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经脉医学古今变迁探析*
2018-01-26林栋冯文娟沈思婷蔡婕朱质馨
★ 林栋 冯文娟 沈思婷 蔡婕 朱质馨
(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福州 350122)
2012年老官山汉墓出土的脉穴髹漆人像是近年来针灸学术发展史上值得瞩目的大事,尤其相传早已失传的扁鹊脉法有可能随着老官山汉墓考古工作的进展而得以重见天日[1],这无疑激发了人们对经脉医学前世今生的关注。经脉医学在历史上曾经兴盛一时,但留下来的只有考古发现中有关古代经脉技术发挥其神奇效验的历史和传说,以及《脉书》中有关经脉技术理论的零散的文献。经脉医学的失传,取而代之的是“黄帝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综合了阴阳、五行、藏象等理论知识在人体中建立的一个“经络系统”[2-3]。然而至今,尽管人们穷尽现代科学的认知与技术手段去探寻经络的实质,但在经历了不是神经不是血管不是淋巴等等已知解剖结构的论断后,研究陷入了短暂的低潮,及至近年当人们把认知的触角再次延及细胞效应、蛋白、基因表达等分子生物学层面时,纷繁芜杂的针灸效应响应模式使得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已经彻底迷乱了世人的双眼。那么究竟古人是如何建立这一庞大的生命医学体系呢?本文试图在出土文物的引领下,回望过去,从有限的史料及典籍中探寻扁鹊先人的足迹。
1 经脉医学的历史演变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曰:“大古有歧伯、俞跗,中世有扁鹊、秦和,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暗昧”。这里的“技术”一词,指就是经脉医学。谈到经脉医学,大连医学院的刘澄中教授在多部著作及论文中均有提及[4-6],他指出古代经脉医学运用被称为“脉”的循行性感觉来诊断与治疗疾病,这是古人对经脉医学实践的具体形式。显然,扁鹊经脉医学体系的临床实践形式是基于临床经脉现象的具体运用,如大古的俞拊之为医也,炊窍定脑,一拨见病之应。故而才有了仓公淳于意得到的《扁鹊脉书》中所记载的“当论俞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邪正逆顺,以宜鑱石,定砭灸之处”的临床治法。这一点与“以穴统经”的黄帝经络学说不同,穴位的应用在后世的发展中愈来愈凸显其重要的临床地位及意义。
经脉医学起源于大古时期并逐渐兴盛于世,先秦时代只有口耳相传的传说和神话,没有用文字记载的历史,到春秋战国进入其鼎盛时期。而到了战国秦汉时期,中国医学出现不同学派和学术争鸣而进入转折时期[7]。《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载有“医经七家”,实际上主要是黄帝学派、扁鹊学派。创立于春秋末期的扁鹊医学早于黄帝学派,但是其经脉诊法被黄帝学派的血脉诊法所取代,因此辉煌之后,经脉医学或歧俞技术就暗昧失传了[8]。只留下了历史的记载和神话传说,以及 70年代至 80年代马王堆与张家山《脉书》的出土经脉医学[9],见图1。
图1 经脉医学从古至今的兴衰变化
表1所示的是经脉医学从大古到两汉时期主要代表性医家的观点和成就。经脉医学的起源追溯到大古轩辕时期,中世秦越人的登场,标志着中国古代经脉医学进入了一个成熟的时期,但在汉代之后渐渐失传。
2 经脉医学的古籍研究及考古学发现
对于“经”字,《说文解字》中有云:“经者,织也,织物之纵线是也,与纬相对应。”传统医学引之,用以表述人体营卫气血运行之通道,即所谓经络或经脉。内在之脏腑与外在之肌肤孔窍,全赖经脉联络沟通, 组成一个不可分割之有机整体。故而六经一词,其初始本义,是人体经络之概称。在马王堆汉墓出土之医籍中,《阴阳脉灸经》(甲本)载有钜阳脉、少阳脉、阳明脉、肩脉、耳脉、齿脉、大阴脉 (钜阴脉)、厥阴脉、少阴脉、臂钜阴脉、臂少阴脉。《足臂十一脉灸经》则记载了足泰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少阴、足泰阴、足 (厥) 阴、臂泰阴、臂少阴、臂太阳、臂少阳、臂阳明。其文曰:“上足 (脉)六,手(脉)五。”较之《内经》,缺手厥阴脉。从文字上分析,前者当较后者更为古朴, 是三阳三阴概念逐渐融入早期经络学说的真实反映。作为汉代的中医经典专著,《伤寒论》中的“六经”与经脉医学中的“六经”具有相关性,然《伤寒论》所述“六经”,绝非仅限于经脉为病。《伤寒论》之三阳三阴,据中医整体观念,本于经络而推及脏腑,且伤寒六经从太阳至厥阴,代表疾病的不同阶段。实际已将《内经》中“六经”三阳三阴概念的内涵、外延扩大[13]。
先秦时期的经脉医学,百病依照足臂、阴阳十一条经脉归类。而《黄帝内经》中,十二经脉与脏腑的相关规律被发现,疾病就按五脏六腑归类。老官山出土的医简,介于早期的马王堆医书和中国首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之间,9部医书都和人体医学有关,既涉及病基,又有症候治疗以及针灸、脉象等,涉及到医学各方面。经脉诊法失传之后,黄帝经络学说的血脉诊法替而代之。而且,血脉诊法起源于经络,而最终成为判定疾病对五脏食物影响的检查。经脉在走行的过程中出现转弯的情况,将发生转弯的那一点称为“输”。而《黄帝内经》中的“俞”却扩大了“输”的含义,经脉的始发点、终止点、偏离点、会合点都称为“俞”。经脉医学的一大特点就是不受孔穴的约束,其经脉循行呈现的是趋向性,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转折点的“俞”[14]。在经脉医学失传之后,孔穴便被归属于十二经脉。