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休闲农业资源的发展进程

2018-01-26卫云芳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资源旅游农业

卫云芳

引 言

休闲农业资源是能够吸引休闲旅游者,能够合理利用休闲农业园区,得到并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所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休闲农业资源是经营与开发休闲农业园区的前提与基础,所以,要借助全面了解休闲农业资源、有效开发休闲农业资源、科学延伸休闲农业资源等方式,为发展休闲农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休闲农业资源具有休闲性、生产性、社会性、地域性、整体性、可变性、不能逆转性等特点。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农业观光园、体验园、休闲度假园、民俗风情园等休闲农业园,获得快速的发展。休闲农业资源开发过程中即积累了经验,也存在出一些问题,例如没有进行科学规划、没有传承优秀农业文化、缺少合作经营组织、缺少政策扶持等,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

1 休闲农业资源类型及主要特点

1.1 休闲农业资源类型

1.1.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土地资源:指能够用于休闲农业开发的陆地,包括沿海滩涂、草地、林地、园地、耕地、内陆水域等,地形景观有阶地奇石、断崖、溪涧、草原、火山、洞穴、台地、丘陵、山丘、平原等。水资源:能够在休闲农业中开发的地下水、土壤水、地表水,如沙滩、内海、湖泊、山涧、瀑布、溪流、水库等。生物资源:可以当作是休闲农业、农业生产经营对象的植物、野生动物、农业微生物等,包括(食用菌、花卉、蔬菜、果树、油料、粮食等)农作物资源、还包括珍惜生物资源、野生生物资源、水产资源、草地资源、森林资源、天敌资源等。

1.1.2社会资源主要包括技术资源、人文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资源等。技术资源是能够应用在休闲农业旅游和农业生产上的科学技术,在休闲农业区可以开展试验示范田和农业新技术展示厅。人文资源是农村民俗风情、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等历史文化,包括体现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节会、饮食、民间艺术、民族服饰、古镇、传统古民居等,也包括特色农事礼仪、农用建筑、农耕服饰、农作物等农耕文化。劳动力资源,其不但是关键性农业生产要素,也是农产品消费者,科学有效的使用劳动力资源,能够推动休闲农业和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农业资金,是投入到休闲农业旅游和农业生产的经营收入和资金投入。

1.2 休闲农业资源特点

1.2.1具有休闲性与生产性休闲农业资源不但能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原材料,也可以供人休闲娱乐。例如鱼类资源,既能发展鱼类加工业和养殖业,也能发展休闲垂钓旅游业;又如果树种植,不但能生产水果食品,也能建立起生态景观,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的场所。

1.2.2具有社会性和整体性农业自然资源还没有被人类开发前,具有自然属性,人类开发利用后,就体现出社会经济属性,农业的社会资源包括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因素,能够应用在休闲农业中,所以休闲农业资源本身就带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属性[2]。休闲农业的各种资源是彼此制约、相互联系,建立起统一的整体,例如一些自然资源相互结合形成景观,当部分自然资源被破坏后,此景观也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土地、气候的影响下,形成和谐的森林植被群落,如果滥砍滥伐树木后,就会导致土地流失、气候与生命群落出现变化。休闲农业资源体现出多种适应性、多种用途及多种功能。例如林木资源不但能提供生产生活需木材,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也能用于观赏旅游业。

1.2.3具有可变性与不可逆转性休闲农业旅游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在数量上尽管有限,但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如农作物选育、创造新品种,积累农业资金、营造农业环境等,都体现出资源的发展性与可变性。同时,自然资源的消耗体现出不可逆转性,大量消耗就会导致资源的减少与消失,如果消失则难以再生。

2 开发休闲农业资源基本体系模式

休闲农业是将农业生产和观光旅游结合起来的休闲旅游活动[1],其具有多种类型和形式,规模较大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2.1 田园风光模式

借助田园的景观资源与生态环境,让旅客享受自然的安详与恬静,减轻工作压力、放松心情。此模式主要包括以下类型:农事体验型:此类型也叫做农家乐,借助田园风光与特色民俗习惯、地域文化,在农舍中开设农家旅馆,品农家菜、吃农家饭、购农家物、做农家活,满足城市居民想体验农村生活的要求。休闲度假型:借助优秀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建立田园别墅、增加休闲设施,吸引消费者来休闲度假。田园观光型,借助资源优势,向游客提供赏花赏果场所,开展采摘活动。

