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透视

2018-01-28高雪春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供给办学改革

高雪春,王 娇



主持人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新要求,高等教育如何回应?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动力。高等教育要发展,改革是关键。要改革就必然要创新,没有创新的改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只有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创新,我国高等教育才能逐步走向卓越,走向一流!本期文章针对高等教育改革这一问题从不同侧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视野!

——侯长林(铜仁学院校长,二级教授,教育学博士、法学博士,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新时代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透视

高雪春1,王 娇2

( 1.铜仁学院 教育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2.铜仁市第一幼儿园,贵州 铜仁 554300)

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党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殷切期盼。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化,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需求日益增长,这与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要缓解这一矛盾,处于主要供给方的高校无疑要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结合新时代特点,进行供给侧改革。当下高等教育供给侧主要面临结构性调整和质量提升问题,从政府、社会及高校几个维度进行路径透视,有助于更好地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提高内涵建设质量。

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高等教育; 供给侧改革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他同时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了及时而精确的判断,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矛盾也随即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从本质上讲依然是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协调这矛盾,就需要从高等教育的供给端予以追根溯源、问题审视,继而提出有效的改革路径。

一、供给侧改革在我国的提出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领域的一对核心名词,它们作为矛盾的两侧,密不可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和支配,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只有遵循供需规律,才能实现供需的一般平衡。供给侧相对于需求侧而提出,从生产、供给端入手,通过结构性改革,提高要素生产率,减少无效供给,提高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增强竞争力。近几年,“供给侧改革”已然成了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和媒体提及的高频词,但这一名称并不是新近才出现。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国内一些学者就提出了“供给侧必改革”的观点[1]。2015年11月以来,“供给侧改革”一词迅速升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11次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两次提到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2]。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再次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内,都是中国经济工作的主线。

供给侧改革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所做出的历史性决策,其着眼点在于生产,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力、满足人民需求,主要任务是长期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和近期实现“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主攻方向则是“提高供给质量,就是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3]。就提升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需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协调发展”[4]。另外,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推进供给结构调整,一方面是通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是通过技术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来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认为,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是指供给没有根据需求变化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老百姓更多元、更高水平的新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长期的努力。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会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一表述正是开给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精准药方[6]。“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7]。概言之,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于生产领域的改革,不断解放和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增强优质供给,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5]。

二、供给侧改革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延展

供给侧改革虽源于经济领域,但因其应用价值的普适性和强大的政策号召力,使得各行各业都在反省与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在这股强劲改革浪潮的驱动下,当然不会置身度外[8]。在学术界,我国诸多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供给侧进行了深入探讨。如,有学者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破解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与有效需求乏力的难题,必须对高等教育供给侧进行改革调整和内涵建设,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强化创新,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指向就是围绕其供给端的“教育要素结构配置科学、供给效率与效益好、供给质量高”等进行有效“创新”,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四大功能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9]。也有学者从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动因、链条与思路进行探讨,认为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就是为优化高等教育服务产品供给,在供给端对高等教育进行结构调整和革新,目的是使供需两方在追求各自利益和效用最大化过程中取得相对平衡,改革的着力点在于政府、社会和高校的供给链本身及各链条之间的结构关系[8]。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本质问题就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应该从资源配置的机制、资源配置的状态、资源配置的效率评价几方面发力进行研讨[10]。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不是跟过去的一切决裂,不是把一切推倒重头再来,而是应该在尊重传统、继承传统中进行改革,在继承中寻求发展[1]。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供给侧改革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延伸和拓展,国内学者立足于经济学理论的供给侧改革,对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动因及思路进行了探讨,为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实践提供了较为有力的理论指导。然而,就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应用领域看,还有待进一步拓展。正如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会上所指出的那样,“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就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1]。供给侧改革带给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启示应该是深刻而多元化的,在新时代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应该更具时代特色,才能更好地破除发展的路径依赖,拓宽内涵建设视域,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产品。

三、高等教育供给侧现存问题审视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旨在优化高等教育产品供给,在供给端通过调结构、提质量等措施,增加优质高等教育产品供给,减少劣质高等教育产品供给,使供需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和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取得相对平衡[8]。从供给侧发力,可以更客观地审视现存问题,破除发展中的诸多障碍。立足现有研究,结合新时代背景,综观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笔者以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主要面临两大问题。

(一) 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凸显

习近平同志认为,供给侧改革既涉及“供给”问题,又包含“结构”问题,实质上是宏观供给结构问题。“我们提的供给侧改革,完整地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是这样说的。‘结构性’3个字十分重要,简称‘供给侧改革’也可以,但不能忘了‘结构性’3个字”[7]。结构性矛盾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凸显,主要表现在:

