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汴遗珍——开封图书馆藏宝卷版本述略

2018-01-28韩洪波

天中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宝卷达摩总目

韩洪波



古汴遗珍——开封图书馆藏宝卷版本述略

韩洪波1, 2

(1.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2. 商丘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开封图书馆藏宝卷版本共9种,包括8种刻本和1种石印本,皆刊于清光绪至宣统年间,其中有6种版本未被《中国宝卷总目》著录。整理研究中原地区遗存的宝卷,有助于中国民间信仰、民间宗教和民间风俗研究,为研究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的交融提供重要的文献支撑。

开封图书馆;宝卷;版本;《中国宝卷总目》

宝卷既是民间宗教用来宣扬教义的经卷,又是俗文学文献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江苏、河北、山西等地农村至今仍有宣卷活动。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宝卷研究一直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并由冷门而渐成热门。搜集著录各图书馆及民间散佚的宝卷藏本,无疑是整理研究宝卷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南方吴方言区宝卷以及北方河西地区宝卷的整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中原地区宝卷的整理研究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原地区宝卷遗存数量可观,河南省图书馆、郑州图书馆、郑州大学图书馆以及各县市图书馆均藏有宝卷,但车锡伦《中国宝卷总目》(下简称《总目》)仅著录了郑州大学图书馆的宝卷,其他馆藏情况未曾提及。笔者赴开封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该馆藏有宝卷版本9种(下简称“汴图本”),不为学界所知。故本文拟对其加以介绍,以促进《总目》的进一步完善,推动民族文化传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一、开封图书馆馆藏宝卷介绍

(一)达摩宝卷

刻本,1册,框13.4 cm×15.6 cm。半页9行,每行24字。四周双边,有乌丝栏,白口,黑单鱼尾。版心题“达摩宝卷”。封面题“达摩宝卷”。扉页A面右上题“宣统己酉年孟夏月重刊”,中题“达摩宝卷”,右下钤红色字两行“自许施舍/不许便卖”;B面中栏篆书大字竖题“为善最乐”。卷首题“达摩老祖度聪宏”。卷末附“信士弟子”人名若干。

这部宝卷主要讲述的是达摩成道后度脱聪宏的故事:

列国之时,香至国王三殿下达摩太子,看破红尘出家修行。如来传达摩三皈五戒无极一窍一字大道不二法门。达摩依法行持修成祖师,位登莲台。佛告达摩曰,有自左通王佛降生山东白云山,名叫聪宏,未遇明师,不能成正果。达摩闻佛说,情愿下凡度之,先拜聪宏为师,借机传其真空大道。聪宏服,拜达摩为师。达摩为其讲《胎骨经》,并传其内丹修炼之法,以脱离轮回之苦,救母亲出离地狱。后聪宏苦修三年而得道飞升。

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其事迹在《洛阳伽蓝记》《续高僧传》《楞枷师资记》《南宗定是非论》《历代法宝记》《曹溪大师别传》《祖堂集》《宗镜录》《景德传灯录》《传法正宗记》等中都有记载。明朝时又有《达摩出身传灯传》《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扫魅敦伦东度记》等神魔小说敷演达摩故事。

