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威胁猪群健康的霉菌毒素

2018-01-26张光柱张光超山东省齐河县潘店镇畜牧兽医站251125

山东畜牧兽医 2018年1期
关键词:猪病镰刀霉菌

张光柱 张光超(山东省齐河县潘店镇畜牧兽医站 251125)

最近几年在猪病的临床上出现许多的怪现象:猪病越来越多,症状越来越复杂并且不好治;治疗时越打针越死猪,不打针反而好些;猪只长期普遍发热40℃左右,仍然食欲不减;药敏试验高度敏感,但治疗效果差;疫苗质量没问题,免疫程序也对,操作也对,但抗体滴度起不来,换了多家的疫苗仍然没有抗体;用了伪狂犬、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喘气病疫苗猪群仍然发生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以上这些现象是很难用蓝耳病、猪瘟、混合感染解释的。

1 从临床征候监测系统发现问题

1.1 猪病临床中出现以前不多见的征候群(1)育肥猪及母猪的呕吐现象增多。(2)妊娠母猪非传染性流产增多。(3)各个猪群非传染性眼结膜炎增多,出现对称性皮炎、皮疹新症状,并且末梢皮肤干性坏死增多,出现脊背皮肤出血的症状。(4)母猪群出现流红色眼分泌物的新症状,尿石症增多,产后3、4d突然无乳,并且静止卵巢病例增加。(5)出现新生仔猪阴唇红肿、先天畸形与脑液化等现象。

1.2 发病原因分析 中医上讲“有诸内必形诸外”,上述临床症状必然预示着内脏的病损,且从临床病例的病理解剖分析,内脏的多种实质器官的损伤程度会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加剧。《内经·太阴阳明论》指出:“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故尔,内脏损伤源于饮食居处。而这种广泛的内脏损伤的来源最大的可能就是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

2 当代猪群的底色病

(1)在养猪生产的过程中,玉米作为最主要的饲料原料被大量使用。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虽然大幅度的提高了玉米的产量,但是玉米的防霉变的能力却没有提高,甚至有所下降。这就造成了玉米原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的常态化。现在常见的霉菌毒素有十三种:黄曲霉毒素(AF)、赭曲霉毒素(OT)、伏马菌素(FB)、串珠镰刀菌素(MON)、T-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二醋酸藨草镰刀菌烯醇(DAS)、黑葡萄穗霉毒素(S毒素)、桔青霉素、青霉震颤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N)、麦角生物碱。这些毒素对猪只的组织器官不仅有主嗜性而且均有不同程度的泛嗜性,呈现肝毒性、肾毒性、细胞毒性、神经毒性、心血管毒性、血液毒性、免疫毒性、类雌激素毒性等等对猪体组织器官产生广泛的损害;而各种毒素呈现毒性的机理又不尽相同哪怕是对同一脏器;因此采食被霉菌毒素混合污染的谷物后,在猪体内必然引起极为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2)霉菌毒素的本质:《普济方》记述:“朽木生蕈,腐土生菌,二者皆阴湿之地气蒸瘀所生也,既非冲和所产,性必有毒”。 一语道出霉菌之本质是阴物,霉菌毒素为阴物之产物,故为阴物之阴物,阴毒之最。中国饲料广为霉菌污染,霉菌毒素会以每日多种、微量的形式在体内蓄积,直接损伤五脏之阳气,特别是肾脏的元阳。形成阳虚内寒体质。这与常见传染性疫病有明显的不同,见附表:

附表 比较霉菌毒素与疫病的危害

并且从生态学角度看霉菌毒素与疫病对猪体的危害,不在一个层面上,霉菌毒素是生存层面栖息环境,病原微生物是群落。(3)现在的猪病临床中常见的猪体质下降,脏腑功能低下,生长变慢;脏腑受损,体表出血、脱肛;免疫功能下降,继发传染病;疫苗预防效果差;易发生非传染性腹泻、肺炎;发病后畏寒,发热却不饮水。只有用复合性霉菌毒素中毒症即现代猪场的“底色病”才能解释。

3 结语

要转变猪病诊疗中一些观念,不可再用惯性思维诊断现代的猪病;复合性霉菌毒素中毒这种“底色病”已经取代传染病成为影响猪群健康的第一致病因子。

猜你喜欢

猪病镰刀霉菌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浅谈猪病的临床诊断
RNA干扰技术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病中的应用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酷虫学校再遇镰刀帮(一)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
青霉菌柚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秋季养猪谨防5种常见猪病
一把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