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清体能训练思路 提高体能训练水平

2018-01-26李杰

卷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训练策略体能训练

李杰

摘 要:对于从事职业体育运动的人员来说,运动的目的不仅在于健身更重要的是参加竞技体育比赛。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强弱关系到比赛的成败,而体能训练是强化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关键环节,科学系统的、多元化的体能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在耐力、速度、力量、弹跳力等身体素质方面的提高,从而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因此,近年来无论是我国体育主管部门还是体育教练员,对体能训练理念和方法都高度重视。本文概述体能训练的含义,分析我国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现状,并从体能训练的结构、理论研究和专项性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为理清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思路,提高体能训练水平,为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身体基础。

关键词:体能训练;训练现状;训练策略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家对人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竞技体育运动越来越重视。体育竞技成绩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也象征着国力的强盛。通常运动员的日常训练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训练方法,综合科学的训练要求和方法进行系统化的体能训练,是提高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强壮体能是运动员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基本素质。而体能训练对运动员的体能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帮助运动员在运动损伤后及时恢复,而不会造成老年性疾病。目前,也有各种各样的体育专家和教练员来研究和测试体能训练的基本方法,这说明了体能训练在我国体育部门的重要性。体能训练在体育健身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逐渐被运动员视为一项特殊的项目。运动与体能训练逐渐被教练员视为一门独立的运动学科。因此,更加重视体能训练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

1 体能训练

身体素质作为体育活动的一个基本方面,是每个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对于不同的运动员来说,身体健康可以分为好的和坏的。身体素质不仅与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饮食等身体状况有关。体能的发展和稳定也关系到运动员的基本体能训练。对于运动员来说,因为运动员经常从事各种复杂的体育活动,所以运动员需要的体力不仅仅是我们常说的力量。运动员需要身体素质,往往是他们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所需技能的总和,如长跑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不仅需要耐力,还需要肺活量。体操运动员不仅需要身体的柔韧性,还需要耐力。这是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具体体现。因此,为了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素质,我们必须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入手,只有在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上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2 体能训练现状

中国运动员现阶段的体能训练主要按照传统的体能训练理论,分为力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耐力素质训练、柔韧性素质训练和敏捷素质训练。这种体育锻炼方法不仅保证了体育锻炼活动的简单易行,而且通过多年的实践应用,证明了其对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体育训练理论的不断发展,这种在简单范式下简单分解体能训练的训练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足,最值得注意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能训练后,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得到了提高,但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却没有跟上。身体素质的发展与运动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脱节。通过分析发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传统的分解拆零的方法在简单范式下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过分强调和夸大了体能概念中各种子能力的功能。例如,在短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只注重训练和推广的速度素质,在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过于注重耐力素质训练的发展。然而,这种简单的范式将体育训练分解拆零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运动能力发展的总体原则和结构基础。因此,如果在组织体育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完全依靠这种分解拆零的体育训练方法,往往会导致运动员的身体发育和竞技能力的发展脱节。

3 体能训练有效途径

3.1 体能训练协调性

当运动员组织体育活动,只有通过实现转换,更新和协调发展各种体能类别下形成不同的关联效应,使运动员的体能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并对运动员的竞争力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体能训练的质量,充分发挥体能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积极作用,在开展体能训练活动时必须注意训练结构的协调。具体地说,为了保证体能训练的协调结构,我们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制定体能训练计划,开展体育锻炼活动:首先,我们应该注意深入了解健身各种类别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和秩序;其次,我们应该根据体育项目关注体育。各子能力的特点在体能分类下对训练比例进行合理的安排,并注意运动员的表现发展阶段的变化,随时对体能训练的子能力进行训练安排的比例进行调整。

3.2 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教练员和体育教师都没有进行过与体育健身训练相关的理论研究,使体育健身训练的水平和质量停滞不前,保持在固定水平。要改变这种状况,最重要的一点是重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正如美国健身协会的宗旨所言,我们应该重视“科学与实践的桥梁”,将健身实践与健身理论紧密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升华和完善理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创新,发展体能训练。不断提高体能训练质量和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3.3 体能训练的专项性

根据分析,在组织运动员体育训练活动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发育和竞技能力将会失去联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体育活动的专业性不够。具体来说,体能训练的特殊性是指组织的体能训练活动要与运动员的运动紧密结合,甚至每个运动的设计都要与运动员的运动紧密结合。这是因为不同的运动需要不同的身體素质,不同的运动在完成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肌肉和身体系统。只有结合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体育锻炼,才能在促进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的同时,使体育能力的发展最大化地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提供帮助。否则,如果我们不重视运动员运动,盲目地按照传统惯例开展体能训练,它将降低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竞争能力,甚至阻碍运动员身体能力的提高。因此,当我们为运动员组织和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我们应该安排和设计他们与运动员特定运动紧密联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体育锻炼活动的“体能训练是耐力训练、力量训练,真正实现特殊的体能训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从而保证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与运动能力的同步。

参考文献

[1]王芬,侯会生,徐庆雷.借鉴国际现代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促进我国体能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升[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04-106.

[2]裘晟,李捷,李端英,等.中美体能训练的认识差异与体能训练的生物原则概论(上)[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6):1-4.

猜你喜欢

训练策略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跳远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
核心力量在短跑运动中的作用及其训练策略
浅议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
高职选修课《演讲与口才》训练策略与原则探析
高三体育特长生田径训练的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训练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