1.治理结构不合理,治理生态失调

大学治理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的重要保障。大学治理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外部治理主体均是高校密切的利益相关者,关乎高等教育治理成效。外部治理主体是政府和社会,其中政府对高校的外部治理起主导作用,直接关乎到高校的外部发展环境,其治理权限主要表现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及各种资源的配置方面,关乎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就目前来看,我国政府在大学治理方面依然发挥着引领与导向作用,直接影响大学发展的方向。然而,政府对高校依然在诸多方面“管得过宽,管得过死”,导致大学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办学自主权。相比之下,社会在大学治理中却处于边缘地带,参与大学事务较少,权力发挥有限,市场共治权力弱化。就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来讲,党委的政治权力强势,院长的行政权力凸显,教师的学术权力式微,学生的参与权力薄弱[8]。内外治理权力结构的不平衡直接制约着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数量与质量,需要予以调整,恢复多元主体治理生态。

2.同质化办学严重,人才供需结构错位

在人才就业市场上,存在两种较为尴尬的局面:一是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导致资源闲置与浪费;与之相反,部分单位手捧高薪,却招不到与之所需岗位相匹配的人才。这种供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高校办学的同质化,资源配置不合理,进而导致部分专业人才规格雷同,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造成产能过剩。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校办学水平的考核标准较为单一,没有严格针对高校办学特色进行分类管理,加上市场竞争的盲目性、无序性,导致高校办学同质化严重,具体表现为:首先,部分高校办学定位不清晰,盲目跟风重点院校,没有依据自身的历史积淀、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发展精准定位办学目标,贪大求全,导致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市场供需结构失衡。其次,专业的设置与管理不科学。新专业的增置没有经过全面的市场调研和科学严谨的论证,忽略了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专业预警和滚动淘汰机制执行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专业人才供给过剩、紧缺专业又供不应求的错位局面。“专业建在学科上”,学科建设水平为专业方向的设置提供依托[12],然而,高校部分专业的设置没有与相关学科建设水平密切挂钩,导致专业建设水平不高,人才培养质量欠佳。最后,学科结构不合理,学科生态不和谐。学科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衔接不够,与专业建设耦合不足,基础学科与重点学科、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理论学科与应用学科、新兴学科与特色学科比例失调,学科高原、学科高峰建设力度不够,学科资源配置依然存在均衡化现象,学科整体建设效益不高,对专业建设的支撑力度不够。

3.师资队伍结构单一,师资素养不全面

优质的高等教育产品供给离不开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然而,当下许多高校师资队伍结构较为单一,主要表现为:首先,高素质、领军型人才匮乏,对团队的引领不够,尤其是中西部地方高校更为凸显,面临“引才”和“留才”的双重现实困难,师资队伍建设乏力;其次,教师自身的的素质结构失调,主要表现为理论基础较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薄弱,创新能力不足,成果转化能力欠佳,客观上影响部分高校应用转型的成效,也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最后,教师团队成员结构过于单一,“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较小,不利于产教研融合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 优质高等教育产品供给不足

我国从1999年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战略决策,历经近20年的努力,我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达到42.7%,步入大众化后期并开始进入普及化阶段[13]。高等教育的规模虽然有了,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却依然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4]。高等教育己经成为我国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支撑力量[8],承载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希冀与渴盼。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已经不局限于数量上的“温饱型”,而是更多地体现在质量上的“紧缺型”,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强烈,这与当下高等教育优质产品供给不足形成了矛盾。

所谓优质的高等教育产品是指那些符合国家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综合素质较高且能在既定的专业领域拥有精深的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教育担负着强国富民的重任,在新时代,更是被赋予了崇高的使命。尽管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领域人才,有力地助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然而,相比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我国高等教育距离一流大学的梦想还有一定距离,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表现为优质高等教育产品供给不足,整体创新能力不够。从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一艰深命题,到现在社会上流传的“读书无用论”“百无一用是书生”“大学生需回炉”等观点的出现也从侧面折射出高等教育产品质量堪忧,优质高等教育产品供给不足,究其根源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环节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理念滞后、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评价机制单一化等。

