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落实公共图书馆法的创新举措

2018-01-28李国新

图书馆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信用图书馆服务

李国新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 100871)

党的十九大全面部署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历史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2017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正式颁布,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首部文化立法,也是我国第一部图书馆专门法,意味着中国图书馆人的百年期盼呼吁、近二十年的艰苦努力变成了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2017年9月2 日,第一次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当时就有与会专家认为,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全球视野来看,近十多年来,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可谓是跨越发展、弯道超车[1]。我们的发展道路,我们的创新实践,为全球公共图书馆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创造了中国经验。目前,我国有许多公共图书馆已经跻身世界一流图书馆行列,其中杭州图书馆堪称典范。如今,杭州图书馆和蚂蚁金服联手推出的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相信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两大困扰问题:免除借阅押金和提升服务效能,这是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又一代表性成果,将成为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的新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更加丰富多彩、便捷适用的精神文化食粮。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新颁布的公共图书馆法要求各级公共图书馆按照平等、开放、共享的原则,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图书馆服务需要的创新举措。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拆除了公众利用公共图书馆的“押金”门槛,打通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全面彻底地落实了公共图书馆法“免费开放”的基本要求,必将促进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从而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推动全民阅读上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是图书馆服务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公共图书馆法确立了推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原则,要求各级公共图书馆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通过杭州图书馆与蚂蚁金服的深度合作,开创了互联网、大数据应用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形式,搭建了新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平台,也开辟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新渠道。

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是推动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公共图书馆贡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是党的十九大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要求。“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重要价值准则。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从本质上说,就是公共图书馆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是公共图书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做出的独特贡献。

芝麻信用是中国互联企业的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芝麻信用,是中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新时代呼唤公共图书馆以更多的创新服务、更好的便捷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1]李国新,等.因为信用 所以简单——“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专家笔谈[J].图书与情报,2017(5):1-9.

猜你喜欢

信用图书馆服务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飞跃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