2.2 海洋渔业模式

休闲渔业是将渔业生态与生产活动、渔业生物资源、渔业文化资源、渔业设施等相结合,向消费者提供休闲体验、休闲观光的旅游模式。包括六种类型:休闲渔庄:选择较为偏远的海岛,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渔业生物资源,建立起设施齐全的休闲渔庄,为消费者提供休闲度假场所。渔文化休闲游:此模式是以渔业文化为旅游主题,通过表演、展览等方式,向游客们展示独具特点的渔村民俗风情和渔业历史文化。海上渔事体验游:游客乘船体验海上捕捞作业。休闲垂钓:可以分为海上垂钓和淡水垂钓。水产养殖观光休闲游:该旅游项目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相关的科普教育。鱼餐饮:特色的鱼类餐饮小吃是发展休闲渔业,吸引游客的亮点。

2.3 森林休闲模式

地球上最具规模的自然景观是森林,其也是最优秀的游憩空间。森林休闲模式包括四个类型:森林人家:以优秀的森林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林农为生产经营主体,有效运用林区的乡土特色产品和动植物资源,将民俗风情与森林文化相结合,让游客享受到吃、娱、住、购、游等休闲旅游产品。休闲山庄:借助森林旅游区的森林景观和林木资源,建立起旅游设施齐全的休闲山庄。休闲林场:转型与改造林场资源,建立起健身、娱乐、度假、休闲的综合性旅游场所。森林公园:此模式包括两类,一类是由林区建立的森林公园,一类是建设在城市附近的森林公园。

2.4 休闲文化、科普、购物模式

休闲文化模式:此模式是借助乡村特有的文化资源,设置文化休闲区,体现少数民族文化、人文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休闲科普形式:借助农业科研单位的农业技术、科研设备、农业品种等科技资源,建立农业观光、实验园,可以作为小学生参观农业、体验农业、学习农业的实践场所。体验购物模式:在旅游线路途中、景区内、近郊,借助当地农村特有农产品,设置休闲设施、建设休闲环境,开设休闲购物中心,吸引城市人来购买农产品,如食用菌、果品、土蛋、土鸡、笨猪肉、农业工艺品、加工农产品等,让游客既得到身心的休息也以买到商品。

3 休闲农业资源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是新兴旅游项目,以独特的乡土性和自然性受到旅客的喜欢,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

尽管国家一些文件将发展休闲农业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环节,但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组建管理机构。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环保部门、旅游服务部门、村镇规划部门等多部门建立起权威性较强的管理机构,对休闲农业开发的相关工作进行组织与协调。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益较大,部分经营者出现宰客、以次充好的现象,甚至出现寻租的情况,其结果是投资商增加旅游价格来挽回其在寻租中损失的利润。游客在休闲农业旅游中觉得付出多而收获少,逐步丧失参与休闲农业的兴趣,休闲旅游地经济收入也会减少。

3.2 缺少科学规划,农业特点不突出

一些地方没有充分认识休闲农业,政府没有在宏观层面上引导和控制休闲农业资源的开发,大部分投资者没有进行市场调查,也没制定发展规划,导致投资决策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同一地区开发的休闲农业项目类似,除了拥有人文风貌或特殊风景的地区外,其他都地区差别不大;农业园区没有进行整体规划,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主要是民间投资与个人投资,建设水平较差,缺少配套设施、布局不科学、服务功能单一,大部分是度假型、娱乐型、观光型,而疗养型、购物型、务农型、知识型较少。休闲农业具有散、小、低的特点,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特色与品牌,缺少文化内涵与生态内涵。

3.3 社会影响力较差

农味不足,经济效益较低,部分地区开发建设的休闲农业脱离了协调、自然、朴素的原则,使用非自然技术方式,追求豪、大、洋,改变土地原有的使用形态,农业园区具有明显的人工痕迹、城市化感觉,没有体现出农业特色与自然资源优势,失去特色的同时也缺少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另外,过度开发与不合理开发破坏农业的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大部分休闲农业的科技含量较弱,没有充分开发科普教育,其经营还停留在赏花看果的低层面上,花、草、渔、畜、蔬、果、粮等基本要素配置不足,农作物成熟期较为集中,一方面由于农产品品种较少,农业受季节的影响和约束出现资源闲置现象;另一方面由于休闲农业园的档次较低,缺少较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游客游玩时间短,消费额较少,影响园区经济资源,甚至出现难以经营的情况。