《总目》0178条著录有《达摩宝卷》15种版本,但未著录汴图藏宣统己酉年(1909年)本。《达摩宝卷》又有《达摩祖卷》《达摩宝传》《达摩祖师宝卷》《达摩西来直指单传返本还源归根复命破惑指迷宝卷》等异名,可见其流传非常广泛。而且,不同版本的《达摩宝卷》在内容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之《民间宝卷》第11册收录有《达摩祖卷》旧刻本和《达摩宝传》排印本。其中《达摩祖卷》旧刻本的内容与《新编中国民间宗教辞典》所述一致,即“每一种达摩经卷,都应包括四个内容:一、达摩来到东土,与梁武帝相见,问答不协,梁武帝将达摩逐出或杀死;二、达摩离开梁武帝后,与神光论法,神光不解,怒提素珠打落达摩两颗门牙;三、神光因达摩化出十殿阎王的指点,追赶达摩,并拜他为师;四、神光向达摩问法,二人问答”[1]61。《达摩宝传》排印本上卷内容与《新编中国民间宗教辞典》介绍相同,但下卷增加了达摩度宗横的故事,超出了上述的范围,其卷首有《达摩宝传叙》曰:“初度武帝不识,由宿孽以未尽。次指神光大悟,幸续灯而有人。受胭脂以偈言,因钓坎阳,必用离阴为导引。收宗横而改正,凡度后学,全赖先生以曲成。”[2]115汴图本与此排印本下卷内容较为接近,但又不尽相同。汴图本没有叙述达摩与梁武帝的对话以及与神光辩论之事,而是叙述达摩成道之后又奉佛之命度脱聪宏。比较汴图本及上述排印本可知,“聪宏”是“宗横”之讹,盖因字音相近。“就内容来看,民国排印本《达摩宝卷》受青莲教或其支系的影响明显,是其教义的通俗表现形式。”[3]185故汴图本与排印本当属同一系统。前述宝卷中提到的《胎骨经》,全称《佛说父母恩重胎骨经》,列举母亲十月怀胎之痛苦,当为劝孝的伪经。

(二)皇极金丹九莲归真宝卷

刻本,1册,框11.0cm×16.8cm。半页8行,每行21字。四周双边,乌丝栏,白口,黑单鱼尾,版心题“皇极经”,分上下卷。封面题“皇极金丹九莲归真宝卷/敬惜字谷”。扉页题“元始天尊化身黄九祖师著/皇极金丹九莲归真宝卷/大清宣统元年春王正月镌”。卷首有“皇极经启文”,曰:“元始天王……化身九祖,德辉姓黄。奉命普度,钓取贤良。苦心救节,著经阐扬。皇极金丹,宝筏流芳……青阳山人,宝鼎焚香。叩谢九祖,默佑道场。捐赀刊卷,万古流芳。”序后为“述文”,曰:“黄九祖,讳德辉,元始天尊化身。大清康熙年间二月初八降诞于江西饶州府……著有《皇极金丹》,又名《九莲归真》,阐明道法,以作收圆之准绳焉。”述文末题“西蜀晓川山人吉灵氏沐手拜撰”。正文前题“皇极金丹九莲正信皈真还乡宝卷上/元始天尊化身黄九祖师著/中一老人鉴定/青阳山人易南子沐手拜阅校正”。

《皇极金丹九莲归真宝卷》全卷二十四品,讲述古佛(老母)命弥陀下界度化九十二亿认景迷真、不想皈家认祖的仙佛菩萨,使其免遭末劫之苦,免堕三灾之难,其基本思想就是三教应劫、救度群迷。《古佛太皇演教品第一》载:

世尊言曰:当初因为乾坤冷净,世界空虚,无有人烟万物,发下九十六亿仙佛星祖菩萨,临凡住世。化现阴阳,分为男女,匹配婚姻,贪恋凡情,不想皈根赴命,沉迷不醒,混沌不分。无太二会下界,收补四亿三千原初佛性归宫掌教。今下还有九十二亿仙佛祖菩萨认景迷真,不想皈真认祖。你今下界,跟找失乡儿女,免遭末劫,不堕三灾。

这部宝卷的异名甚多,如《皇极经》《皇极宝卷》《皇极宝卷真经》《皇极还乡经》《皇极还乡宝卷》《皇极金丹九莲宝卷》《九莲经》《九莲正信宝卷》《九莲如意皇极宝卷真经》《金丹九莲经》《金丹九品正信归真还乡宝卷》《皇极金丹九莲正信皈真还乡宝卷》等。

《总目》0369条著录有该宝卷11种版本,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二年(1523年)重刊折本,《民间宝卷》第3册收录的是明刊本影印本。汴图本与明刊本内容一致,惟末尾删落“无为暗隐真消息,大地贤良几个通。去时雪满江山地,春雷动处现天真”四句。另外,汴图本无插图,卷首题名亦不同,明刊本曰“武当山玄天上帝经”。

附录列举某地某人捐资若干,名单长达25页,共305人。捐资人所在地理区域遍布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可见这部宝卷流传得非常广泛,对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民间信仰的传播影响十分深远。

