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恩特《六月》赏析
2018-01-28杨恩莲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杨恩莲[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威廉·卡伦·布莱恩特(1794—1878)是19世纪美国璀璨星群中的一位风云人物。作为《纽约晚邮报》的资深编辑,他为共和党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为林肯当选总统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他是美国新闻业的标杆,他倡导的简洁雅致的文风影响美国新闻业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在文学上他也功不可没,他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开拓者,较早采用民族题材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因《致水鸟》《黄香堇》《死亡随想》和《大草原》等诗歌闻名诗坛,享有“美国的华兹华斯”之称谓。在19世纪初的美国本土文学中,他的诗歌最具代表性。
19世纪初,英国浪漫派诗歌被引进到波士顿,给新英格兰的诗歌界带来一阵清风,人们纷纷从新古典主义的讽刺诗转向抒情诗的创作。鉴于美国是一个缺乏历史和文学经典的新兴国家,美国诗人这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做法是非常普遍的。布莱恩特也不例外,他少年成名作——《禁运》就是模仿蒲柏(Pope)讽刺诗的结果;《死亡随想》明显带有亨利·科克·怀特、罗伯特·布莱尔以及托马斯·格雷等“墓园派”诗人的印记。后来,他喜欢上了考珀(Cowper)、拜伦和华兹华斯,尤其是读到《抒情歌谣集》时,布莱恩特的惊喜无以言表:“千眼泉水似乎一齐涌上心头,大自然的面孔突然充满了非同寻常的新鲜与活力。”①
华兹华斯和考珀的诗歌非常契合布莱恩特的性情,一下子打开这位美国诗人的心智,让他抒写身边的“自然”。当然还有华氏和考珀倡导的平实的语言,但新古典主义雅致的表达已经被布莱恩特吸入骨髓,因此,布莱恩特的文风是英国古典主义和英国浪漫派诗歌双重影响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布莱恩特的诗歌中体现了原创性、与自然和谐一体等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从《六月》这首小诗中体现出来。
一、《六月》的特点
布莱恩特不是简单地模仿,他的诗歌很具原创性,原创性主要表现在其运用美国本土的题材和对诗歌韵律的改进上。
作为浪漫主义诗人,“自然”一直是布莱恩特歌咏的对象。他的许多诗歌都是关于美国本土的花鸟、树木、动植物、风雨、河流、飓风、草原和独具特色的风景地貌。据统计其中关于树木的诗歌就有43首,当然都是美国本土的树木,包括棕榈树、山毛榉、铁杉、枫树、柳树、松树、紫衫、桦树等,其中橡树出现次数最多,在22首诗中出现;经常提到的花主要是黄香堇(19次)、玫瑰(10次)、百合(4次)、龙胆花(3次);提到的昆虫有17种,包括蜜蜂(25次)、蝴蝶(4次)、蚊子(1次)等;鸟类达三十余种,主要是麻雀(11次)、苍鹰(6次)、蜂鸟(4次);入诗的动物约36种,包括鹿(20余次)、狼(9次)、松鼠(8次)等;专门写风和河流的诗歌分别有9首和2首。季节的更替体现着自然界的变化,所以三月(多暴风)、五月(凉爽,花开)、六月(最美的月份)、十月(干冷的风给人安抚之感)和十一月(风更劲,坚果成熟)也入了诗,这些月份体现着新英格兰季节的交替。②六月是布莱恩特最爱的月份,为此他专门以《六月》为题,做诗一首。全诗共6节,54行。原文第一节的韵脚是AB, AB, CC, B, DD。开篇场景设置在苍翠的群山之中一片开阔地带,繁花似锦、鸟语花香,“我”凝视着辉煌的天际,想象如果在六月这美好的季节里死去该是什么样子。
美国诗人爱伦·坡对这首诗赞赏有加。他认为此诗的旋律悦耳、饱满,但触及灵魂深处,给人一种心情舒畅的悲伤感。
布莱恩特对韵律的使用的确非常自如娴熟。《死亡随想》(1817)用的是华兹华斯的无韵,他同时代的编辑兼诗人理查德·亨利·戴纳以为此诗出自大洋彼岸英国人之手。不仅如此,布莱恩特还善于创新,在诗中出现变格,如抑扬五音步的无韵体诗中出现扬抑格和扬扬格,增加诗歌的张力,使诗行发生变化,更好地体现情感。
1819年,布莱恩特在《论在抑扬格诗中使用三音节韵脚》(发表在《北美评论》上)一文中讲到,抑扬(轻重音)音步通过偶尔的抑扬格变化能够产生强烈的节奏变换,跌宕生姿。在同年创作的《格林河》中,这种节奏变换的作用是最明显的,它突显了诗歌希望表达的生机与活力。
同样是九行体,1821年发表的《岁月》和1825年的《六月》有些不同。前者是斯宾塞的九行体,抑扬五音步,而后者虽然也是抑扬格,但是少了一个音步,是四音步,间或还有三音步。试看《六月》第二节原文:
