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习共同体式高中生物课堂呈现方式

2018-01-26袁亚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呈现方式生物课堂学习共同体

袁亚梅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学生学学方式、教师教学行为和课堂师生关系三个维度来探讨学习共同体式高中生物课堂呈现方式。

关键词:生物课堂 学习共同体 呈现方式

课堂学习共同体是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运用多媒体等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合作探究、知识共享、经验交流,提高学科素养而结成的学习型团体。如何让生物课堂充满魅力、活力和效力?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充满热情地参与生物学习?让学生从传统知识接受型学习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生物教学以本来面目——生物教学是一个充满乐趣的人际和人物交流过程,进而提高生物学科素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尝试从学生学学方式、教师教学行为和课堂师生关系三个维度来共建高中生物课堂呈现方式----学习共同体。

一、合作学习: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的核心内容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学习过程强调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生生互动,采用多元评价原则,最后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采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且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1]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组建学习共同体,制定小组目标、格言、口号等,并针对组内成员的个性特点,探寻最适合自己小组的特色学习计划。比如:

组名:奋不顾身的红烧肉

组长:赵某某

小组目标:人人一本

小组格言:唯有梦想才配让你不安,唯有行动才能解除你所有的不安。

小组口号:You can do anything you set your mind, girls.

小组成员个性特点、学习特点分析:

赵某某:较开朗,三门主课数学薄弱,英语、语文较强,生物、物理较弱。

张某某:较开朗,三门主课数学较强,语文较弱,英语一般,物理不弱,生物中上。

周某:较开朗,三门主课英语薄弱,语文不稳定,数学物理一般。

张某某:三门主课数学薄弱,选修基础不牢,英语、语文较稳定,但有待提升。

小组公约:

① 人不会老去,直到悔恨取代了梦想;

② 天赋决定了你的上限,努力决定了你的下限;

③ 越努力越幸运,而我用时间换天分。

小组特色学习计划:

① 每天读英语书10分钟;

② 购置录音机,每天9点50前听听力,放新概念英文;

③ 每天做数学一道题;

④ 每天复习当日所学,针对薄弱科目加强复习;

⑤ 每周完成英语小题狂做5练。

二、教学创新: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行为

作为学习共同体的生物课堂,教师要将“以教的活动为基点”逐步转变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教师要保持专业知识和素养的优势:能正确区分和识别生物教材的质量和价值并结合学生的个性需求,科学、灵活地调整并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尽可能摆脱同步教学的枷锁和束缚,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在教学中强调在具体情境(真实情境和虚拟情境)中建构知识。真实情境可以是生活环境,学生用感官直接快速获得知识体验;也可以是有目的的观察,比如观察光学显微镜的结构、观察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实物观察、实验操作、甚至实物模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这部分情境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亟需教师的重视并在教学实践中多加尝试和运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更有益于达成教学目标的体验方式,无论情境真实与否,都要注意让学生获得真实体验。

作为学习共同体的生物课堂,教师要来到学生中间,放低声音,精选课堂话语,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和人文意义的建构。比如在学习“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这一知识点,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很难理解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必须借助内环境,依靠四大系统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四大系统很难记忆,但老师若讲清交换过程后,用一句诙谐幽默的话语:寻(循环系统)觅(泌尿系统)小(消化系统)胡(呼吸系统)小结一下,那效果就非同一般了。

三、平等互助:师生、生生在课堂中的关系

合作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习为中心作为教师教学行为的重点,它们都是课堂学习共同体的主体。课堂学习共同体建设实践中注意到: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与对话交流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可以说合作、探究、自主的课堂学习活动也是生物课堂学习共同体所追求的活动方式。[2]

作为学习共同体的生物课堂,教师在学习活动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尊重和欣赏,以此获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和欣赏,个体的个性和异质性也要受到不同学习者的认可和尊重。此外,每个人也都必须愿意帮助和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并在学习过程中一起实现身份认同。比如习题课讲评一般采用“四部曲”教学法,学生跳一跳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代劳。

曲一:边做边思

学生在试卷或作业的头上设置一个小表格,用于填写不会做的题目编号,并归纳出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便于教师初步了解学情。教师批完作业并统计错误率高的题目以及涉及的知识点。

曲二:自主订正,反思内化

教师批完试卷,及时下发试卷并公布答案,让学生自己订正,标出因审题不清或粗心造成的错题,自我警示、下不再犯。而确实订正不出的题目就是知识盲点,要重新复习相关基础知识、审视自己的薄弱点,做到查漏补缺。

曲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每节课前面一段时间(约10分钟),前后左右四人一小组,相互交流探讨,解决掉一些难度小的题目。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指导、及时点拨。最后需要师生一起探讨的问题一般是:生生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优秀解题方法交流;全班出错率较高、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及相关的知识点梳理。

曲四:变式综合,举一反三

教師指导学生将错误率高的题目按知识点分类,每个知识点找一个典型例题分析。之后,再让学生去解决相关的其它题目,同时教师注意改变条件,进行变式训练,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总之,高中生物课堂学习共同体具有较强的学科特征。它除了要让每一个成员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外,还要把生物学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多与同伴对话、合作与沟通。学生不仅要关注生物知识的接受,更要关注生物知识的生成过程。在生物学习中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日]佐藤学,钟启泉译.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王荣生.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的活动”[J].生物学习,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呈现方式生物课堂学习共同体
人教版与北师大版中黄金分割内容呈现方式研究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类型及其呈现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