优质产品供给不足、劣质产品充斥市场,这和高等教育的外延和内涵建设失调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表现为:1.高等教育外延建设过度。很多高校为了争取国家资源的支持,盲目追求办学规模、学生数量,不顾市场需求和本校实际条件,扩大招生,导致学生未入学就面临失业的问题,办学过程中,盲目追求办学外延的拓展,如教师数量、教学设施设备等外在条件,忽略了核心价值的提升。2.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不足。内涵建设是高等教育的软实力,关乎到高等教育能否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内涵建设不足是优质高等教育产品供给不足和高等教育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根据经济学的格雷欣法则,过多的劣质产品供给会使优质产品最终脱离市场。如果高等教育过于注重外延建设,过于追求大学生人数和学历的供给,而不注重内涵建设,直接会导致各种劣质产品充斥市场,高等教育供给端将会出现“滞胀”与“滞销”,进而引发市场需求的萎缩,使高等教育供需关系进一步紊乱与失衡,[15]而使整个高等教育产品受牵连,劳动力就业市场信号弱化,整个高等教育产品的优势不再,需要引起重视。

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透视

高等教育供给侧现存的问题是诸多原因造成的,与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如政府、社会、高校密切相关,因此,需要从各主体方分别进行路径透视。

(一) 政府:优化制度环境,做好服务与监督

1.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方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政府作为高校外部治理的重要主体,对高校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政府能否对高校做到简政放权,优化高校发展的制度环境,直接影响高校发展的方向与水平。近年,国家提出了“放管服”改革方案,要求政府对企事业单位简政放权,给市场以充分的发展自主权。政府在高校治理过程中,要把办学自主权予以下放,减少体制障碍,优化高校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激活高校发展的内部活力,但也要做好监督与服务工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讲,“放管服”改革说到底就是要培育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政府要放权,但不是甩手不管。相反,“放管服”改革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注重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政府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对高等教育产品的供给起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与监管作用,在放权的同时,应该侧重做好服务与监督工作,以确保高等教育有效和优质产品的供给。

2.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对高校实行分类管理

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方式与考核标准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方向与产品规格。在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对高等教育产品质量的评价也有多元的标准。传统以论文数量、项目级别对高校论“英雄”、分等次的评价方式已有悖于时代潮流,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不利于高等教育“百花园”的争芳斗艳,给高等教育和谐生态的构建造成危害,更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因此,需要重构评价体系。在国家引导地方院校转型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应该结合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对高校实行分类管理、分类评价,不用统一的标尺去衡量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水平,激发高校间竞争活力,改变高校同质化办学局面,减少人才市场的供需错位,提高资源的建设效益。

3.打破资源配置方式,体现教育公平

资源配置是否公平直接影响高校的建设成效,也关乎到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不充分性、不平衡性,而人民群众需求的是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不充分意味着质量不高,不平衡则意味着不公平,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则需要国家在资源配置方面引起重视。在“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基础上,高校间发展的不均衡现象格外凸显,东南沿海与中西部高校之间、部属及省属高校之间、各地方高校之间办学资源与效益均存在很大差距,这和国家资源配置方式有很大关系。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需求,需要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双一流”建设方案,打破资源配置方式,在招生、经费、人才引进等方面向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倾斜,设置专门基金用于奖励办学成效明显、服务区域经济得力的地方高校,使地方高校真正成为高等教育的生力军。

(二) 社会:从治理边缘走向中心,为高校发展提供多元支持

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服务社会,即使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也均是围绕社会需求而开展的,因此,社会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社会在实际参与高校治理中却始终处于边缘地带,治理职能被弱化,需要予以强化。

1.提高治理意识,参与高校考核与监督

目前,高校办学水平考核多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社会组织如民间教育智库等参与意识较为淡薄、积极性较差,导致考核主体单一化,考核结果的公正性欠佳。此外,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最终要通过服务社会实践进行检验,社会最具话语权,为了避免出现供需错位的情况,需要社会企事业单位组织人员参与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等,做高校发展的帮助者、监督者和见证者,提高参与高校治理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治理的边缘地带走向治理的核心区域。

2.提供多元支持,实现双赢发展

高校与社会的关系既是矛盾的双方,又是供给的两端。处于供给侧的高校要围绕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提供产品,而产品质量的检验则需要位于需求侧的社会进行,供给与需求密不可分,因此,高校的供给侧改革离不开社会多元化的支持,如学科专业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及实践、各类科研项目的开展等都需要社会企事业单位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才能实现深度的产教研融合,产出优质的高等教育产品。

3.摒弃传统择业观,接受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产品

社会群众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择业观也直接影响着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若不跟随时代潮流,摒弃陈旧的、单一而功利化的择业观,树立新时代的人才观,高等教育即使发展再充分、再平衡依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因此,社会群众应该以人才的全面发展为评价基点,尊重子女的兴趣与志向,接受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缓解高等教育的供需结构矛盾。

