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志愿者后现代主体性生成路径研究——以广州市部分高校为例
2018-01-28于战明
于战明
高校学生志愿者后现代主体性生成路径研究——以广州市部分高校为例
于战明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应用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405)
后现代主体性的发育状况是衡量主体能否持续从事志愿服务的重要表征。通过对广州市部分高校学生志愿者后现代主体性的调查,发现他们后现代主体性表现为有机性较强,超越性不高,创新性水平偏低,而创新性培育的环境、有机性孕育的文化因子功能和超越性生成的动力是制约他们后现代主体性生成的重要因素。政府、高校、社会、家庭、学生五者的相向合力,是培养高校学生志愿者后现代主体性生成的有效路径。
高校学生志愿者;后现代主体性;调查;生成路径
主体性是人本质的充分彰显,具备后现代主体性的人能自觉理性认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责任,所以后现代主体性的发育状况是衡量主体能否持续从事志愿服务的重要表征。广州市场经济发达,志愿服务相关制度完善,涵育了志愿服务的肥沃土壤,加上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洗礼,广州市民尤其是高校学生的志愿服务热情空前高涨。同时,广州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汇之枢纽,其文化发展已凸显后现代特质。探讨广州市高校学生志愿者后现代主体性的生成路径,能为我国高校将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精神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提供参考。
一、后现代主体性的研究谱系
对主体性概念的研究首推笛卡尔,他肯定思维主体的先在地位。黑格尔的精神主体性包括感性的欲望和以主客统一为基石的客观真理[1]。萨特强调主体不仅是自己的创造物,有自主和自由,而且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负有“类”的责任[2]19。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主体对自然的征服蕴含对自我的奴役[2]10。面对现代主体的占有性、破坏性和重复性,哲学家们开始探讨后现代主体性。例如,福柯强调自我修炼、净化灵魂,即借助他人的引导和勉励,通过沉思和良心拷问完善内在自我[3]40;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理性,建构主体间性的思路。俞吾金先生曾强调主体性理论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价值[4]39。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文化向后现代转型时期。所以,结合后现代的维度探讨主体性具有重要意义。大卫 · 雷 · 格里芬提出后现代主体性包含有机性和创新性[5]。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后现代主体性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元素:一是有机性,指主体是由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界的内在关系构成的,因而对未来、异域和“类”肩负责任,责任感是其基石;二是创新性,指主体和客体是共在关系,创新非精英的专利,普通人也富含创新的因子;三是超越性,指主体超越世俗的功利世界而直达诗意栖息的境地,超越“经济人”倾向而专注自身的内在价值。
二、高校学生志愿者后现代主体性的现状调查
以下运用后现代主体性的概念,结合对广州市高校学生志愿者特质的调查,分析他们的后现代主体性状况。
(一)样本基本情况
为了了解高校学生志愿者后现代主体性的现状,笔者在广州市1所综合性重点高校、1所师范类重点高校、2所一般本科院校和1所高职高专各随机抽取110名学生志愿者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26份,其中有效问卷508份,有效回收率92.4%。从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看,18―20岁占51.2%,21―23岁占39.6%,24―26岁占7.5%,27―30岁占1.7%。调查对象中,男生占39.6%,女生占60.4%,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分别占40.9%、47.6%、9.3%、2.2%。
(二)调查结果
1. 创新性
本研究从创新思维、创新价值取向、创新情感、创新动机四个角度探讨学生志愿者的创新性。在提交有效问卷的学生志愿者中,从创新思维角度看,具有发散性思维、独特性思维、善于联系比较的,分别占21.5%、17.1%、14.7%,计53.3%,可见他们的创新思维水平较低;从创新价值取向角度看,享受创新过程、获得外界对自身能力认可、出于实现自我价值的比例分别是16.1%、9.4%、22%,计47.5%,表明他们与创新对象构成共在关系的比例偏低;从创新情感角度看,有积极情感体验者占38.8%,有消极情感体验者占39.7%,其他占21.5%,表明他们对创新的积极情感体验不强;从创新动机角度看,出于功利动机者占25.2%,没有创新意向者占6.8%,出于创新兴趣者占47.7%,出于好奇心者占20.3%,可见仅68%的调查对象具有良好的创新动机。
2. 有机性
本研究从对有机性的认知、表征有机性的行为两个方面分析学生志愿者有机性的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从对有机性的认知角度看,不能正确看待志愿服务利他价值的占13.8%,能正确看待志愿服务利他价值的占86.2%,认为志愿服务是有钱、有闲时间的人才能做的占11.8%,认为济困扶弱应完全由政府承担的占12.8%,能正确看待志愿服务功能、自觉认识到高校学生社会责任者占75.4%,说明大部分学生志愿者能理性认识志愿服务;从对彰显有机性的行为的角度看,出于从众心理、受外界压力参加志愿服务的分别占11.7%、10.1%,自觉主动参加志愿服务、因认同志愿服务的价值而参加志愿服务、为丰富体验而参与志愿服务的分别占12.7%、52.8%、12.7%,说明大部分学生志愿者都能积极参加志愿服务。