关于这部宝卷的作者尚有争议,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详细考证后认为,作者并不是“皇极经启文”和“述文”中所说的“黄九祖”黄德辉,而是东大乘教(又称闻香教)创始人明代王森的弟子[4]451,宝卷中的弥陀就隐指王森。东大乘教源于罗清的无为教,后来的龙天门教、大乘圆顿教、金幢教、青莲教、灯花教、清茶门教、先天道、一贯道、同善社等,均与其有关[5]163。大乘圆顿教经卷《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经》就是在《皇极金丹九莲归真宝卷》的基础上写成的。乾隆至嘉庆年间,清茶门教在河南滑县、新野县、孟县、涉县等地传播较为普遍[4]459。据清廷档案记载,乾隆二十三年在河南洧川县就搜出过《皇极宝卷》[6]394。

(三)观音济度本愿真经(存下卷)

刻本,1册,框11.5cm×16.6cm。半页9行,每行23字。四周单边,无乌丝栏,黑单鱼尾,黑口。存下卷首题“观音济度本愿真经下卷”,正文开头即是“还阳山中伏虎第五”。《民间宝卷》第10册收有同治本《观音济度本愿真经》,亦分上下卷,共12品,其中下卷即是从第五品开始,可见汴图本所藏下卷是相对完整的。正文倒数第2页有挖改,导致文意断裂,挖改处增加“河南众信善敬刊”几个大字。这一改动表明这部宝卷应是河南众信善出资重新印行的。正文后绘有护法韦陀像。卷末有跋,曰:“济度本愿真经,乃观音古佛所著之原本也……后得广野老人,出其所藏真经,参订校正,复成完璧……镌刻告成,因跋数语于后云。东阳主人薰沐敬跋。”“观音古佛所著”云云,显系伪托。实际上,这部宝卷的作者即是“广野老人”,亦即先天道支派青莲教教首彭德源[7]549。

《总目》0318条著录有该宝卷10种版本,现存最早的版本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刊本。《民间宝卷》第10册收录有清刻本。因汴图本有挖改,可知汴图本当为清刻本的重刊本。但二者亦有差异,如《民间宝卷》所收清刻本挖改页第3行曰“逍遥受用无穷矣”,汴图本对应之处则为“逍遥受无穷矣”,显然汴图本刊刻有误,但这也恰恰说明这部宝卷的版本非常之多,尚应有一些版本待发现。

(四)高王观音经

刻本,1册,框12.8cm×20.0cm。半页7行,每行16字。四周双边,白口,黑单鱼尾,鱼尾上题“高王观音经”。无封面,首即“观音圣像”半页。图后为“斋期”。“斋期”后为“高王观世音菩萨真经序”。序后依次为“净口业真言”“净身真言”“安土地真言”“奉请八大菩萨”“开经偈”“佛说高王观世音经”“白衣观音大士神咒”“大悲咒”“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解冤咒”“太阳宝经”“太阴尊经”“往生神咒”“往生钱”“观音救苦经”“佛母大准提神咒”“观音保婴稀豆(痘)神方”“神效洗眼仙方”。此后题曰“光绪二十六年二月印送四方壹仟叁佰卷”。由此可知,此本当为1900年本。《总目》第300条仅著录民国上海大观书局石印本,则汴图本较之更早。题记后又有“高王观音经感应十一条”,实际上多于11条,涉及山西、河南、北京、河北、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其中载:“河南许昌三祝堂葛王氏在苏,同治十一年许愿刊刻印送壹千本。”可见,最迟在同治年间河南即已刊刻这部宝卷。

