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须与教师的教学对接
2018-01-27马丽萍
马丽萍
[摘 要]课前预习应该力求具体化、精思化、求异化。只有认真地启发引导,努力将预习内容与教师即将开展的教学进行有机链接,才能真正促进学生预习效益的提升。预习要依据文体特点,在揣摩辨析中对接教师教学;要紧扣课后习题,在深入感知中对接教师教学;要广泛收集资料,在多维拓展中对接教师教学。
[关键词]课前预习;教师教学;对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4-0047-01
在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预习缺乏相应的指导。预习也只能停留在标好小节、自学字词、朗读课文等肤浅层面中,无法真正走进课文的内在,更无法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形成有机的整体。怎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预习,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呢?
一、依据文体特点,在揣摩辨析中对接教师教学
文体形式的不同决定了教材课文在遣词造句、内容选择、结构设置上都有着独特的一面。因此,引领学生进行预习要紧密结合教材文本的文体特征,给予学生明确的预习方向,从而更好地与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机链接。
如《说勤奋》一文是苏教版四年级的一篇说理文,也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篇说理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针对课文的文体设置了这样的要求:(1)自读课文,初步思考: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仔细阅读课文中的两个事例,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3)将这两个故事与课文阐述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两个故事对于印证课文中的道理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说理文,所以,预习时设置的三个核心问题都分别指向了文本的文体特点:第一个问题旨在通過初读,明晰作者所论述的基本道理,对文本的核心内容进行整体感知;第二个问题则聚焦在小学说理文以事例来论证的方法上,通过阅读概括的方式展现两种说明事物的方法;第三个问题则引领学生在预习中自行感知事例对于表达中心所起的作用。
二、紧扣课后习题,在深入感知中对接教师教学
对课文的预习不仅仅要从整体宏观的视角感知文本,同时还需要深入到文本的细节中进行感知,从而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围攻之势。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紧扣教材课文后面的习题,将预习思维的触角伸向文本的内涵深处,从而提升学生预习的格调和品位。
如在《天鹅的故事》一文后有这样两道练习思考题:(1)老人为什么没有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2)在生活中,在电影、电视中,你看见过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画面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第一道练习题指向文本的中心主题,着力引导学生感受老人内心的变化;而第二道题则指向语用训练,要求模仿课文的写法进行练笔实践。但在预习环节中,学生可能无法一下子解决这样的问题。于是,教师针对第一道思考题,重新设置了富有阶梯性的辅助思考题:(1)老人原本是想干什么的?他究竟看到了怎样的场景,使得自己的想法有了巨大的转变?(2)你认为,天鹅的哪些行为给斯杰潘老人,也给你带来了心灵的震撼,请你在课文中写下自己的感受?
教师紧扣课后习题,通过适当地调整和转化,引领学生的思维不断向文本的核心逼近,从而顺利地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接轨。
三、广泛收集资料,在多维拓展中对接教师教学
教材中不少文本所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这就要求我们在预习环节中必须引领学生借助多种渠道广泛收集资料,在历练学生整合、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强化他们对文本的全面感知,从而更好地走向文本深处,与教师的教学进行对接。
如《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描写了“非典”期间,护士长叶欣不畏病魔,克服劳累,细心照顾病人,最后光荣牺牲的感人事迹。但“非典”一词对于现在很多的学生来说相对陌生,导致他们对于“非典”的认知只能停留在符号化感知的层面。因此,教师在预习环节中,要求学生收集关于“非典”的资料,一方面了解“非典”病毒的科学知识,对其引发的巨大危害进行感性的体验;另一方面,则关注那一段特殊时期,我们的医护工作者为了抗击“非典”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之初,资料的展示与教材中的课文形成了相得益彰之势,为学生深入感知叶欣护士长的言行做了深入有效的铺垫。
在预习环节中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处理,既能解决预习中对文本理解存在的困惑,同时也能对文本内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感知,为学生认知动力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课前的预习内容应该力求具体化、精思化、求异化。只有认真地启发引导,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内在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并努力将预习内容与教师即将开展的教学进行有机链接,才能真正促进学生预习效益的提升。
(责编 刘宇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