A cell within the frozen mould,/A coffin borne through sleet,/…Earth green beneath the feet,/And be the damp mould gently pressed/Into my narrow place of rest.③
其他八行都是四音步,只有第七行是三音步,而且还以扬扬抑格(两个重读音节后跟一个弱读音节)开头。四音节韵脚中穿插三音节韵脚的现象在传统诗歌中很少见,这是诗人的创新。
二、《六月》的意蕴
除了富有哲理的《死亡随想》之外,布莱恩特做了多首诗以纪念具体的人和事。如纪念父亲的《死亡颂》(1820)、1925年末纪念妹妹去世一周年的《花逝》、1828年的《过去》和《在远远的山巅》(纪念去世的亲人)、1839年献给画家朋友的《纪念威廉·莱格特》、1849年纪念母亲去世两周年的《五月的太阳发出琥珀色的光线》、1865年的《林肯之死》,等等。有学者把《六月》也归入悼亡诗,《六月》虽然写得凄苦,却不是纯粹的悼亡诗。
1821—1825年间,是布莱恩特诗情最勃发的时段,共创作了三十多首诗歌,《六月》是其中最精致细腻而又最荡气回肠的一首。此诗写于1825年,是布莱恩特为了纪念1824年11月罹患肺病去世的妹妹萨拉而作。诗人和妹妹感情深厚,在萨拉患病期间,诗人以《肺病》一诗表达他的担忧和恐惧。次年创作《六月》,由妹妹的去世想到自己的死亡可能发生在这幸福的季节。
六月是新英格兰最美的月份,是诗人最爱的季节,这个时候天际“辉煌”、群山“苍翠” “潺潺小溪奏出欢快曲调,小树林里喜气洋洋”;“绿草丛丛百花鲜”,金莺啁啾、蝴蝶翻飞、蜂鸟嗡嗡、工蜂忙碌;月光下,少女美妙的歌声混合着笑语叮当。④但是,诗人不是专门来赏景,而是想象着自己脆弱的生命不知哪一天也会失去。因为,那时候的新英格兰人平均寿命不到四十岁,目睹亲朋好友,尤其是钟爱的妹妹的早逝,加上他小时候身体较弱,父亲曾通过水疗法和在森林里长时间散步改善其体质。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作者还是寄予希望,想象着如果死在六月,该是幸福的。所以开篇几行用的是抑扬格,表示舒缓的节奏,由景联想到人——教堂的“司事”,他正在铲绿油油的草皮,在冰冻的泥土里挖出一个墓室——为“我”准备墓地。
接着是雨中埋葬的场景:棺木被抬过来,放入墓室,盖上冰冷的泥土,狂风怒吼,大雨倾盆。写到此处,突然出现“away”(走开)一词和一个感叹号——叙述者强迫自己抛开悲惨的场景想象!然后是扬扬抑格开头的两行:Blue be the sky and soft the breeze, /Earth green beneath the feet.这是叙述者复杂心情的写照。虽然有美丽的自然景观、鸟语花香和年轻人月下的浪漫,但都改变不了“我”独自一个人在冰冷的“地下”。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无法抗拒,生命短暂,谁都无法逃避。死亡和大自然永远为伴,但是“我”有选择的自由,至少可以想象着自己死在最美的月份。最好还有好友来看望,我对他们的希望不大,只是希望这美丽的自然景色让他们脚步放慢些,多停留一会,因为“下次你路过, 人间已无我”。
本诗译者秋子树认为《六月》具有道家创始人之一——庄子的境界。因为庄子将人死看成是归本返真,复归自然。笔者认为,与庄子的“生时乐生,死时乐死”观比较,布莱恩特并不放达,而是非常内敛,且是内敛中有激荡。如上文引用的第二节,九句共有三个韵脚,清辅音/t/ 出现5次,这里表现了作者非常不平静的心情,但是随着诗行的进行,他的情绪已慢慢归于平静,这与诗人的自然观有关。布莱恩特受清教思想、自然神论和唯一神论的多重影响,清教思想认为坟墓是冰冷的,死亡是普遍的,所以对死亡的态度是乐观的。但是作为独立的个体,人有选择和追求真理的自由,因为自然神和唯一神论都强调真理和自由都是上帝的工具。最重要的是,诗人早年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他在自然中发现了安抚人心灵的纽带。诗人对自然的爱是出于直觉和自发的(intuitive and spontaneous)。自然具有神性,与自然为伍就是与生命的不竭源泉接近。当你在这美丽的六月停留,虽然是凭吊死者,但你依然可以听到自然那“生动的声音”,而“我”已不再寂寞。
① 李增主译:《剑桥美国文学史·卷四》,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② Neva Jewell Littlejohn.Nature in William Cullen Bryant’s Poetry.Milford,Texas,1943:22-46
③④ 秋子树:《布莱恩特——美国诗歌巡礼(2)》.2011-12-1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6235a600100we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