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含作者的“顺应之路”

2018-01-27禹琳琳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6期
关键词:新视角文本解读

禹琳琳

【摘要】本文以叙事学中隐含作者理论为基础,从语用学的顺应理论来探究新的叙事文本研究视角,加深了叙事理论的实用性。

【关键词】隐含作者 顺应理论 文本解读 新视角

一、引言:如何看待作者的“隐含”

隐含作者是叙事学家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1961)中提出,他认为“读者能够从文本交流中识别作者的‘第二自我。就好像同一个人写的信件,同通信人的关系不同或者写信目的不同,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自己。”

从与其他叙事参与人的相互作用效果来看,隐含作者“有意或无意的选择了我们要阅读的内容;我们把它看作是真正自然人的理想化,文学化或者说是创造出来的形象,它是自身全部选择的总和。”2然而,并非所有隐含作者所持的立场都是理想化的,而其作为一部作品真正“创作者”的身份则为本文引入顺应论来探究作品中如何与参与者互动提供了可能。

二、隐含作者與顺应

顺应论最早由Verschueren于1978年提出,“在文本交流中,参与者采用不同形式的指示语来调节与语境的关系,并根据不同的语境要素选择不同的指示语,这是参与者作出的顺应性行为。”3 隐含作者正是采用了不同的语言策略顺应了说话者和听话者,并凸显了语言现实和社会规约的顺应,从而使读者在无形中接收到隐含作者要传达的信息,并最终接受其观点。正是隐含作者在语体,语境和语言成分上面运用的顺应技巧,并通过对语境和心理动机的转换,一步步的引导读者的思维走向。根据顺应理论,语言的使用本质上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4。隐含作者如何通过语言选择来达成与参与者之间的顺应将是本文的关键。

三、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顺应

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一张图片,一小段话或者一段音乐一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原作者本身”5。隐含作者只能是根植于文本存在,不能像真实作者那样独立的存在。里蒙凯南认为,“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信念,思想或者情绪和他现实中会有很大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6很多情况下,真实作者会运用各种技巧在文本中营造一种与其现实情况完全不同的效果。这种艺术性的反差恰恰在心理动机及心理动态发展上构成顺应,从而使隐含作者同真实作者形成一种个性上的互补,这种互补性体现着真实作者时刻将自己的个性艺术性的和文本中的隐含作者达到心理上的顺应,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个性或生理上的缺陷,但某些原因使他们难以达成所愿,所以从艺术作品中弥补遗憾就成为一种有效手段。这可以使真实作者通过艺术处理来获得补偿性的满足,同时彰显隐含作者所作出的选择有时是逆向的,但维持了动态变化,最终能在心理动机方面同真实作者达成顺应的效果,增强了文本的冲突和戏剧性。

四、隐含作者与叙述者的顺应

沃尔夫伊瑟尔认为,“隐含作者与作者是不同的,但和叙述者却是同一个人。” 7事实上,隐含作者仅仅等同于文本层面上的叙述者,但与故事中的叙述者有很大不同。布斯则认为,“叙述者在作品中通常以‘我的形象出现,然而大多情况下,‘我和艺术家创作出的隐含作者形象完全不同。”8隐含作者是隐藏于作品中的形象,叙述者则能够完全显露于文本之中。从顺应的角度来看,叙述者的表现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隐含作者的构建,叙述者所采用不同的视角和语言特点,以及所使用的句子结构和说话语气,都在同文中参与者的交流中和隐含作者形成一种顺应,这其中不仅包含在叙述中心理动机和语言的顺应,更有深层次语境的顺应。因为只有深入到故事情节的语境中我们才能寻找到隐含作者和叙述者达成顺应的蛛丝马迹。叙述者和接收者都仅仅是在单方面的建立联系,读者能够顺利的根据叙述者的特点对隐含作者进行构建。与此同时,叙述者根据艺术的手法创造出预设好的语境,让读者在语境的引导下成功的识别隐含作者的形象,很好的达到了语境顺应的目的。

五、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的顺应

隐含读者预含文本中产生效果所必需的一切情感,同时这些情感是由文本设置,而不是由外部客观现实所造成的,因此隐含读者根植于文本结构里,预先解构了每个即将出现的读者,并设置了能够召唤反映的结构。隐含作者巧妙的利用反讽或者张力的手法来顺应文本中隐含读者的期待,比如在语言结构上隐含作者会针对自己预想的群体而选择不同的语言特点,同时在选材和思想内涵上能够迎合预想群体的阅读兴趣。这种在创作初始阶段的预想读者是最理想的接受者,能够较为准确的接收到隐含作者发出的隐含信息。

既然隐含读者已经从开始就介入到创作活动,并被设计到文学作品中,那隐含作者的创作动机从一开始就会同隐含读者的阅读期待形成某种顺应,这种来自心理动机的顺应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隐含读者的存在,也促使文学接受的顺利发生。那些与隐含读者相近的读者,通过这种在心理上动态的顺应,最容易理解文本内涵,也最容易和文本之间形成交流,也就最可能成为现实中的读者。最终的读者又同时介入到艺术作品的独特结构里,与抽象的隐含读者进行同化结合,真正实现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共同参与创作的目的。

六、结语

本文尝试从语用学领域进入叙事参与者的复杂关系中,从顺应角度来提升隐含作者在文本中的创造性。这不仅仅是存在于文字中的隐含形象,更是涉及语言,心理,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动态系统。不仅解释隐含作者在情节发展中的总领作用,更强调了在此过程中同其它重要参与者如何双向交流,从而达到具有艺术性的“顺应之路”。

参考文献:

[1]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介[J].现代外语,1994(4):428.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视角文本解读
探索观察式纪录片创作新视角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池莉作品中的哲学人生
社区心理学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