序曰:“昔五代时,有高欢国王,为相州郡王,好杀。适宝藏官孙敬德,犯法囚禁,专持《观音普门品》,日夜不歇。忽梦一僧曰:‘汝持此经,不能免死。我劝汝诵《高王观音经》一千遍,当脱刑名。’敬德曰:‘今在禁中,安得《高王经》?’僧曰:‘吾口授汝。’睡觉惊书,便无忘失,志心诵念,得九百遍,文案已成,事须呈押,王遂令赴市斩之。敬德畏惧,问监使远近几何。监使曰:‘问何故?’敬德曰:‘时夜梦一僧,令持《高王经》千遍,当得免死。今尚欠一百遍。请求缓行,当随路急念满数。’监使从之,至市,乃宣敕斩之。身首不损,刀折三段。呈王,王骇,唤问曰:‘汝何幻术?令得如此。’敬德曰:‘实无幻术。在狱中畏死,持诵《观音普门品》,梦见一僧,教持《高王观音经》一千遍,获福如是。’王谓敬德曰:‘汝胜于我,与佛何异。’王唤典狱者书是经,令诸罪合死者,各持诵千遍,斩之取验,悉应。王遂敕民普诵,用证福果。盖感应之理,诚至斯乎?谨述其缘起,并载其征应,俾斋心向善者,有所劝云。”《观音普门品》出自大乘经典《法华经》,常以单行本流通,流传极广,历久不衰。在该宝卷的序中,《高王观音经》的地位远远高于《观音普门品》,其原因是这部伪经具有极其神奇的效力,并有“可信”的灵验记作证明,而且灵验记的当事人又是地位极高的“高欢国王”。

此经今知最早经文刻于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都邑主杜照贤造像碑。《魏书 · 卢景裕传》载有此经的由来,《大唐内典录》《续高僧传》《法苑珠林》《开元释教录》《佛祖历代通载》等佛教典籍也均载有其事,敦煌遗书P.3920和俄藏敦煌遗书Дx.00531亦为此经,《大正藏》第85册也有收录。可见,此经在民间备受欢迎。

(五)高王观世音菩萨经

汴图本《高王观世音菩萨经》与上文《高王观音经》为同一宝卷的不同版本,《总目》第300条未著此版本。刻本,1册,框9.7 cm×13.2 cm。半页7行,每行18字。左右双边,有乌丝栏,白口,黑单鱼尾,版心题“高王经”。页眉有音释,如“没,音母”“唵,音庵,上声”等。封面左上题“高王观世音经”。扉页题“光绪庚寅桂月重镌/高王观世音经/敬惜字纸/板存北兴街中间路东聚文斋刷印铺”。“光绪庚寅”指1890年,故此本较上文所列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本《高王观音经》要早。清末民初,开封“北兴街有刻字业六、七家,字号如聚文斋、继文斋等,听起来与集文斋易于混淆,马志超因将其姓冠于字号之前,称‘马集文斋’”[8]98。聚文斋是当时开封最为著名的书坊,“开设于道光年间,停业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经营雕印图书业达一个世纪之久,为晚清时期开封全城刻印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所刻的书籍以医书、‘善书’和宗教类书为多,印刷数量大,畅销一时”[9]109。另,《总目》0679条著录咸丰五年(1855年)开封聚文斋刊本《灵应泰山娘娘宝卷》,可资旁证。

扉页后为“高王观世音菩萨”画像。画像后为“高王观世音经斋戒日期”,与上文所列光绪二十六年本相同。日期后有“高王观世音菩萨经原序”,序末较光绪二十六年本多若干句,曰:“诵高王经仪,每逢开经加持一遍。大慈大悲悯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我今至心归命礼。”序后为“净口业真言”“净身真言”“安土地真言”“奉请八菩萨”“开经偈”“观世音经”“白衣观音大士神咒”‍①。神咒后题“佛说高王观世音经应感记终”。此后为“高王观音经证验”。卷末题“武安伯延镇翟子和敬送”。武安伯延镇在今河北邯郸。“敬送”人为河北邯郸人翟子和,刊刻地却在开封,感应事迹又发生在河南,这对于研究宝卷的传播有重要的意义。

(六)寿生经

《总目》1022条仅著录清抄本一种版本。汴图本为石印本,1册1函,框11.3cm×18.4cm。半页10行,行24字。四周双边,无乌丝栏,白口,黑单鱼尾。扉页题“寿生经”。全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首题“禅门日诵,六十甲子看受生经欠钱数目”,曰“甲子欠钱五万三千贯,看经十八卷,纳第三库,曹官姓元。丙子欠钱七万三千贯,看经二十五卷,纳第九库,曹官姓王”等。第二部分为“佛说寿生经”,假托此经为唐三藏法师自西天取得,世人念《寿生经》,烧寿生钱,能免除十八般横灾,免地狱之罪。尾题“商丘县南大街路西义聚魁石印”。

