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8-01-26梁爱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6期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梁爱军

【摘要】 目的:探究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PV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1.22±0.85)分,椎体高度恢复率(95.57±2.09)%,活动能力BI指数(87.18±7.72)分,各功能恢复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低于观察组的94.7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高于观察组的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治疗能迅速缓解患者胸腰椎疼痛,提高椎体高度并保持长期稳定,帮助患者尽快开展胸腰椎活动锻炼,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关节活动功能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6.0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6-0058-02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途径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脊柱骨折性疾病,由于患者胸腰椎力学结构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和生活能力[1]。老年患者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主要群体,随着年龄增长,患者骨质钙质流失,骨骼脆化,脊柱外部力量承受力差,在受到轻微外作用力时也可引发骨折,存在较大的风险[2]。老年人由于各器官退行性变化,功能减弱、免疫力降低或伴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外科手术耐受力差,多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3]。但复位治疗、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起效缓慢,治疗效果差,患者需要长期静卧治疗,椎体难以恢复到正常高度,需要长期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预后较差[4]。文献[5]临床研究指出,PVP是应用胸腰椎疾病治疗的微创手术技术,手术创面小,通过注射骨水泥重塑胸腰椎的稳定力学结构,增强骨骼密度和强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对手术耐受性要求不高。本文为探究胸腰椎骨折治疗中PVP技术的应用效果,将以笔者所在医院的76例患者为例,研究不同治疗方法下的疗效、活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止痛效果,为促进胸腰椎骨折患者康复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年龄65~85岁,平均(73.19±6.22)岁,其中女51例,男2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资料证实。查阅76例患者住院档案,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常规非手术治疗患者标记为对照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标记为观察组,每组38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守治疗,患者入院后根据胸腰椎骨折情况给予复位拉伸治疗,使用骨疏康、钙片、骨伤愈合剂等药物治疗,在治疗前3 d要求患者保持绝對的静卧,治疗3 d后根据骨骼愈合和疼痛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为促进患者骨折压迫部位的血液循环,可辅助以针灸、电刺等理疗手段[6]。

观察组患者采用PVP治疗,根据影像学资料分析患者的骨折位置及类型,针对性制定PVP方案。患者取俯卧位,开放静脉通道,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在C臂引导下,进行定位,采用轻柔手法整复配合适当牵引帮助复位,使患者的双侧椎弓形态对称,选择穿刺部位并进行标记。常规消毒铺巾,标记部位局部浸润麻醉,麻醉生效后,用穿刺针进行穿刺,通过C臂机透视,调整穿刺角度和进针位置,穿刺针至椎体的1/3位置处,用压力注射器缓慢注射骨水泥,注射量在5 ml以内,通过C臂机透视随时观察骨骼内骨水泥的分布情况,注射结束后1~2 min拔针,用明胶海绵进行堵塞后压迫止血,术后留置观察30 min后转入病房。术后给予患者适当补钙剂促进骨骼愈合,给予抗生素药物预防术后感染[7]。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BI指数及椎体高度恢复率,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2)评价标准:VAS评分采取10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0分说明无痛,1~3分说明患者疼痛轻度;4~6分说明患者疼痛重度;7~9分说重度疼痛,10分为剧烈,无法耐受。Barthel指数(BI)共10项,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控制、用厕、床椅转移、下上楼梯等,共100分,得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强,40~60分为中度缺损,40分以下为重度缺损,60分以上为轻度缺损。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活动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1.22±0.85)分,椎体高度恢复率(95.57±2.09)%,活动能力BI指数(87.18±7.72)分,功能恢复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3%,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endprint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神经压迫1例,脊髓损伤1例,发生率为5.26%;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神经压迫2例,脊髓损伤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为15.7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主要病因为骨质疏松,在性别分布上,女性患者在经过更年期变化后体内雌激素分泌降低,使得体内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多、活性增强,患病率高于老年男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往往累及多个椎体,在出现骨折后患者表现为强烈的腰背部疼痛,站立不稳、活动能力受限,生活难以自理,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信心[8]。在传统的非手术保守治疗中,通过复位和药物治疗后,虽可恢复骨折部位愈合,但老年患者钙质流失、骨质疏松,愈合部位骨性强度低,容易出现再次骨折,且恢复周期长[9]。而PVP作为胸腰椎骨骼疾病的微创手术技术,手术创伤小,不对患者骨折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对术中的血压、心率等要求不高,术后恢复快,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10]。同时,PVP通过注射骨水泥,在纠正椎体畸形的同时增强了骨折端周围的骨骼密度,提高了骨折部位的承受力,有效维持复位后的正常形态,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VA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恢复率、活动能力BI指数等各项功能恢复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4.73%,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VP治疗中,骨水泥与骨小梁具有较好的亲和性,结合后可增强对骨折端的保护作用,防止患者腰椎部位在上下或左右相对活动时导致再次骨折[11]。同时,骨水泥的隔离,也减少或抑制了骨折端神经末梢疼痛信号的传导,减小患者骨折部位的疼痛感,术后可进行早期活动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加快骨折端愈合,且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12]。

综上所述,PVP治疗可有效纠正胸腰椎骨折,微创治疗能较好地清除破碎的骨折块,建立胸腰椎稳定的力学结构,帮助患者尽快开展关节功能活动锻炼,适用范围广泛,术后恢复快,进一步提高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实践应用价值,值得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黄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50-51.

[2]钱玉强.微创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1):43-45.

[3]陈涛,黎观保,贾世青,等.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骨疏宁片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3):201-204.

[4]胡家美.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节段胸腰椎转移瘤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6):54-55.

[5]尹双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86例临床疗效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5,35(2):121-122.

[6]肖鹏,邹惠平,李新忠,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23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23):60.

[7]王妙丽.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71-72.

[8]蒋刚.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5):745-746.

[9]蒋国强,陆继业,卢斌,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观察[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4,2(3):136-138.

[10]吴浩源.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4,35(10):2106-2107.

[11]陈迪坤,徐展望.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3,26(11):93-95.

[12]邵世坤,劉军,邢林卿,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2013,33(7):27-29.

(收稿日期:2017-08-04)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与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140例的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初步分析
过仰复位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后壁破裂的椎体压缩性骨折27例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PKP与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不同手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成骨性脊柱转移癌的治疗效果观察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体位护理
35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