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激趣

2018-01-26洪梅翟俊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主动参与趣味性学习兴趣

洪梅+翟俊梅

摘 要: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在于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尤其,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极为短暂而有限。因而兴趣就成为他们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学习兴趣 主动参与 趣味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才能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从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而实际学生表现出的往往是不愿学或是泛泛地学、完成任务地学。我们都知道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在于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尤其,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极为短暂而有限。因而,兴趣就成为他们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那怎样才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呢?下面就谈几点我自己的看法。[1]

一、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课堂活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雨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河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时的不同情态,动态的情境、鲜明的画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一节课,学生始终在我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口,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2]

二、联系学生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语文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语文活动,促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1.有些语文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无味,尤其是识字教学,所以我通常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猜谜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猜字谜这种方法学生最喜欢,我们班的胡扬仰同学最喜欢猜字谜,平时他也爱看书,喜欢动脑筋。我在教学第二册识字3这一节课时,就是让学生猜字谜,由于平时他喜欢看书,很快就猜出了谜底。其他的小朋友也十分积极。可见把生字编成谜语,让学生在猜谜中学习生字,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一举多得。如:“有两个动物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山上。”——鲜;“池里不见水,地上不见泥。”——也;“一口咬断牛尾巴”——告。“碧”字王先生和白先生一起坐在石头上聊天。像这样的字谜有很多,学习新字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猜字谜,这样记得更牢固。

2.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寓教于乐,是课改的要求,把游戏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尤其低年级学生比较好动、爱玩,对游戏活动更是情有独钟。因此,我常在教学中因势利导设计一些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生字时,用到这样的游戏,名叫“加减法”,教师先出示基础字“十”,让学生先加一笔,可组成“土”或“千”。继续加一笔、两笔,可组成“王”、“主”、“玉”等字。教学“日”这个字时也可以同这个方法来教学,加一笔可以变成“白” “目 ” “田 ”“电 ”“旦”“旧 ”等字。 这样,学生学起来能够比较有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到乐趣,也达到了识字的目的,喜欢上学语文。

三、因“趣”利导,激发学习热情

热情与兴趣都是學习积极性的心理成分。每个人都是只有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一定会表现出热情,有了热情就会完成得很出色。小学生都具有好动的天性、爱玩、有强烈的求知欲这些潜在的兴趣倾向。在教学中,教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因“趣”利导,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程序、探索性的教学活动,积极把学生潜在的兴趣转化为现实性。我在教学第二册《蚂蚁和蝈蝈》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讲故事——读故事——演故事——谈故事(谈体会)。“你喜欢文中的小蚂蚁吗?为什么?文中的蝈蝈会怎样嘲笑小蚂蚁呢?请说说你的想法。你能加上动作、语言演一演吗?”这样,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激情并主动参与其中,还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3]

四、课堂作业趣味性,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作业的设计要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低年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满足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因此,我设计作业尽量使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如,很多学生喜欢绘画,在学习第三册练习3中的说说做做时,我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发现的秋天,用画笔画下来,再通过班级画展,展示出来;很多学生喜欢写模仿文,学了诗歌《乡下孩子》,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也当一回诗人写一篇诗歌《乡下孩子》。这样的作业既贴近他们的生活,又充满趣味性,唤起了他们的学习欲望,更乐意学习语文,并爱上语文。

总之,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属于起步阶段的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不用老师多讲,他们也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的学习活动中,这样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受益无穷。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注重的问题,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教师的教学才相对轻松,其教学效果才好。

参考文献

[1]李莉莉.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2]丁慧兰.如何提高小学课堂效率[J].新课程:下,2011(02)

[3]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动参与趣味性学习兴趣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探讨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