此篇为宝卷中的科仪卷。据此经正文“《寿生经》,又名《受生经》”,即可知“《受生尊经》,又名《佛说寿生经》。用于‘还曹’,附‘出生年、欠钱贯、看经卷、缴库、曹官姓’”[7]414,在民间广为流传。此经为宋代伪经,历代均无著录,一般亦不收入藏经之中,惟日本《卍续藏经》有收入。汴图本与《卍续藏经》本文字有异,但内容基本相同。宋代民间流传举办受生斋会,如杭州每年春天“建受生寄库大斋会”[10]300,焚寄冥财,以消罪愆。河南人李绿园所著《歧路灯》,故事背景为开封,第63回写地藏庵尼姑范法圆请其他尼姑前来为谭孝移念经超度,她说:“一向承山主多情,无可补报,一定要与老山主念两天《受生经》,灵前送几道疏儿。”[11]460可见中原地区普遍存在受生寄库信仰。

从尾题可知,《受生经》印行于商丘,为石印本。石印本成本低,价格便宜,内容又仅仅6页纸,可以推想当时《受生经》的印量应当较大。宝卷的印行往往又是借助集资助刊、免费发放的方式流通,因此这部宝卷在中原地区的流传应该是比较广泛的。

(七)何仙姑宝卷

《总目》0347条著录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与泽田瑞穗藏本,与汴图本同,但记录简略。刻本,1册,框11.7cm×15.1cm。半页8行,每行23字。四周双边,白口,无乌丝栏,单黑鱼尾。版心题“何仙姑宝卷”。

封面题“修真治病良药/潘惟一题签”。封面后有图半幅,绘有吕祖和仙姑像。图后有两序,一序题“大清宣统三年岁次辛亥端阳日冠五氏易南子薰沐拜”;二序为“何仙姑宝卷序”,题“大清宣统辛亥年冬至日青阳山人易南子谨启于养真仙苑”。此二序均为伪托。《总目》0739条著录清宣统三年李正旺捐资重刊本《麻姑菩萨宝卷》和上文所列《皇极金丹九莲归真宝卷》等均题“青阳山人易南子”。正文前题“吕祖师度何仙姑因果卷。晚学王正心募印,潘惟一校评,李明正幕(募)印,张观一敬阅,蒋正贵敬刊。”卷末附有“劝世歌”。

序曰:“京东玉邑个友蒋子,父女好道乐善,嘱刊宝卷。”京东玉邑当指今河北唐山玉田县。《光绪玉田县志》中康熙甲寅《旧志序》记载:“九塞之重,莫过蓟门,而玉邑乃其冲要,内拱神京,外接奉天辽海。”[12]95神京,即京城,清代京城是指北京。奉天为沈阳旧称,辽海亦指辽宁。《旧志序》这里显然是说玉邑在北京与辽宁之间,即指“京东玉邑”。

可以说,《何仙姑宝卷》是经过先天道徒改编刻印的。在《中国宝卷研究》一书中,车锡伦说:“这些宝卷是民间宗教家编写或改编的,其间多插入教派教义的宣传,但均不标出教派名。”[7]262,如该宝卷中说:“六门紧闭是真常,四相扫除见西方。见性高超三界外,都斗云宫伴法王。”“都斗云宫”是民间教派所说的无生老母或古佛所居之地。再如“三华聚顶家和散,五气朝元顺气汤。内转真经消毒饮,戒律精严化气方”,又是先天道等民间教派内丹修炼的话头。卷中还记载了一些民间宗教经卷篇目如《弥陀经》《日光经》《普莲经》《圆觉经》《血盆经》《法华经》《涅槃经》《华严经》《目莲经》《地藏经》《金刚经》《心中经》《无字经》等,其中《圆觉经》又见于明代罗教经卷《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第二十四《受持神鬼耳报知人好歹来品》;《法华经》《涅槃经》《无字经》又载于明末圆顿教经卷《古佛天真考证龙华宝卷 · 东西取经品第十二》;《金刚经》为清代三乘教、罗祖教、长生教及收源教等民间教派念诵经卷篇目。

