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工会理论教学研究科学化水平的路径探讨

2018-01-27

关键词:干校工会干部科学化

陈 沁

(福建省总工会干部学校 福州市 350001)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工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各级工会干校首要的教学任务。党的十九大的一个历史性重大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工作理论和工运理论,为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此,我们要不断完善工会干校的教学研究布局,把提升工会理论教学研究科学化水平作为工会干校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落实到教学研究的全过程,做到学新知新、常抓常新。

一、突出时代性,在创新工会理论教学研究的体系上体现科学化

提升工会理论教学研究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紧密联系新时期工人运动的伟大实践,全面把握我们党关于我国工会工作的论述,明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工会工作的前进方向、根本任务。为此,工会理论的教学研究的体系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突出时代性。

(一)要着力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教学与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在工会工作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进一步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习近平同志发表了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的内涵。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是工会组织的首要任务,也是工会干校教学和科研的重大课题。要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十九大报告中就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要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一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稳中求进作为发挥作用的主战场,把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中心任务,把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切实维护职工群众权益,不断焕发工会组织的生机活力。要努力发挥工会干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优势,围绕提升工会理论教学研究科学化水平,从工会基本理论着手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增强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的能力,提高工会干部的理论和服务水平。

(二)要尽快构建以提高工会理论教学研究科学化水平为重点的学科体系

工会理论教学研究是工会干校教学研究的核心组成部分。工会理论教学研究既要围绕新的教学布局,立足于广大工会干部的需要,发挥工会干校在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又要遵循工会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顺应国际国内工会理论发展的趋势,使工会理论教学研究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前瞻性。为此,要用工会理论教学研究科学化这条主线把传统理论的优势和前沿的理论贯通起来,在继续保持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赋予传统课程以时代新内容。要紧密结合新时期我国工运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围绕当前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关心的、敏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比如工会改革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问题,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追讨工资问题等等,及时地调整和充实工会理论教学研究的内容和体系。特别是要借鉴其他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比如劳动经济学、现代社会学、集体谈判学、公共关系学、劳动法学,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领域来关注工会理论发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逐步构建一个以巩固传统学科、完善重点学科和培育前瞻性学科为主的三位一体的工会理论教学研究体系,丰富拓展以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教学研究体系,为推进工会理论教学研究科学化提供更为广阔的理论和时间空间。

二、突出主体性,在创新工会理论教学研究的模式上体现科学化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工会干校学员的整体素质和培训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出现培训对象年纪轻、学历高、知识新、思想活等特点;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工会干部在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实践经验和经受风浪考验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不适应,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对工会干校的教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工会干校教学科研工作进入结构调整、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自身要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学研究改革中要进一步探索以提高工会理论教学研究科学化水平为重点的工会干校教学研究新模式。

(一)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和学员教学互动的模式

根据工会干校提出的教师素质与能力相互结合的新要求,要不断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受训学员的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自身需求,有的放矢地设置教学内容,突出工会理论的特点,围绕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教师与学员研讨交流的力度,不断探索类似“1+1+1”的工会理论教学模式,即先由教师主讲一个小时,学员围绕案例或重点问题研讨一个小时,最后再由教师进行反馈、解答与小结一个小时,努力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二)要建立和完善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以及专家学者协作联动的模式

一方面要致力于提高整体能力和培训的质量,打破以往教研室和教师个人搞“单打一”、“各自为政”的局面,要充分整合教师各方面的优势,利用学科之间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特点,进行集体攻关,拿出最具实力的教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增强授课的质量和吸引力。比如,围绕提高各级工会干部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水平、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解读等相关的专题进行集体备课,互相评议,取长补短,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达到教教相长。另一方面要致力于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建设,打破以往从理论到理论的空洞说教,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的理念,紧紧围绕工会理论教学研究科学化这一主题构建校内校外联动的模式,充分利用和整合工会干校的整体资源。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工会干校的教师走出校门,涌向基层,深入到工会工作的第一线,及时地了解工会工作实践的各种要求,有针对性地展开调研。同时,要与校外的工会领导、专家学者一道共同探讨研究工会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扬认真学习、民主讨论、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风气,及时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专题的含金量和生命力,把出成果与出人才结合起来,为推进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工会干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工会领导机关的决策服务。

三、突出开放性,在创新工会理论教学研究的方法上体现科学化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建设是实现工会干校教学研究基本建设的目标之一,是保证教学研究效果的有效形式。

(一)要大力推进研究式教学

工会干校的教学手段建设大体上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所谓硬件建设,主要是指信息化手段的教学活动。所谓软件建设,是指大力推进研究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是提高教学研究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主要包括课堂讲授、学员自学、小组讨论、双向交流、学员论坛、社会调查、战略问题研讨以及案例分析、模拟教学、结构化研讨等多种方法并用的教学方法。推行研究式教学有利于实现工会干校教学科研成果的相互转化,有利于实现两者一体化。为此,工会干校教学研究要围绕提高工会理论教学研究科学化这一主题,分类别、分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模式,从工会主席、工会干部到工会专干,因人而异,因班次而异,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充分调动教员与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和谐统一、相得益彰。

(二)要善于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教学研究中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探讨工会理论问题,要站在国际国内工运的大局中来学习借鉴共性的规律,采取纵横比较的方式深入研究工会理论。对中西方国家的工人运动、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开展不同形式和方法的理论研讨,从它们的兴衰成败经验教训中吸取政治营养,加深对世界工人运动发展和得失成败规律的认识,从中学习借鉴工会理论建设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乃至理论体系和理论模式,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它山之石攻己之玉,推动工会理论教学研究科学化。

综上所述,为能够突出工会理论教学研究科学化这一主题,工会干校必须树立以受训的各级工会干部素质和能力需求为主的新理念,运用电子信息的新手段,探索教学科研一体化研究式的新方法,做到“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做到常抓常新。同时,要充分发挥工会理论在工会干校教学研究中的特色与优势,做大、做强、做实、做好工会理论教学研究这篇文章,充分发挥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不断提高工会理论教学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猜你喜欢

干校工会干部科学化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西华“五七”干校遗留档案文献的保护修复技术探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八)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五)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上级工会要为工会干部撑腰
难忘老父亲的干校逸事
工会干部要——“站起来敢讲、坐下来能写、下基层会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