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职业普通话口语能力的提升方法探析
2018-01-27瞿静朱洁
瞿静+朱洁
摘 要: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但是在高职高专的职业普通话教学中,不仅常规讲解多、理论讲授多、技能训练少,组织形式也具有局限性,导致学生普通话水平差异较大,学习氛围不足。经过实践研究,笔者找出了提高职业普通话口语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高专;职业普通话;口语能力;提升方法
现代社会对从业者的口语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将来就业择业,实现有效的人际沟通具有重要意义。但在高职高专的职业普通话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其他院校的研究成果,并联系我院实际,笔者总结出以下突出问题。第一,教师常规讲解多、理论讲授多、技能训练少,与职业有关的普通话口语练习更是寥寥无几。第二,组织形式的局限性。目前,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大班教学,每个班50人以上,导致课堂教授、辅导及训练的针对性不强,同时不便于课堂管理。语音学习本身就有个体差异,需要多进行一对一辅导,上课人数过多会导致语音差的学生得不到充分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语音问题得不到改善。第三,学生情况复杂。学生来自不同地区,语音各具特点,其羞于使用普通话交流,需要有针对性地纠正发音。第四,学生并未意识到普通话对未来就业的重要性,因而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不强。第五,普通话学习氛围不足,缺乏练习的机会。第六,高职高专在教材选择上多使用通用教材,专业性不强。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立足课堂进行实践研究,寻找高职高专职业普通话口语教学中的应对方法。
一、调整教学比重,减少纯理论教学内容,增加口语训练
普通话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清晰、流畅地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比重,减少理论教学,增加口语训练。普通话中的重要知识点有声母、韵母、声调等,而声母就有22个。教师在教学中,不需要22个都做重要讲解,可以根據不同方言片区的语音特色,重点选择较难的声母进行理论讲解。如西南片区方言容易h与f、n与l不分,容易发不出翘舌zh、ch、sh、r。教师在讲解时只需要重点梳理这八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和发音难点,剩下的时间则进行大量的口语练习,其他14个较简单的声母少作或不作理论讲解,只需要多加练习。再如西南片区方言里韵母部分容易发不出后鼻韵母,因而在理论讲解时重点讲解后鼻韵母部分,其他韵母部分可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再作讲解。
二、职业普通话情景模拟
根据职业院校的职业化要求,在教学中应加入职业场景模拟对话练习。教师根据不同专业,设计空中乘务情景模拟、飞行操作情景模拟、安检情景模拟,让学生感受到普通话对他们的职业有很大影响,从而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分专业、分层教学
1.分专业教学
每个专业都有相关的专业用语,如空中乘务专业需要掌握客舱服务用语、客舱播音用语;飞行专业需要掌握驾驶操作用语、动力装置相关名称、升降装置名称;文秘专业需要掌握秘书“三办”用语。传统的普通话教学笼统地以帮助学生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实施教学,如果仅仅从过级的角度来实施教学,那么学生在就业后无法掌握较为标准的专业用语发音,从而缺乏职业交流中的自信。所以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在课堂中除了讲授基本语音知识外,还应分专业加入专业用语的练习。
2.分层教学
我院有新疆、内蒙古、贵州、安徽、重庆、成都、湖南、湖北等地的学生。仅重庆地区就有许多方言,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采取分层教学。
(1)根据等级分层
普通话等级是普通话分层教学中最简单的一种,开学时教师就要对所有学生进行一次面试,将学生分为A、B、C三组,分别对应一级乙等、二级甲等和二级乙等三个等级。对A组学生少讲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对B组学生适当讲解重点语音知识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C组学生基础语音知识的理论讲解和练习比例是1∶ 1,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与练习。
(2)根据语音错误的类型分层
以西南片区方言为例,声母部分容易h与f不分、n与l不分、平翘舌不分,韵母发音容易发不出后鼻韵母,归音不到位,声调出现调值偏误。对于有以上语音基础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编排到基础班,而将语音错误不太明显的学生编排到提高班。基础班的学生进行声母、韵母、声调的规范发音练习;提高班的学生则可以在练习规范发音的同时,增加职业普通话口语训练。
四、举办普通话口语比赛
普通话比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课内、课外的小比赛,要求全班学生一起参加,既可以比拼语音语调,又可以让他们感悟语言的艺术性。比如,讲到声母辨正时,组织词语接龙比赛,每位学生先准备4个平翘舌词语或成语,依次接龙,要求每位学生说出的词语不重复。这样的练习既积累了平翘舌词语,又练习了语音。又如讲到朗读技巧时,进行班级朗读比赛,要求不回读、增读、漏读,这样既符合普通话等级考试要求,又提高了普通话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互联网与教学相结合
互联网教学包括微信语音聊天、微信公众号平台、易企秀碎片化制作等。如微信语音聊天功能可以让师生在任何地方都能互相语音联络,并且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语音记录,检查自己的发音是否有问题,使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发音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再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或易企秀发布最新碎片化课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闲暇时间快速获取最新的知识点。
六、“推普”工作常态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各高校普通话学习氛围异常浓厚。但是“推普”周一过,慢慢地大家又开始讲方言。因此,在教学中为了营造良好的普通话学习氛围,“推普”工作必须常态化,要求全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讲普通话,营造普通话练习的氛围。氛围好了,愿意讲普通话的学生就会增加。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练习普通话。
七、结语
职业普通话的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要重视学生之间普通话水平的差异化,要重视营造普通话的学习氛围,还要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主动性,以此为依据,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普通话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雪环,等.普通话口语训练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杨翠兰,祝文静.关于普通话分层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分析[J].语文学刊,2009(8):169-170.
[3]邹斌.高职高专普通话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14(2):77-78.
注: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高专职业普通话口语能力提升方法探析”(项目编号:163295)的研究成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