(八)地母真经

《总目》0155条仅著录光绪9年刊本一种版本。刻本,1册,框10.8cm×17.4cm。半页7行,每行20字。左右双边,白口,无栏,黑单鱼尾。

扉页题“宣统元年岁次己酉重刊/地母真经/后附五谷经/眼光经/仁亲堂银三元/周继善银二元/板存永州府三一堂”。由此可知,此本原刊刻于湖南永州,后流传至中原地区。

首绘地母图像,题“九天敕封/地母元君”。图后为“凡例”,载诵《地母经》的仪轨、禁忌和效果:必于每月戊日,必供奉牌位“无上虚空坤后地母元君”,必先斋戒,禁杀生动土,这样终将“永免患难”云云。凡例后为“地母经序”,曰:“《地母经》降自陕都,流传海内。”序末题“同治甲子岁贡生候选教谕李愈祯敬跋”。同治甲子为同治三年(1864年),此本成书当在此之前。

正文前题“无上虚空地母玄化养生保命真经”。题后为“香赞”“地母宝诰志心皈命礼”及“地母真经”正文。正文分为上下卷,记述内容为:地母怀胎十年生子六人,分别为天地人皇和伏羲、轩辕、神农氏。另外,天地万物、诸佛神灵、菩萨众生等所有一切皆由地母造就,人类生活所需全凭地母所赐。地母偶尔打盹,天下大乱,人们忘却地母教诲,墮落万劫之中受苦。地母传于后人《地母经》,世人念诵,可消灾得福。

正文后附有“太上老君说五谷妙经”“五谷经下卷”“眼光真经”。卷末曰:“无上虚空地母玄化养生保命慈尊大慈尊。”

(九)地母经

刻本,1册,框12.7cm×21.9cm。半页8行,每行15字。四周双边,白口,无鱼尾,版心上题“地母经”,下题“万华阁印”。封面题“地母经”。首有序曰:“大清光绪九年正月初九在陕西省汉中府城固县地母庙飞鸾传经。”有学者认为此版本为“最早的《地母经》定型本”,则上文所述三一堂本属于尚未定型的早期版本。《地母经》不但最早产生于陕西,而且“被认为最先在陕西汉中府城固县地母庙飞鸾传经”[13]82。

《地母经》与《地母真经》为同书异名。万华阁本与三一堂本均为两卷,但万华阁本未标明卷次,上卷末有“无上虚空地母玄化养生保命慈尊大慈尊。香结宝篆,地母焚香,宝结传宣,三十六戊忌完全,福禄寿绵绵,逢戊忌五谷丰收年,国泰民安”句,三一堂本无“香结……民安”句。

正文后附“太阳星君圣经”和“太阴星君圣经”以及灵验记。

地母观念起源于史前时期,与中华民族宗教意识的形成密切相关,影响极其深远。反映地母观念的《地母经》是一部民间宗教经典,“吸收了部分道教神灵,吸收了道教的戊忌、道教的玉京山神话,使用了内丹语言”[14]52,而且还“宣传忠孝,维护皇权”,又有八大金刚、四大天王等佛教神灵,所以可以说它实际上融合了儒释道三教的思想,能为一些民间宗教教派如普度道等所利用。

