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018-01-28袁媛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

消费导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常识课标通识

袁媛 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

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对于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造成负面的影响,比如学生没有时间阅读、缺乏社会实践、缺少应有的人文素养、人际沟通能力不足、心理健康欠佳等。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时,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一、大学教育现状

尽管所有人都十分清楚的认识到,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但是在庞大的就业压力与背景下,目前的教育,尤其是高等学历教育中,以应试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方式的确在大行其道。

进了大学,同学们可以很快就明显地发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大学的老师们已经不再是手把手给大家灌输知识,要求大家一点点全部都掌握;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很明显发生了微妙的转变,这都是刚上大学的学生们一下子意识不到,而后面慢慢必然会体悟到的事实,其中所需要的思想上的转变,对于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而言又是至关重要的。

二、通识教育的内容与作用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教授所有大学生(不论文科、工科、社科还是理科生)基本且全面的社会常识。这种社会常识不仅仅在知识上,也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更确切地说,是帮助大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也就是常识),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更好地认知世界,更好地通过自己的常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独立思考。通识教育提供的知识框架对现代社会尤其重要。在现代社会中,知识和信息的碎片化使很多人无所适从,比如,人们可能知道利率、知道M2、知道GDP,但不知道这几个变量如何相互影响,而通识教育通过教授每一个大学生一个基本的经济学体系,可以有效地将一些常识级别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形成体系,帮助大学生们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接受新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要知道,知识的体系对学习新知和系统思考都特别重要。

三、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引入通识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现代中国社会急需这种通识教育。我们常常见到文科生不懂基本物理化学常识,理科生又不懂文史哲法的基本理论。而通识教育无疑是解决这种现状的可行的、有效的方法。大学在要求专业课程的同时,同时应提供大量公选课,并要求学生完成每个类别公选课中至少一到两门课程,而且需认真对待。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常识都会得到大大提高。

一是,借助通识教育体系,明确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身份定位。选择成为英文使用者,也就是说,我的学习方式,不是掌握语言的构成要素,而是通过练习,去掌握另一门语言的逻辑思维,然后在这个逻辑思维的基础上,理解其规则,文化,从而由内而外将语言收纳进自己的知识库内。所谓的英语思维,从语音上就开始体现。英语是表音文字,因此你需要明白发音和拼写的对应关系,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做到能够听音会写,见字会读,这是建立语言思维的一大基础。这一点也就要求你要对每个音都保持敏感,要能准确区分,并且尽量能做到准确发音。准确发音的目的不是让别人能听懂你,事实上你说的很烂老外也能听懂。发音好,最大的帮助是自己的听力会有很大改善。在听到一个东西时会非常快速的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印象,而不用判断很久。发音不准的话在初期经常会误导自己,因为每个人会更习惯自己的发音。

二是,借助通识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在英语教材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地认识到,教的不是课本,你教的是英语。这是一个根本点。You are teaching English, not English textbooks,not a particular textbook.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各种教材的优劣不一,质量不同,也有不同的设计思路与意图。不迷信,就是说不要奉教材为圣旨,对教材全盘照搬,一字不漏地讲完。在教学中,真正要留意要注意的是课标与高考。课标是国家标准,新教材都是课标为基准编写的。课标是根本。这一点要很明确。好多外国语学校都用自己选择的国外教材,国内的教材用的并不多。教师必须有能力观察到学生存在的问题,而我们大学教师是什么状态?大学外语教师基本没读原版书,教翻译的也没做几次翻译。这种情况下,他们所掌握的东西能给学生真正的指导吗?其次学生和教师的配比,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数才能观察到每个学生的状态,从而给予进一步的指导,可是现在中学阶段和大学基础课教育阶段的课堂都那么多人才一个老师,要求老师能观察到每一个学生那是不可能的。当然,这是现实我们改变不了,但是外语教学观念上的错误,我们却可以自我修正。

四、通识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发展预判

或许从某种层面上来说通识教育并非是最佳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但是就现阶段的情况来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通识教育却的的确确是能够有效激发和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英语学习的一种措施。

在信息社会中,事物的关联性正在逐步增强,借助通识教育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够比较扎实的提高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配合上素质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学生英语应用的实际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已经指日可待。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尝试,不仅需要老师积极进行教学上的调整,更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应对,这样才能够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

猜你喜欢

常识课标通识
靠不住的常识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通识少年“种”石油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