但是由于孔穴位置是固定的,于是就有了“移脉就穴”的产生,由此形成的经脉医学便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临床实际[15]。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界陆续出土了一大批有关经脉医学的历史文物,包括马王堆汉墓[16]和张家山相继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阴阳脉死候》《脉法》等古医书。通过这些文物的发现和研究,对经脉医学的历史发展、理论内容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如在《脉法》一书中不仅描述了由于灸法所呈现的脉的感传现象,而且还记述了进一步增强这种感传可能性的措施[17]。这为后来的医学著作如《内经》中所说的“气至”“候气”现象,以及金代何若愚《流注指微赋》的“接经通气”手法等所呈现的效应进一步证实。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扁鹊诊虢太子脉案:“若太子病,所谓‘尸蹶’者也。夫以阳入阴中……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扁鹊行医路过虢国的宫殿门前时,看见人们正在为虢国的太子举办丧事,他询问得知太子得暴病而死,尚未半日,并且推断从两股至前阴之间还有温热感,因此确信虢太子没有死,而是“尸蹶”的假死症。扁鹊令徒弟子阳针刺虢太子头顶的“三阳五会”,使太子苏醒[18]。双包山汉墓出土的涪水经脉木人,在黑色的人体表面上有用红色漆线描绘的遍布全身的脉行路线。所展示出的规律最为特殊之点在于左右两侧的手厥阴脉直上头顶而在督脉上交会终止,其在侧头部与三条阳脉相切而形成四个点交会,从而构成了“三阳五会”。然而,扁鹊所使用的“三阳五会”与涪水经脉木人上的“三阳五会”是否相同(见图2-1,图2-2),这一点仍有待考证。但2012年7月在老官山汉墓中发现的漆木人,其头面部经脉及腧穴(仅侧头部4穴)[1]则较少分布,这一点是老官山汉墓木人与双包山汉墓木人的很大不同。老官山汉墓的木人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它同时出土的还有大量竹简,竹简的内容可分为九部医书,这些医书极有可能是已经失传了的扁鹊医书。由此可见,涪水经脉木人可能是扁鹊医学的传承和体现,其“三阳五会”等经脉循行是我们的祖先遵循着扁鹊医学不断实践传承而来[19]。
众多关于经脉医学的考古发现为经脉医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历史价值也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见表2。
3 经脉医学与循经感传现象的现代研究
经脉医学的现代研究中在临床主要是开展了循经感传现象及经络临床实质的研究(见表3)。5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针灸的研究、教学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对经脉感传现象的研究。经过研究发现,循行性感觉现象与疾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规律关系,对经脉现象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23]。虽然初衷是为了探索经络并且增加对针灸临床理论的认识,但是从整体观和临床实践方面其研究结果仍难以指导针灸临床,见表3。
表2 经脉医学的考古发现
表3 经脉医学研究的现代发展
文献学术上,经脉医学研究成果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翻印、点校、注释了一大批古代针灸书籍;一个是结合现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就,出版了大量的针灸学术专著和论文,结合现代学科和现代新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发展学术[27]。刘澄中教授其专著《经脉医学-经络密码的破译》一书中明确指出“经脉论”与“血脉论”不同,两周秦汉的脉穴多指扁鹊经脉医学,是基于大量临床循经效应而观察到的临床诊疗手段。在现代作用机制研究中,张维波教授在《经络是水通道》一书中结合经脉医学循行路线的特点提出“人体经络是水气运行有循经感传的通道结构”的结论并完善了“通道结构”的内容,并认为经络具有传递营养物质、清除代谢废物和作为旁分泌及物理化学信息通道平衡内环境的功能。同时,在当今的临床研究报道中,不难寻觅到经脉医学实践的踪迹。如有的医家采用经脉“首尾齐刺”法,即对某一条经脉的首穴和尾穴同时刺入从而刺激整条经脉首尾联通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上取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阳胆经首尾穴奇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明显[28]。关于经脉医学治疗急症方面也有所成果,有学者发现,通过经脉的循行分布规律和其循经感传的现象如足太阴脾经经穴可治疗脾胃相关疾病;针刺足部少阴肾经对人体肾、肺及咽喉疼痛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足厥阴肝经经穴可治疗肝病。根据患者基本情况,辨证循经取穴治疗本经病变可分为近端取穴及远端取穴,其一般规律为经穴位处病变而引起的疾病均应对该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同时,针刺人体四肢肘膝下方穴位,还可治疗距离人体脏腑较远处的各类疾病,初期之外还有表里经取穴治疗以及同名经取穴治疗等[29]。