3. 超越性
本研究从体验别样生活、开阔视野、道德信仰三个角度探讨志愿者的超越性。调查结果表明,在提交有效问卷的学生志愿者中,为体验别样的非功利生活而参加志愿服务者占47.2%,为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而参加志愿服务者占29.7%,纯粹基于奉献精神而参加志愿服务者占30.5%。基于动机和效果相关性考虑,大约有29.7%~47.2%的志愿者具有较强的超越性。为体验别样的非功利生活而参加志愿服务,能使他们由“功利实用”转变为“观照”,从而体验到志愿服务给自身带来的诗意般感受[6]10。为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而参加志愿服务,能使他们欣赏志愿服务凸显的主体灵魂美,体验到志愿服务表征生活的完满形式[6]10。纯粹基于奉献精神而参加志愿服务,能促使人将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奉献中去,使责任感升华为道德信仰[7]。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志愿者的有机性较强,超越性不高,创新性水平偏低。
三、高校学生志愿者后现代主体性生成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创新性生成的环境
第一,激发学生志愿者创新的元素发育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他们价值取向的影响以工具性、主体与客体二元化占主导,这与社会导向功利化,教育导向分数化有直接关系。二是志愿项目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创新的兴趣或爱好需要。兴趣和好奇心表征了主体与外界环境的积极关系,是促使主体创新的重要因素,而根据调查,36.2%的志愿者认为志愿项目不能满足其兴趣或好奇心。
第二,志愿者与环境的关系不和谐。15.9%的志愿者认为在志愿活动中的心理感受很复杂或不开心,16.1%的志愿者感觉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上下级关系,而参加志愿服务时很开心的志愿者的创新性水平比不开心者高35%,与父母关系平等的志愿者的创新性水平比父母是权威的志愿者高68%。
(二)影响有机性生成的文化因子
第一,熟人社会圈子文化易使学生志愿者的责任感产生等差。从小浸润于熟人社会文化的学生志愿者,深谙熟人社会施报平衡、内外有别的行为逻辑[8]81,他们为获得好的人缘,会主动尽自身责任。血缘、地缘圈子文化衍生出的自我主义,阻碍了学生志愿者无等差责任意识的产生。
第二,先在文化的负性因子对学生志愿者责任感的养成具有消极影响。在对不同文化因子对学生志愿者有机性产生影响的不定项选择调查中,选择善有善报观念、父母或长辈、基督教、集体主义、雷锋精神的频数分别为253、153、13、173、220,说明佛教引导人们面对青灯黄卷的出世态度、基督教个人主义责任感的狭隘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社会主义责任感的培养。
(三)影响超越性生成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第一,学生志愿者对自身的责任和志愿服务缺乏批判性认识。在超越性较强的学生志愿者中,认为志愿服务是政府的责任和只有家庭富裕的学生才能从事志愿服务的比例竟达25%,他们认识不到缺乏关爱他人的品德极可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参加志愿服务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明显认识不足。
第二,学生志愿者自我主动超越的动力不足。主动性、意志力差的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参加志愿服务,但他们会在老师的教育或同学的影响下勉为其难地参加。影响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因素的调查数据显示,受朋友影响、“被志愿”的比例分别为37.8%和14.4%,表明不少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不足。
四、高校学生志愿者后现代主体性生成的路径
(一)师生和家长要实现在高校学生创新性培养中的价值自觉
第一,要搭建激发学生兴趣和愉悦学生身心的舞台。高校教师往往从工作开展的便捷性、安全性方面考虑,提供的志愿项目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很难使学生心情舒畅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所以,高校要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设计菜单式的志愿服务项目,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乐于参加志愿服务。
第二,教师、家长要自觉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教师需利用互联网的自主性、选择性和良好的互动性,解构话语霸权,改变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话语强势地位而学生处于失语弱势地位的现状[9]38;要实现线下教育管理与线上及时互动沟通相结合[10]89。此外,家长应改变观念,建构与子女平等、互动的主体间性关系。
第三,高校学生要把创新作为自觉追求。学生应在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和与其他志愿者的比较中反思自己的能力与素质,认识自己的特长与不足,培养增强创新的信心与勇气;应注意借助支撑性环境,使自己迈向更高的认知发展阶段[11];应学会综合应用否证、建构、虚构、试错、科学游戏等后现代思维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12]。