二、汴图本宝卷的文献整理与研究意义

汴图本宝卷对于宝卷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汴图本宝卷可以补充《总目》之缺。关于宝卷编目,郑振铎《佛曲叙录》著录有37种,恽楚材《宝卷续录》著录有100多种,傅惜华《宝卷总录》著录有349种,李世瑜《宝卷综录》著录有600余种;车锡伦《总目》是用力最勤而且收录宝卷篇目和版本最多、最全的宝卷目录,其中著录宝卷篇目1500多种,版本5000多种,著录收藏机构多达96家,是民间宗教以及俗文学研究必备的参考书。但是,仍有一些宝卷篇目或版本未被《总目》著录,《总目》列出的96家收藏机构名单中并无汴图。汴图本宝卷版本共存9种,包括刻本8种和石印本1种,其中6种《总目》未著录版本。《高王观音经》和《高王观世音菩萨经》是同一宝卷《高王经》的不同版本,《地母经》有两种版本(《地母真经》《地母经》),皆可补《总目》所缺。整理研究中原地区遗存的宝卷,对于充实民间宗教研究资料库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其二,整理研究中原地区遗存的宝卷,有助于我们对中国民间信仰、民间宗教和民间风俗的研究。汴图本宝卷与中原地区民间宗教密切关联,清末民初时期中原地区有刊刻宝卷的历史事实,如《观音济度本愿真经》由河南众信善敬刊,《高王观音经》在同治年间即在河南刊刻,《高王观世音菩萨经》刊刻于开封,《寿生经》印于商丘。据《中国民间宗教史》载,先天道等民间宗教在中原流传广泛,如虞城、洧川、鹿邑、信阳、永城、涉县、柘城、唐县、开封等地均有民间宗教的活动。但这些民间宗教的活动又并不仅仅囿于中原地区,如先天道的影响几乎是遍布全国的。

其三,整理研究中原地区遗存的宝卷,可为研究宝卷的流传与变异、研究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的交融提供重要的文献支撑,更有助于我们研究“中华文化”“中华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汴图本《皇极金丹九莲归真宝卷》的捐资人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这是宝卷流传的区域性表现。研究宝卷传播的区域性特征,对于研究民间信仰的地域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宝卷流传又具有广泛性特征。如诵读《皇极金丹九莲归真宝卷》的清茶门教,其活动区域不但包括直隶、河南、山西等北方地区,还有南方的湖北以及江宁、泗州、溧水、淮安等地。

总之,整理研究包括汴图本在内的中原地区宝卷,对于中国俗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于研究中原地方民间信仰的流传分布情况,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均有重要价值。

注释:

①“观世音经”经文比光绪二十六年本少“高王观世音,能救诸苦厄”句。

[1] 濮文起.新编中国民间宗教辞典[K].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61.

[2] 中国宗教历史文献集成编纂委员会.民间宝卷:第11册[M].黄山:黄山书社,2005:115.

[3] 侯冲,杨净麟.《达摩宝传》与清末民初民间宗教派别:以其对“祖师西来意”的理解为中心[J].宗教学研究,2007(1):185.

[4] 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 马西沙.民间宗教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63.

[6] 车锡伦.中国宝卷总目[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394.

[7] 车锡伦.中国宝卷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河南文史资料:第9辑[G].郑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4:98.

[9] 海继才,温新豪.河南出版史话[M].郑州:文心出版社,1996:109.

[10] 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300.

[11] 李绿园.歧路灯[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0:460.

[12] 上海书店.光绪玉田县志[G]//上海书店.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2006:95.

[13] 侯冲.《地母经》的演变:以经眼刊印本为中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2.

[14] 朱越利.《地母真经》的宗教定性[J].中国道教,2014(3):52.

〔责任编辑 赵贺〕

A Brief Review of Versions of Baojuan in Kaifeng Library

HAN Hong-bo1, 2

(1.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2.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Shangqiu 476000, China)

Thereare9 versions of Baojuan (an account of tales by the monks) including 8 block-printed editions and 1 lithographed edition in Kaifeng library. They were publish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mong them, there were 6 versions have not catalogued by. All these versions of Baojuan provides valuable historical data and materials for studying Chinese folk belief, religion and customs as well as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entral culture and South culture.

Kaifeng library; Baojuan; version;

2018-04-1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BZW053)

韩洪波(1975―),男,河南驻马店人,讲师,博士,郑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G256

A

1006–5261(2018)05–0110–07

猜你喜欢

宝卷达摩总目
达摩祖师
清末民国文益书局石印宝卷始末*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总目次
《香山宝卷》在越南的传播及流变
第36 卷总目次
南京图书馆藏珍贵宝卷掠影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酒泉宝卷:枯萎的莲花寥落的梵音
达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