课程化、制度化,能够有效解决课外活动系统性差、活动散、形式少、质量低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共青团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我们还从工作内容、活动形式、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整合拓展,比如:学生参与赛事活动学分认证是否跟活动主办单位的级别挂钩、学生参与活动取得的学分与参与活动并获奖取得的学分在认证上有没有更好地体现、学生活动获奖的等级如何清晰界定以及如何将活动学分的认定与社会的认可有效相结合等等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认证内容和评价机制。针对上述问题,我校已经在引导青年学生坚持学业为主的同时,针对理论学习、评优奖励、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普遍需求,加强与学校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社会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各专业学院以及社会机构合作,以此来促进学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能够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四、正视改革工作中的困难和不足,是实现改革的有效经验

抓好高校共青团改革,积极肩负起学校共青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创建“双一流”建设中的工作使命,就必须正视学校共青团改革工作中面对的困难和问题、正视存在的不足。面对这些问题,唯有迎难而上,才能进一步强化改革的政治担当,把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作为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检验。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要树立起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要认识到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用矛盾的辩证观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8]。在抓改革中,着力解决制约高校共青团发展的思维定势、重点难点和体制机制等问题,具体来讲,比如:团员思想教育持续性不够、工作覆盖面不广、脱离青年的问题、基层团组织活力不足、改革班团固有的体制机制不够和活动载体成效不显著等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效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当这些问题逐一解决,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调整优化学校中团的各级组织、团和教学、团和团员、团和青年等各方面的基层关系,全面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实践才能取得实效。因此,正视改革工作中的困难和不足,是实现改革的有效经验。

全面贯彻落实高校共青团改革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凝心聚力,科学谋划,合力推进,结合自身改革目标方案,要对标对表,要求质求效,坚持抓好“青年在哪里?团的组织就建在哪里?”这一核心,在“高校思政工作”大框架下,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学生要更加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要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通过改革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

[1] 秦涛,张效利.高校共青团组织提升的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17(10):43-49.

[2] 刘光林.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3):76-78.

[3] 张秀峰.群团改革背景下推进高校团学工作的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6(4):25-26.

[4] 郭晓云.地方本科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策略——基于共青团中央改革背景的思考[J].新乡学院学报,2017,34(1):71-73.

[5] 卢爱华,刘正康,刘安乐.新形势下对地方高校团委工作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6):34-35.

[6] 王莉.浅析高校共青团改革背景下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J].人才资源开发,2016(24):41-41.

[7] 张鑫,李浩,关昕.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13):288-289+303.

[8] 王宇凡,张新悦.高校基层共青团组织活力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共青团,2018(6):68-70.

Practice of Deepening Reform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Local Universities:Take Tongre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OU Zengyan, JIANG Xujun

(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554300, Guizhou, China)

At present, the reform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universities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overall start and implementation and universities start to set off the wave of reform. Therefore, the work takes Tongren University as the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e practice during the reform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from four aspects. Strengthening the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is the powerful guarantee to realize the reform; making overall plan for coordinating force and forming the resultant force of reform are effective method to realize the reform; focusing on promotion of reform in key files and main links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to realize the reform; and facing the difficulty and insufficiency during the reform is the effective experience to realize the reform.

universities, reform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education by practice

2018-10-17

贵州省共青团研究课题(黔青研20170218);铜仁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项目(JG201384)。

周曾艳(1983-),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共青团工作。

蒋旭军(1983-),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共青团工作。

G647

A

1673-9639 (2018) 11-0054-04

(责任编辑 陈昌芸)(责任校对 王立平)(英文编辑 田兴斌)

猜你喜欢

铜仁团支部第二课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诗书画苑
寻味贵州——铜仁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
看雪——铜仁梵净山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