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18-01-28李启明友谊县环境保护局

消费导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生态

李启明 友谊县环境保护局

一、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的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尤其是保护生态环境逐渐实施定量化管理,这就使得生态环境管理离不开环境监测技术的支撑。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环境监测开展在活动实施之前,无论是保护生态环境五年计划,还是年度计划,均需要以生态环境监测所得数据作为基础。第二方面,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不同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生态环境管理过程中,各个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在开展生态环境管理、生态环境执法等工作时,均需参考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第三方面,主要体现在不同生态环境管理的实施之后,对生态环境实施综合治理、挂牌督办等,最终体现在区域、流域或者行政辖区的水、大气等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方面。

二、新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在现如今的社会中,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十分热门,因为现如今正处于新时期的发展阶段,这也让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变得更为重要。在新时期中,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相应的生态环境监测也需要展开创新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生态环境监测问题越发明显,这不仅是因为监测手段落后,还有相关工作人员本身素质不达标的关系。

(一)监测手段落后

新时期的社会不断发展,对生态环境监测的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生态环境监测的手段需要进行提升,这样才能够符合新时期的发展特征。不过现在的社会条件并不充分,要想快速顺利地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手段,就显得比较困难:①我国的经济并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程度,对于生态环境的监测方法还处于基础阶段,这样不能展开分子分析的研究,所以无法展开有效的生态环境监测。②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均衡,而我国的面积又十分广阔,这样就会导致我国不少落后区域无法展开有效的生态环境监测。最后就是我国科技水平还需要有所提升,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提升。

(二)监测方法不灵活

新时期的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并不够灵活,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其拥有很大的变化特性,因此,要想有效地展开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就必须采用更为灵活的方法。而我国社会现如今还处于重要的转型期间,因此,要想拥有灵活的监测方法,还需要长期的改革。不少相关的从业人员并没有及时地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思维,从而导致自己无法灵活地运用新的检测方法。还有就是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这样就让生态环境监测的科研处于落后状态,没有足够先进的设备,也会导致监测手段无法有效地提升。

三、新形势下做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措施

(一)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的工作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对促进生态环境事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做好了相关方面的工作,就有利于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为了推动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们必须对生态环境监测部门的人员引进与培养进行严格的把关。在实际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职能考核制度与职位晋升制度,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便于相关的部门做好从业人员的考核工作,从而从中选出有利于工作质量提升的工作人员,并且也能够保证生态监测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并提高工作的竞争力,保证内部的活力,有利于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同时,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在进行相关工作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做好内部团结方面的工作。在这过程中,不仅需要内部人员加强沟通和交流,定期举行相关的会议进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同时还要对工作质量高的人员做好奖励的工作。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进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如果在进行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先进高效的技术,就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深入研究,从而逐渐将这种技术手段运用在检测工作之中,以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做好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建立健全的工作

各级生态监测站在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时,为了促进监测质量进一步的提升,必须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的工作。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使符合自身要求的质量控制体系得以建立和健全。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变得更加的真实性、代表性、精准性和完整性,从而科学、完整地规范监测中的各个环节。同时由于监测部门所进行的工作都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进行相关的工作,因此为了促进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提升,必须切实落实好新的《环境保护法》,有利于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

由于生态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都是通过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的,因此为了保证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就需要推动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使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起一个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为了能够促进高素质工作人员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保证工作人员在对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监测技术都有着极高的熟悉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有利于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结束语: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可以有效地促进保护环境工作的展开,不过实际情况中的一些问题导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加强,因此,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需要对相关的立法进行完善,还需要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工作机制进行创新,不仅如此,还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促进相关工作的进展。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监测生态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