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

2018-01-26刘健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

刘健伟

摘 要:高校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先认识并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构建出相应的教学平台与环境,并给予相关保障。同时,还需要建立对应的评价体系,保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人才培养

引言

近几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许多高校的青睐,相继在校内开展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这种教育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较大的变革,因此,高校应先明确自身定位,做出相应改变,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认识高校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

1.切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总体而言,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决定着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在当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十分严峻,对于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在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可以很好地从社会需求切入。为此,应用型高校必须顺应社会创新创业的发展潮流,对于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理解,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并重新设置相适应的教学课程,将高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法进行全面改革。

2.结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作为高校通识教育到专业教育的过渡与结合点,通识教育完成的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进入专业教育[1]。应用型高校应认识到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将社会经济、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趋势、长期与短期的动态、发展模式的特点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中,并融合专业教育,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映现出经济社会的需求,同时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经济的有机结合。

3.统一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单一的创新或创业,其内在还统一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是促使学生“用以致学,学以致用”的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学生可以在创新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应用,在学习上会有新的理解,同时也促进了往后知识的学习;在创业教育中,则是在创业实操培训中的知识应用,实现专业知识的学以致用;在“学以致用,用以致学”的教育中,人才可以從原本的学术型转化为应用型,实现社会所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体系

1.进行课程改革,适应创新创业教育

应用型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进行课程改革,在原有的专业课与通识课中渗透创新创业的内容。不仅要在通识教育中增设创新创业原理与基础的内容,还应在专业课中增设专业知识的应用型课程,另外,部分专业课也可以渗透到实践课中,丰富创新创业的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应使高校课程教育适应于创新创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改革,应大体上可以符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要求。

2.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构建隐形课程

所谓隐形课程,就是以高校中课程外的学习环境与学院文化等可以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影响的外在环境为中心的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应用型高校应重视自身文化与内涵,注重环境的影响,为学生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同时,将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具体上,高校可以进行优秀创新创业项目的展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还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取得一定的课外学分以符合毕业要求,或者组织优秀创新创业实践者进行演讲,与学生交流经验,在这样的多重影响下,实现创新创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3.加强创业实践课

创新创业不是纸上谈兵,在有了充足的理论基础后,更重要的还是具体的实践。为此,应用型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的实践课程,以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做到学以致用。作为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主要形式,实践课应将学生作为课程主体,整合校内各个平台、各个部门、各个学科的全部资源,利用师生团队的创新创业项目引导,促进学生的创新型学习实践、创业项目模拟以及应用型知识研究等活动。多方协同之下,培养出真正有用的创新创业人才。

4.产学研合作,构筑实践平台

产学研合作,实际上就是教育、学术、生产三大系统的合作,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是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2]。实现产学研合作,就是实现了学术创新、创业与实践的融合。应用型高校可以从产学研三方入手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在产业方面,聘请生产行业的专家与工程师或公司企业家等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指导;在学术方面,利用学校已有的科研资源或合作企业的产品开发的项目,对学生进行学术实践教育;在教学方面,推进校企合作培养,由校企共同提出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协同培养。三方有机结合,构建出创新创业的教育实践平台。

三、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

1.将师资力量作为建设重点

目前,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一大瓶颈就是师资力量的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大多都是应用型高校近几年才开展,缺少理论水平较高、有一定学术研究基础与科研能力并且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师资,造成了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为改变这一现状,应用型高校应将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建设作为重点,聘请专职教师与创新创业专家补充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2.建立健全创新创业资金保障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新兴的教学方向,在其发展之初,应用型高校应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以加快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具体的资金投入方案,可以参考各个高校的投入情况,借鉴其他国家资金投入的经验,联合政府推出自身的资金投入方案,同时必须做到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四、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考评体系

对于创新创业项目的考评是创新创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高校应建立健全一个合理的考评体系。对于学生、教师、学校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多维度的评价,结合专家、社会、同行与学校行政部门的评价,同时参考学生、教师的自评与互评,保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可行性,同时保障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质量[2]。

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是高校学生,而其关键还在于高校的举措。因此,应用型高校必须深入理解创新创业的教学理念,从社会需求出发,做出相应变革,以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显悦,郗婷婷. 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1):147-149.

[2]王卫民. 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路径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7,(18):205.

[3]冀宏,顾永安,张根华,潘启勇,费志勇.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 江苏高教,2016,(04):77-80.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师生/党群共建路径设计及实践探索
中国梦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校人才培养中构建大类培养和自由转专业的应用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