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作品中的哲学人生
2016-09-22董慧
董慧
摘 要: 池莉的作品看似毫无哲学可谈,却是浸润在哲理之中的,因为哲学来源于生活。本文从她的作品内容着笔,以爱情与婚姻为切入点,运用儒家的“仁学”、“中和”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与矛盾等理论,阐述新时期的爱情与婚姻将转向颇有复古味道的“中国式”现实爱情婚姻模式的必然性。
关键词: 爱情 婚姻 池莉 新视角 新写实小说
古往今来,爱情与婚姻是文人墨客久唱不衰的文学话题。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婚恋观,必然要发展出一种适应现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池莉用一种全新视角为我们解读当今社会的爱情与婚姻,否定浪漫与虚无,将视角切换到另一个角度,用一种传统道德伦理纲常的思维视角思考爱情与婚姻。
一、池莉笔下的婚恋观核心
1.足——儒道之“知足”
在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提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并?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在这一章主要讨论应该如何看待人生追求的问题,在老子看来人的最高追求应该是健康长寿,而不是对名利财富的疯狂占有,过于追求名利地位和财富只会消耗大量精力,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①。
《烦恼人生》中印家厚尽管被这些烦恼整天围绕着,看着“烫了鸡窝般发式,披了件衣服,没穿袜子,憔悴得脸上雾一样灰暗”的女人,印家厚懂得“这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在送你和等你回来”。在老婆哭着告诉他没忍心告诉她的关于拆房的事情时,印家厚涌出了泪水。他满足于现在的安稳,他明白:普通人的老婆就得粗粗糙糙、泼泼辣辣,没有半点身份架子,尽管做丈夫的不无遗憾,可那又怎么样呢?
2.中庸思想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中庸》中曾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统一和复杂平衡,种种不同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相互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对于滋养烦恼的生存环境,自然的或人文的,池莉压根儿没有想过破坏或重建,这对她也许是不可想象的字眼。她欲晓谕读者的是,因为他们谁都多多少少体验过印家厚的人生烦恼,如何从生活困境中解脱出来,或者说,怎样与不尽如人意的环境建立一种和解的关系:不是积极改造环境以满足自我,而是消极改造自我以适应环境”②。“中和”的态度并不能说是“消极”,但至少是通过改变自身适应环境。“中和”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烦恼人生》中的印家厚在儿子摔在地上之后,老婆话语里含着刺,而他不想争,“一天还长着呢,有求于她的事还多着呢”。当他想与邻居吵的时候,又住了嘴,“他又不想与邻居吵”。《你以为你是谁》中的陆武桥,当宜欣走后,一切归于安静,陆武桥睡了,住院了。之后他恢复了,一切照旧,忘记了爱情的浪漫。事事都是自我的调节。一切都会过去,什么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是网,就像是梦。
二、联系与矛盾——生活之网
金惠敏指出“池莉一反历史主流和新文学传统,在通常表现个性解放的地方,以世俗的、温情的笔调‘蛊惑读者接受从前一直被作为封建规约而必欲破坏的婚姻的‘大家性,用社会性取代个体情感的私人性,越过五四的精神成就而重新回到先前的封建老路,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惊人的文化复辟”③。可见婚姻是在生活的网之中,所以有着“社会性”与“现实性”。
在《不谈爱情》中,庄建非的家庭是否和睦,吵架之后能否和好,已经和他自己的前途和事业(能否到美国观摩心脏手术)紧紧联系在一起。庄建非的婚姻不仅是他与吉玲的结合,还涉及庄、吉两家老人的态度与看法,他要迁就他的父母,要照顾父母的颜面,还要看着妻子的眼光,要关怀她、迁就她。池莉小说中的婚恋观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情感世界的“准悲剧”。
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永远没有定论。然而如今爱情与婚姻却经常无法合为一体。由于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婚姻道德观念的变迁速度更是超出了人们原先的预期。池莉用笔以一种新的视角向人们呼吁:不要在强调思想解放的同时,忽视传统伦理道德,忘记自己对家庭、对子女的责任与义务。人生在世,要知其足也,以“中和”的态度看待爱情与婚姻,将乐生主义作为处世原则——这便是池莉要告诉我们的,又或许远不止这些。
注释:
①杨秀英主编.道德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1:207-208.
②朱清.淡而有味的池莉小说.小说评论,1997.4:38-39.
③金惠敏.向五四精神挑战:池莉的“人生”三部曲.小说评论,1997.4:34-35.
参考文献:
[1]池莉著.中国当代作家原籍丛书·池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
[2]池莉著.池莉精品文集.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
[3]李翔海著.生生和谐——重读孔子.四川人民出版社.
[4]婚变、道德与文学.黄适忠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7.
[5]杨秀英主编.道德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