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路点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018-01-27钟小英
钟小英
摘 要: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创设问题情景,悉心爱护学生主动发问的积极性,使学生勇于质疑。更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边读边思边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予以肯定,并及时让他展示自己的思索和提问的过程,使学生善于质疑。
关键词:思维 质疑 创新
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疑开始,又在解疑中得到发展。一节课是否成功,不仅看学生解决了多少问题,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提出多少有意義的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学生不懂得如何质疑是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教师有目的的地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本质而导以质疑,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很好办法。
一、“扣眼”——从课文的题目质疑
课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抓课题质疑,能够纲举目张。因此,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我便经常引导学生认真审题,从课题入手质疑。如《穷人》这篇课文,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穷人”这个题目质疑:课文中穷人主要写了哪些穷人?什么样的人可称为“穷人”?文中怎样写他们穷?穷人虽穷,但他们心灵怎样?带着疑问读课文,学生可以总体上领悟穷人共有的高尚品质:勤劳、善良。课文讲读后,可引导学生再次审题质疑:那样勤劳善良的穷人本该不穷,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穷呢?使学生理解当时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
二、“点穴”——从内容的关键处质疑
课文内容的关键处,是升堂入室理解课文的锁钥和枢纽,是牵一发动全身之所在,常是‘‘揭全文之旨文眼,或是辐射全文的重点词句语段。因此,我在教学中便抓住内容的关键处质疑,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课末写到“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可引导学生抓住这个中心句质疑:周总理工作怎样劳苦?生活怎样简朴?具体表现在哪里?然后导读课文,让学生联系全文理解周总理的高尚品质。
三、“牵藤”——从课文的反复处质疑
有些课文,作者为了强调某种强烈的感情,在文中重复出现。可引导学生循着线索,牵藤取果,充分体验作品的感情内涵。因此,我在教学此类课文时,便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重复出现的句子,导以质疑。如《林海》一文中三次出现“亲切与舒服”。我便引导学生质疑。先提问题: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使人感到亲切与舒服?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第一次是作者首次走入大兴安岭时的感觉,写景;第二次是联想到兴安岭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写物;第三次是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把兴安岭和兴国安邦联系起来,写人。再让学生反复读有关的句子,顺着作者情感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思想感情的逐步深化。
四、“比较”——从内容的对比处质疑
有些课文的内容,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内容对比之处,往往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对比处质疑,使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匠心,文章的精华。如《草船借箭》一文,开头写“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妒忌他”,因此,周瑜用三天内造十万支箭陷害他。而末段则“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周瑜内心由妒忌转为心服口服。我抓住这两个地方比较质疑:周瑜为什么思想有那么大的变化呢?周瑜长叹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样使学生层层深入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的思路也自然清晰。
五、“揭意”——从内容的储蓄处质疑
文中某些句子含蓄,含义深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内容的含蓄处质疑,有利于攻破难点。如《开国大典》一文中最后一句:“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门城。”表面看来,只是写游行队伍散会后的情景,灯笼火照亮了北京城。但细细品读,这光明不仅是光亮,还是人们群众心里的光明。这个句子比较含蓄,我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领悟光明的另一层意思:中国人民推翻了黑暗的旧中国,迎来了光明的新中国。对改善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并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读有所思,思中生疑,疑中求答,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