(二)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家长要形成助推学生有机性生成的合力
第一,高校和家庭要对学生有机性的生成具有同向功能。高校应注重对学生道德形成的先在异质性文化元素,并从现代伦理文化中摄取相应合理的观点作为理解和解释这些元素的中介,从而缓解二者的冲突,使学生产生认同;应注重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德性文化的教育功能,从哲学层面给予德福一致的创造性解释。学生家长要言传身教,发挥对学生责任感形成的正向引导作用。
第二,政府和社会要注重培养学生在陌生人社会中的责任感。政府应通过对社会信任制度的顶层设计,创设共享的道德背景,生成赏罚机制,以此约束学生的行为,使之逐渐主动地履行自身责任。一方面要提升学校和社区一致行动的能力,培育学生的社区公共意识,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13]115;另一方面要建构信任制度,规避陌生人社会的道德风险[14]91。
第三,学生志愿者要自觉肩负起对他者的责任。对于他者的吁求,学生志愿者必须做出回应。高校学生要勇于面向他者,逆转自我中心论,以他者为出发点和旨归,无限地趋向他者[15]39,从而激起义无反顾地对他者承担责任的动力。
(三)构建高校学生志愿者超越性生成的动力机制
第一,要引导学生摒弃功利性思想。志愿服务不仅具有扶危济困的功能,而且具有彰显仁爱厚德、敬老爱幼温情的人文价值,因而能够促进志愿者提高显性素质,提升精神境界。所以,高校既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实现自身价值、超越自我,又要引导学生摒弃功利性思想,避免陷入世俗生活的泥潭。
第二,发挥教师、朋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对高校学生而言,朋辈群体的行为规范、思想观念会对他们构成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与之产生思想上的认同[16]。所以,高校要注重朋辈群体对志愿服务引导作用的发挥,加强对核心人物的重点教育,促使他们自觉地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同时,高校要丰富志愿服务的内涵,强化宣传的作用与效果,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第三,高校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批判实现对世俗的超越[17]21。通过对自我“现实规定性”的反思与批判,有利于确立新的目标,实现新的理想,到达新的高度。学生志愿者若丧失反思批判能力,则会时时事事感到满足,安于现状,失去自我提高的动力;反之,他们则能通过反思发现问题,借助批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断实现新的超越。
[1]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94.
[2] 多迈尔.主体性的黄昏[M].万俊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刘森林.从支配到和解:焦虑的启蒙主体性之走向[J].学术月刊,2010(5):33–40.
[4] 俞吾金.马克思主体性概念的两个维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40.
[5] 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13–216.
[6] 陈望衡.美与当代生活方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 张祖冲.志愿精神中志愿者责任意识的培育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6:67–68.
[8] 王德福.论熟人社会的交往逻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9–85.
[9] 黄珊珊,邓芸虹.解构与建构——教育中的话语霸权现象的社会学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8(4):37–38.
[10] 刘慰.论“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6):89–92.
[11] 夏欢欢,钟秉林.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养成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7(5):72–74.
[12] 仲大凯.后现代思维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8.
[13] 何绍辉.场共同体:陌生人社区建设的本位取向[J].人文杂志,2015(4):109–115.
[14] 龚长宇.陌生人社会的伦理风险及其化解机制[J].哲学动态,2014(7):88–92.
[15] 吴先伍.列维纳斯哲学中的“欲望”概念[J].哲学动态,2011(5):37–41.
[16]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22.
[17] 冯建军.人的超越性及其教育意蕴[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1):17–22.
〔责任编辑 张继金〕
2018-01-24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之青年专项(11B032)
于战明(1978―),男,河南临颍人,副教授,硕士。
G645.57
A
1006–5261(2018)05–01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