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8-01-26廖春亮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参与式生物教学初中

廖春亮

摘 要:本文将以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阶段生物教学方面的有效应用展开探究,并根据教学方法运用环境对其选用必要性及其基本原则等方面问题进行全面化分析,从而为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方面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知识方面的相关参考。

关键词:参与式 教学 初中 生物教学

选用适宜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生物知识学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现代生物知识教学的主要内容,对此可将参与式教学引入初中生物教学体系,利用参与教学优势有效激发学生生物知识学习兴趣,以此为初中阶段生物知识教学重要教学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1]

一、参与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必要性

1.课改需求

相较于传统教学,课改对教师生物教学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对于教师教学而言,即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参与式教学具备教学知识拓展性较强及课堂教学气氛活跃的基本特点,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深度优化,并改变传统教学机制对教学的实际影响,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性,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知识学习自信心,将初中生物知识教学塑造成为学生了解生物知识的重要基础阶段,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新教学环境。[2]

2.社会需求

参与式教学的社会需求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生物眼角体系内相关核心人员的极度缺乏,导致现代教学对生物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截止2016年末期阶段,我国诺贝尔生物学奖仅有一人,相比于部分发达我国,我国的生物科学研究工作仍处于起始阶段,相关工作项目研究尚不完善,仅药品一项,我国每年所需药物进口金额达到1亿美元左右,其中不涵盖生物医疗器械等。因此生物人才培养对于我国未来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是推动医学等多项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力量。其次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群体对于生物知识的认识普遍存在偏差,使保健品在近年来逐步兴起,其中市面所售卖的保健产品实际有效性较差,大部分农产品实际保健功效低下,产品价格昂贵,不仅无法对公众的身心健康起到切实的保障作用,反而成为不法分子非法宣传的一种手段。因而有效的普及生物知识,对于保证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参与式教学法实施的基本原则

1.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

传统的授课模式下教师是主要的知识输入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的。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起到一个主导型的作用,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不是一味的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而是以学生为主。

2.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渐原则使学生生物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初中阶段学生对于生物知识了解甚少,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可有效的引导学生,逐步的深入生物知识学习,提高学生基础学习意识,并借此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物知识学习方面能够奠定良好根基,以此对其后期阶段生物知识学习及更好的了解生我知识内容提供实际帮助。循序渐进教学的开展要以学生实际教学为核心,不断提高学生生物知识带入性,使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学习的实际魅力。如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方面,教师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实际实践中对相关理論知识内容进行验证,在学生成功了解及印证相关理论知识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实际教学,使学生知识内容能够环环相扣,教师可将相关的物理实践器材带入理论知识教学课堂,使学生对相关实践内容进行近距离接触,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逐步的对相关生物知识进行了解。

3.启发性和平等性

启发性及平等性主要体现在教师课堂教学方面,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管理,不断的鼓励学生自主的进行知识学习,将知识学习变为一种乐趣,从而改变学生学不通及学不通的基本现状,避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平等性问题也引发学生厌学心理。在启发性方面,教师要能够及时的参与到学习环境。如在进行生物知识理化运算过程中,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学生能力后开展相关工作,对学生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在基础知识方面进行强化,避免将学生不懂的公式带入实际教学环境。而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应注重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知识体系培养,以此实现课堂教学的实际平等。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方法实施的基本手段

1.充分挖掘教材,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充分挖掘教学是参与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通过不断的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使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能够形成良好的意识,为学生创设有利的学习空间,改变学生对传统生物知识教学的认识,利用课堂习题布置及问题解答让学生充分的进行自我思考,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实际理解能力,在为其构建完善知识学习体系的同时,不断加深学生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印象,使学生可将所学的生物知识全面的应用于习题解决方面。在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要采用逐级递进的方式,以此在教学工作开展中对学生思维空间能力进行拓展,以便其能够根据相关的题目与知识提出自己的认识,而非一味的被动接收教学知识,为学生生物知识的主动学习预留足够的空间。如在课堂基础教学方面,对植物开花结果的教学,可结合诗篇及文化内容,对教学知识进行优化,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生物知识学习魅力,通过对文学知识的接触,为学生进一步开拓思维空间。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学生无法积极的参与到生物知识学习,其根本原因在于未能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因此在参与教学方法运用方面,教师要不断的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对于学生知识解题的错误,要在正面鼓励的同时,做出详细的解决,从心理上提高学生自信心,从而使学生愿意主动的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如在讲到生物细胞知识方面,要让学生在显微镜下,对植物及生物细胞进行观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学生用形容词对从显微镜所看到的细胞形状及其构成进行描述,同时采用小组竞技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参与意识。

结语

参与教学法在生物教学方面的有效运用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并保障教学实际教学有效性,进一步改善传统初中阶段生物教学状况,同时提高学生生物知识意识,保证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对相关知识充分的了解并加以运用,使学生在更好及更放松的环境下进行基础生物知识学习,以此为学生更为深入的对知识进行学习与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葛正珍.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与评价, 2014(10).

[2]邵婧.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时代教育, 2014(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参与式生物教学初中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
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研究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研究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