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班幼儿对食品健康相关概念认知的研究

2018-01-27严方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8期
关键词:认知概念幼儿

严方舟

摘 要: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考察了40名中班幼儿对食品健康相关概念的认知。研究发现,中班幼儿主要以“描述”形式定义概念。在幼儿园食品健康教育中,应基于幼儿当前认知,不断丰富幼儿食品健康的相关知识,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关键词:幼儿 食品健康 概念 认知

幼儿认知发展表现为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其领域特殊性日益受到关注,领域特殊性强调领域的不同和知识经验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和心理发育最重要的阶段,食品是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认知对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因此,了解幼儿如何认识食品健康有助于幼儿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

心理学或教育学中对儿童概念发展的研究很多,但很少涉及专门对幼儿概念认知的研究,已有的研究都是研究小学阶段甚至更年长的儿童的概念认知。国外对幼儿健康概念认知的研究较少,主要研究幼儿对疾病的认知。[2]《学前儿童卫生学》论述了儿童科学营养的系统知识,[3]但是没有涉及幼儿对食品健康相关概念的认知。本研究将分析幼儿食品健康相关概念认知的定义认知、原因认知,总结中班幼儿对食品健康相关概念认知的特点,并对幼儿食品健康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一、研究方法

在杭州市某幼儿园中班(57个月-68个月)随机抽取幼儿40名,其中男女各半。

首先,研究者围绕“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哪些食品”对经常接触幼儿的成人(15名家长和6名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最终确定6个访谈概念:食品、营养、蔬菜、水果、饮料、白开水。

然后,通过访谈了解幼儿对食品健康相关概念认知的基本情况。访谈提纲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让幼儿对相关概念下定义,如访谈幼儿“什么是食品”“什么是健康”等;第二部分访谈幼儿对概念的原因解释,如访谈幼儿“为什么要吃蔬菜”“为什么要吃水果”等。正式访谈前,研究者随机抽取3名幼儿进行预试,并对访谈问题进行修改。访谈时以录音为主、笔录为辅。研究者运用质化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对幼儿的回答进行了编码,其编码方式与标准同丁祖荫对我国儿童概念掌握特点的解释[4]。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研究者进行了评分者信度检验。在40名幼儿中随机抽取5名幼儿,请一名本专业的研究生与研究者根据编码标准就5名幼儿对访谈的回答进行独立的数据赋值,并将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极其显著(P<0.01),表明本研究数据处理的信度较高。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幼儿对食品健康相关概念的认知

(1)幼儿对“食品”的认知

95%的幼儿对“食品”概念的认知不准确,只有2名幼儿准确表达了“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的口语意思,38名幼儿对该问题沉默或回答“不知道”或回避该话题。

(2)幼儿对“健康”的认知

询问幼儿“什么是健康”时,幼儿均无法对“健康”下准确定义。对幼儿进行深入访谈并加以引导,发现所有幼儿都对“身体好”有概念,家长在幼儿饮食时会告知幼儿什么食物吃了对身体有益处。

(3)幼儿对“水果”的认知

所有幼儿都对“水果”有明确认识。询问幼儿“什么是水果”时幼儿能举例说明水果的种类。询问幼儿“为什么要吃水果”时2名幼儿(5%)回答“因为水果能够提供维生素”,但是当笔者进一步询问“维生素的作用是什么”时,幼儿不能准确解释。1名幼儿了解“水果可以提供水分”。

(4)幼儿对“蔬菜”的认知

与“水果”定义形式不同的是,4名幼儿(10%)的回应呈现“不知道”的状态,36名幼儿(90%)以“具体举例”形式对“蔬菜”下定义。在“具体举例”形式中举出青菜、番茄的人最多。这一结果与“水果”定义形式相似。

(5)幼儿对“饮料”的认知

2.名幼儿(65%)对“饮料”定义不准确,如回答“饮料就是好喝的水”,该定义特指性不强,未能明确指出“饮料”的基本特征。14名幼儿(35%)以“具体举例”形式对“饮料”下定义。询问幼儿“喝饮料对身体好吗”时,所有幼儿均表示喝饮料有害健康。

(6)幼儿对“白开水”的认知

询问幼儿“喝饮料对身体好吗”时,60%的幼儿提及喝水对身体有益。10名幼儿(25%)对白开水定义不准确,如“白开水就是水”说明幼儿对白开水有所理解,但是无法表征“白开水”是烧开的水的关键属性。

2.幼儿对食品健康相关概念认知的比较分析

从上述结果与分析表明,大部分中班幼儿无法清楚阐述食品是什么。总体而言,幼儿对“食品”和“健康”概念的定义以“描述”形式为主。

3.名幼儿对水果的作用不明确,但都了解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表明幼儿对水果有一定的认识。幼儿难以明确给出“维生素”的定义,只是回答维生素是吃的,使得概念的外延泛化了。多数幼儿的饮料举例是碳酸饮料,说明幼儿平时接触碳酸饮料比果汁饮料多。所有幼儿都提及“喝冷水会拉肚子”,表明幼儿拥有该的经验,对冷热的概念有较为清晰的了解。综上所述,幼儿对具体食品相关概念的定义以“具体举例”形式为主,原因解释以“直接原因解释”为主。

三、对幼儿食品健康教育的建议

首先,教育者应努力了解幼儿对食品健康概念的认知发展水平。本研究表明,中班幼儿对食品健康相关概念的定义存在“认知不准确”,如幼儿无法回答“食品是什么”。教育者如能较好地關注这一点,将有助于食品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

其次,教育者应培养幼儿对健康食品的积极态度,帮助幼儿逐步形成正确的食品健康概念认知。研究中幼儿知道“维生素”的概念,但并不了解“维生素”的具体作用。教育者应引导幼儿增进对食品健康的认知,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再次,对幼儿进行食品健康教育时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本研究发现,部分幼儿对饮料的危害有所了解,如家长告诉幼儿喝饮料会生病,但是幼儿并不了解饮料对人体的危害的具体表现。对此,教育者应在日常生活中教授幼儿食品健康的科学知识,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最后,教育者应提高幼儿将食品健康引入一日生活的能力,引导幼儿自我反省今日的饮食搭配是否合理,营养是否全面、均衡,从而为幼儿未来的身体发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J·H·弗拉维尔,P·H·米勒,S·A·米勒,弗拉维尔,米勒&刘明等.(2002).认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何锋.(2007).幼儿对饮食营养相关概念认知的研究.(Doctoral dissertation,南京师范大学).

[3]顾荣芳.(2009).学前儿童卫生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4]丁祖荫.(1984).儿童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认知概念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