图2-1 涪水经脉木人的脉行路线整体观 图2-2 木人的手厥阴脉与三阳五会
4 展望
随着老官山汉墓医简和经络漆人等古老文物的出土,经脉医学理论研究渐趋完善,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当代针灸临床文献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家开始关注扁鹊经脉医学体系的构建。201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黄龙翔教授在其新书《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中详细阐述了扁鹊经脉医学的理论产生与形成过程,可以想见,一个诞生于黄帝经络学说之前的扁鹊经脉医学体系已然呼之欲出,然而另一方面,作为对传统针灸经典理论的重构,经脉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完善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1]梁繁荣,曾芳,周兴兰,等.成都老官山出土经穴髹漆人像初探[J].中国针灸,2015,35(1):91-93.
[2]赵树宏,张艳春,马淑然.从《帛书》到《黄帝内经》经脉名称发展之探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2):70-71.
[3]刘澄中.扁鹊经脉医学-经脉现象与经络实质研究60年纵览[M].第1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52.
[4]刘澄中.经脉医学:经络密码的破译[M].第1版.大连:大连出版社,2007:261.
[5]刘澄中.“经脉论”与“血脉论”孰是孰非[J].中华医史杂志,2006,36(4):231-238.
[6]李鼎.经络探踪六十年—与刘澄中先生关于经脉现象研究的讨论[J].中医药文化,2012(2):36-38.
[7]刘澄中.经络现象研究的历史与前瞻—纪念第一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20周年[J].上海针灸杂志,1999,18(5):1-3.
[8]刘澄中.不知经脉医学 必然充满困惑—评赵洪钧对经络研究的思考[J].中华医史杂志,2008,38(3):176-182.
[9]刘澄中.中国经络现象研究的历史[J].医学与哲学,1986,7(10):40-42.
[10]黄龙祥.经脉学说与扁鹊脉法的血缘[J].中国针灸,2015,35(5):517-523.
[11]门淑芬.西汉名医淳于意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12]王和文,袁秀丽.涪翁与《针经》小考[J].中医临床研究,2011,3(5):80-81.
[13]张涛,陈明.唐容川六经理论的诠释学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1,31(6):493-494.
[14]刘澄中,张永贤.孔穴医学与经脉医学的历史与前瞻[J].华夏医药,2007,14(1):14-20.
[15]林其盛.读解经脉[J].中国针灸,2004,24(2):67-69.
[16]李学勤.《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序[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6(2):102-103.
[17]李翠翠.马王堆帛书《脉法》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
[18]彭静山.外三阳五会考[J].中国针灸,1987,7(1):49.
[19]梁繁荣,谢克庆,和中俊,等.从西汉人体经脉漆雕看早期经络学说[J].中国针灸,1996,16(4):49-52.
[20]白兴华.穴位与经络、针刺疗法的渊源关系[J].中国针灸,2008,28(3):199-201.
[21]马继兴.双包山汉墓出土的针灸经脉漆木人形[J].文物,1996,47(4):55-65.
[22]梁繁荣,曾芳,周兴兰,等.成都老官山出土经穴髹漆人像初探[J].中国针灸,2015,35(1):91-93.
[23]刘澄中.循经感传现象与疾病的关系—418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8):474-476.
[24]胡翔龙.循经感传现象研究的进展[J].针刺研究,1984,9(4):259-291.
[25]循经感传调查协作组.循经感传现象的调查及其特征的研究[J].自然杂志,1979,2(5):20-23.
[26]张缙,李永光.在第八届世界针灸大会上的报告—循经感传现象的临床研究(摘要)[J].中医药信息,1984,1(1):33.
[27]吴以岭,袁国强,贾振华,等.脉络学说的学术地位及其应用价值[J].中医杂志,2012,53(1):3-7.
[28]徐以经.经脉“首尾齐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J].针灸临床杂志,1995,11(2):29.
[29]李峥,蔡栋斌,王照,等.中医针灸的急症治疗与经脉循行之间的关系[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3):4 941-4 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