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化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2018-01-28王海韵王丽晴

装备制造技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育人院校信息化

王海韵,王丽晴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

当前,高职学生在网络终端轻松实现选课、学习、考勤、缴费、投票、评优评先等学生管理与服务的功能已日臻完善,为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以下简称第41号令)[1]中提出的“实施学生管理,应当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教育和引导学生承担应尽的义务与责任,鼓励和支持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要求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与实现途径,但面临高职生自控能力弱、基础学习不到位、学习目标定位不清晰、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诸多特点,导致信息化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1 信息化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个人价值取向结合深度不够

在全面学习贯彻落实第41号令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也制定了适合本校发展的学生管理规定并报备对应的教育主管部门备案,且作为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行动纲领。与此同时,对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严格遵循教育部的相关规定落实[2],并且广泛通过QQ群、微信、微博、移动终端等自媒体手段,结合主题班会、特色团日等活动广泛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当前大部分高职学生思想意识相对自主,明辨是非能力有限,过于关注眼前切实目标和近期各种技能掌握的现象相对常见,对于通过信息化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成果对学生的影响力度有限,深入学生内心的价值认同感力度不够。

1.2 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与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结合深度不够

伴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在各高职院校的普及与应用,曾经在高职院校中盛行的学管工作人员参加听课、谈心谈话、班会、查寝、评优评先、工作报告等日常工作情景已逐步被移植到网络终端进行,在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之余,导致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宣泄的渠道显得过于生硬,流程式的生活常态,无形中促长了学生对网络虚拟和生活现实的识别模糊,产生了一批“宅男宅女”,虽“走出宿舍,走进图书馆,走向操场”的倡议已经发出多年,而现实中能真正落实“三走”倡议的高职学生数量有限,未能将信息化管理应用与以学生为本助推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理念充分结合。

1.3 学生个人成长需求与信息化服务的内容结合深度不够

放眼任何一个高职学生的手机终端,其在手机上安装的各类App不下10种,涉及到各种技能培训、考证、交友、消费、娱乐、出行等所谓实际生活中的“刚需”应用,并逐步形成了各自的“朋友圈”,广大学生在“圈”中异常活跃,各种存在感与满足感得以充分体现。而在高职学生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过于流程式的管理与服务,推送的内容相对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其学习生活的需要,学生体验在日常的服务管理中显得较差,往往出现校方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的内容学生不一定感兴趣,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校方又一时难以提供,出现了学生个人成长需求与信息化服务内容结合深度不够的局面。

2 信息化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探讨

2.1 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

在第41号令第四条中明确提出“学生应当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大部分高职学生自律意识不强,自我认知水平和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并不十分清晰,虽高职的育人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但在高职学生工作的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日臻完善的当下,信息化的服务更多时候仅是一种服务手段或是一种途径和方法,距离引领新时代育人价值取向还有广阔的探索空间,更为突出的是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尤其是思想教育水平提升的自觉意识尚不主动,导致高职学生中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其思政水平能力有限。

2.2 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管理水平尚有待提高

在不断倡导学生管理服务专业化、专家化的过程中,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管理模式中辅导员老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在日常管理服务中的应用,绝大多数的日常性事务都移植至网络终端进行,大大提高了辅导员老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在带来工作便捷的同时也无形中拉开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尤其是在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上的改变,心理上的变化,情感上的诉求,学业上的困惑,择业上的彷徨等等诸多需要学管工作者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给予关心关注关怀关爱的环节被忽略了,从而导致信息化在高职学生管理服务环节中的线上线下不未能实现充分统一。

2.3 通过信息化实现的个性化、精细化、全面化服务内容尚不够全面

随着高职院校中的多层次、多区域、多层次、多需求的学生同时汇聚,各群体、个体的合理诉求也变得多样化,在信息化学生管理服务中学生的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同样显得异常突出,这就为我们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服务工作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不仅仅要在内容上做到全覆盖,同时要在时代性、热点性、突发性等环节上要有更大的作为,同时针对不同的个体、群体提供更为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也势在必行。

3 发挥信息化在高职学生服务与管理中的思路与方法

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在高职学生管理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思想引领、服务成长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助力破解高职学生管理服务中的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育人工作水平,助推信息化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

3.1 建立健全信息化在高职学生服务管理中的组织机制建设

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组织领导体制。在高职院校中倡导学管工作首席信息官负责制,全面统筹高职学生管理的规划与发展,同时促进工作推进扁平化、效率最大化,构建教育信息化管理责任架构,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推进学管工作信息化的扁平化管理机制,创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管理模式,健全政策保障,进一步完善学管工作信息化法律法规,整合多方力量,提高专业素养,加强信息化管理队伍和专业队伍建设,全面建立健全信息化在高职学生服务管理中的组织机制建设。

3.2 完善发展信息化在高职学生服务管理中的内容建设

全面加强信息化内容建设,在不断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价值引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精准资助育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应征入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管队伍的建设过程中,要通过信息化手段融入广大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管理模式与服务内容,做到内容的全面性与突出个性化相结合,做到服务方式多样化与共同价值引领相结合,做到个人成长与学校建设发展相结合,不断完善发展信息化在高职学生服务管理中的内容建设。

3.3 突出信息化在高职学生服务管理中的品牌与特色建设

在全面加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中,让个个成才,人人出彩已然成为目前广大高职办学的共同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对高职院校的品牌化建设、时代特色和内涵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当仁不让的要在助推高职院校发挥现代职业的教育功效中展现特点,要充分将服务管理与学校品牌建设相结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与体现学校特色相结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建设信息化学管建设以班级、专业或系部(学院)为单位,架构一班一品、一专一品、一系(院)一品的特色发展之路。

4 结语

在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首先应坚持不断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价值引领的原则,同时注重养成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提倡贴近本院学生的特点,突出学院的专业特色和文化底蕴,从而使信息化管理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日常教育的良好推手,为培养合格的学生作出相应的努力。

猜你喜欢

育人院校信息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