3.4 缺少组织管理,管理人才较少

休闲农业企业的导游管理、人力管理、财务管理需要专业水平高的人才,但目前休闲农业园的经营者是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或其他参与休闲农业的经营者,缺少专业的管理经验。因为经营者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其管理能力、组织能力都较差,通常以经验来决策经营管理和项目建设,难以满足游客与休闲农业发展的要求。园区内餐饮、娱乐、消防、卫生、安全、休息、导引等设施缺少完善的管理,休闲农业服务与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差、管理涣散粗放。

4 休闲农业资源发展的策略

我国休闲农业资源开发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开发资源过程中要全面体现自己的资源优势与农业优势,合理调整产业要素,提高资源开发的准确度与力度,挖掘休闲农业旅游的机遇,拓展其发展空间。

4.1 提高认识,增强政策扶持与政府引导

政府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明确休闲农业的发展目的与发展方向,认识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是建设新农村、改革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是将旅游活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朝阳产业。休闲农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辐射牵引力大、带动性强的产业,拥有建立主导产业的基本条件,可以推动不同行业与部门的共同发展[3]。休闲农业发展要提倡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发农业旅游项目,培育与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同时,政府要深入挖掘本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制定休闲农业配套策略,以法律形式确保休闲农业的经济地位与发展空间,在计划、税收、投融资、财政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建立起休闲农业的宏观格局,规范与引导休闲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2 合理规划,突出农村与农业特点

休闲农业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其发展的重点是市场需求与规模的变化。要制定崇尚绿色、返璞归真的休闲农业主题,要体现出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地理区域的优势,设计出合理的规划,建立起凸显地区特点、主题鲜明、布局合理的精品项目,借助客源市场和资源条件基础,谨慎的开发与利用休闲农业资源。休闲农业要体现出自身优势,要开发彰显农业特点的项目,鼓励农业企业建立自己的特色招牌。休闲农业要重点建设自然生态、田园景观,在开发社会功能、生态功能的过程中,将生态渗入到农村生活与农业生产中,建立起集农业生产、生活体验、环境保护、知识教育于一身的农业经济体系。分析消费群体的差异性,设计出不同消费策略,推出创新性、个性化休闲产品,适应不同游客的需求[4]。

4.3 重视科技投入,增强管理水平

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是系统工程,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制定农技推广制度、产出与投入机制、健全市场体系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动力。首先要改革农业体制,实施研究、教育、科技、农业一体化的科技农业相结合的体制。有效把握主流营销手段,增强服务质量,将时代需求与休闲农业结合起来。另外,要重视快速转换农业科研成果,重视革新、研究、普及新技术,构建起完善的休闲管理机制。其次要拓展休闲农业园经营管理者的视野,学习国内外先进思想理念,重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构建起体现我国特色的农业旅游产品,为发展休闲农业培养人才,支持我国服务业形成中坚力量。为休闲农业旅游实现市场化、标准化、产业化目标奠定基础条件,增强休闲农业产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4.4 重视宣传,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休闲农业是体现文化属性的经济事业,从业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其发展的重要性,在卫生常识、烹饪、花卉、危机应对、森林防火、礼仪接待、管理策略、经营方式等方面要全面提高。农业企业根据休闲农业综合规划、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的不同,开展培训教育工作,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工作技能,制定规范、热情、礼貌、文明的服务标准。另外,要重视休闲农业的宣传工作。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进行宣传,在农村节庆假日,举办相关活动、展览、科普培训等,提高宣传力度。重视与旅行社合作,拓展旅游市场,让更多游客参与休闲农业旅游。

5 结束语

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适应时代潮流,符合人们向往大自然和在自然环境中陶冶身心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就业与增收的问题[5]。所以,要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休闲农业资源,维护休闲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并促进新农村建设。在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增强政策持续与政府引领,合理规划、重视科技投入、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等,促进休闲农业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大蓉.基于地域文化的休闲性农业模式的探讨——以苏州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06):65-69+74.

[2] 张亦弛,龚劭齐,赵涔淅.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与影响因素——以南京市郊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12):216-219.

[3] 吴学成,李江风,蒋琴,等.创意旅游:休闲农业的转型升级和提升路径[J].农业经济,2014,(02):36-38.

[4] 潘辉,秦秀虹,王燕玲,等.琅岐岛美丽乡村休闲农业发展策略研究[J].东南园艺,2016(01):46-51.

[5] 郑伟俊.体验经济下发展休闲农业的探索[J].当代经济,2015(32):70-71.

猜你喜欢

资源旅游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