(三) 高校:调和治理生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产品质量

1.平衡治理权限,提高治理成效

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行政权力在高校内部较为强势,教师的学术权力和学生的参与权力则较为薄弱,“行政化”作风在高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教授治校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践行力度较小或收获成效不大。治理权力结构的不平衡给高校的顶层设计造成了不利影响,需要予以调整,在现有治理结构的基础上,激发教师参与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加大教师的学术权力,提高学生参与学校治理的积极性,践行教授治校,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增强治理的民主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2.精准办学定位,增强办学特色

为了避免办学的同质化,各高校要依据自身办学实际、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合理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路径,精准办学定位,凸显办学特色,尤其是资源较为稀缺的地方高校,要注重办学的应用转型,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当地群众的需求,以引领和服务区域为宗旨,立足区域实际,产教融合,培养适合地方各行业需求的优质产品,进而实现自身的最优化发展。

3.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实现二者的协同、耦合

专业建在学科上,高校应该坚持以学科来培植专业,以专业来促进学科的生长,实现二者的耦合发展。紧密围绕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设置学科专业,不盲目贪大求全,严格践行专业预警和动态淘汰机制,调整专业结构,重点发展特色专业、社会人才需求量较大的专业。注重学科群建设,加强新兴学科、特色学科及重点学科建设,培育学科高原、学科高峰,抓住“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机遇,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源支持,提高建设效益。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师资素养

首先,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吸纳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加入,注重团队的交叉融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其次,加大高层次领军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坚持“外引”和“内培”相结合,提高自身的人才输血功能,缓解人才留不住的难题;再次,要注重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发挥集体的智慧,避免“单打独斗”;最后,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立德树人,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5.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理念决定行动,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注重与时俱进,把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注重立德树人,加强学生品德修养的提升;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细胞和基本单位,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在课程体系构建时,必须注意理论与应用课程比例要适当,且融合新时代特点,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

6.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提高社会服务质量

社会服务既是高校的职能,又是高校的责任与担当,高校应该强化科学的社会服务意识,通过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利用高校的科技平台与知识优势,为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相关理论指导、成果技术转化、各种咨询等多样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需求。

[1] 李玉华.转型背景下的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C]//第十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2016.

[2] 吴琦.抓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N].经济日报,2017-08-10.

[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6-12-17.

[4] 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J].中国经济周刊,2016(36):30-35,147.

[5] 白暴力,王胜利.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和制度基础与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2):49-59,146.

[6] 赵展慧,王政.供给体系质量如何提高(聚焦十九大报告·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②)[N].人民日报,2017-11-01.

[7]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

[8] 武毅英,童顺平.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动因、链条与思路[J].江苏高教,2017(4):1-6.

[9] 陈正权,朱德全.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内容和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7(2):23-29.

[10] 陈荣生.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优化路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1):196-201.

[11] 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创新发展,供给侧改革下的高校担当[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14.

[12] 高雪春.教学服务型大学学科与专业耦合发展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16(9):49.

[13] 侯长林.习近平高等教育思想解读[J].贵州社会科学,2018(2):20.

[14] 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15] 江波.高等教育要奋力服务伟大复兴新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7(23):1.

Perspective of Reform Path on Supply Side of Higher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Era

GAO Xuechun1, WANG Jiao2

( 1. School of Education,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554300, Guizhou, China; 2. Tongren No. 1 Kindergarten, Tongren 554300, Guizhou, China )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is the eternal theme pursued by higher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expectation of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for higher education. As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mes,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of socialism also changes significantly. The demands of people for fair and high-quality higher education grow increasingly, which is in stark contrast with the unbalance and inadequacy of current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o relieve the contradiction, universities on the main supply side have no doubt to undertake such historical mission and carry out the supply side reform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new era. At present, the supply side of higher education mainly faces the problems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Therefore, the perspective of path from several dimensions of government, social and universities is conductive to promoting supply sid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better.

new era, principal social contradiction, higher education, supply side reform

G640

A

1673-9639 (2018) 11-0047-07

2018-10-21

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教育学”(黔教科研发[2017]85号);贵州省2015年重点支持学科“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方向(ZDXK[2015]28号)。

高雪春(1981-),女,硕士,副教授,梵净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管理。

王 娇(1989-),女,本科,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责任编辑 陈昌芸)(责任校对 王立平)(英文编辑 田兴斌)

猜你喜欢

供给办学改革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改革之路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改革备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