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监测下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8-01-26缪艳
缪艳
【摘要】 目的:探究代谢监测下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按照营养支持治疗时间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4例患者给予常规肠内营养(EN)治疗,试验组64例患者入院48 h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NB)的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生化检查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7例出现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意识状态(GCS)得分的提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有利于稳定患者血管内环境,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代谢监测; 早期营养支持; 重型颅脑损伤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4.03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4-0060-03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后期可出现代谢紊乱,部分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这主要是因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早期需禁食、控制入液量以观察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手术质量方案[1-2]。本次试验对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肠内营养(EN)治疗及入院48 h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NB)的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预后情况,探究代谢监测下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符合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颅脑组织均出现一定的损伤,出现意识功能障碍,昏迷时间在6 h以上,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偏瘫、偏身感觉障碍[3-4]。试验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女比例为37∶27,患者年龄15~78岁,平均(56.7±2.7)岁;病程最短为6 h,最长为15 h,平均(9.8±0.2)h;其中有26例患者为开放性颅脑损伤,38例患者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对照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女比例为35∶29,患者年龄17~75岁,平均(56.8±2.5)岁;病程最短为7 h,最长为17 h,平均(29.9±0.3)h;其中有28例患者为开放性颅脑损伤,36例患者为闭合性颅脑损伤。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常规治疗6~8 d,待患者肠鸣音恢复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首次肠内营养支持应按照患者每天静息消耗量的50%,而后逐渐增加至100%。
1.2.2 试验组 入院48 h后,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采用持续滴注的给药方式首次给予患者总需量的25%,而后逐渐增加至1500~2000 ml。患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后6~8 d后检测患者肠鸣音,待患者肠鸣音恢复正常后参考对照组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NB)的变化情况。(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3)采用意识状态(GCS)評分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预后恢复情况,意识状态(GCS)评分主要是对患者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等情况进行评估,14分以上表示患者意识正常,13~14分表示患者轻度昏迷,8~12分表示患者中度昏迷,8分以下表示患者重度昏迷[5]。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检查数据变化情况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生化检查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试验组患者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7例出现不良反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GC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且试验组GCS评分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损伤患者体内代谢率增加,常规治疗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要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禁食,患者长期处于高代谢,低摄入状态,过度耗损体内原有的能量,可对患者机体细胞、组织、器官正常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后期往往出现负氮、低蛋白血症及高糖血症等并发症[6-9]。早期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是静脉滴注,在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同时,有利于稳定机体代谢,促进患者后期胃动力的恢复,有效避免胃肠长期静息导致肠内菌群失调、胃肠黏膜损伤,进食后上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10-13]。本次试验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生化检查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提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有利于稳定患者血管内环境,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正常意识状态的恢复。endprint
参考文献
[1]冯金周,江华,曾俊,等.代谢监测下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22(6):336-339.
[2]邹琳,韩惠芳,张华,等.早期营养支持对儿童重型颅脑外伤患者ICU治疗时间和预后影响的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13(5):396-398.
[3] Jourdan C,Bosserelle V,Azerad S,et al.Predictive factors for 1-year outcome of a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results from the Paris-TBI study[J].Brain Injury:BI,2013,27(9):1000-1007.
[4]谈锦科.对进行早期营养支持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益生菌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21(20):135-136.
[5]程明玉,魏萍.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外伤患儿ICU治疗时间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5(20):124-125.
[6] Roberts D J,Jenne C N,Léger C,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erebral inflammatory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responses afte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humans[J].Journal of Neurotrauma,2013,30(20):1727-1736.
[7]刘莉娟.早期联合肠内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165-168.
[8]罗前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应用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4):647-648.
[9]林丽.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27(17):1585.
[10] Warren M,Goodhue W.Cerebral tissue pulmonary embolism after severe head trauma in an infant[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and Pathology,2013,34(1):9-10.
[11]黄炳东.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早期鼻肠管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医药前沿,2016,6(30):150-151.
[12]杨金雷.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9):85-86.
[13]束敏星.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行早期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及合理性探討[J].特别健康,2016,12(14):62-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