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2018-01-26石丹妮孙丽君
石丹妮,孙丽君
新时期,创新在高等教育进入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将会发挥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创新发展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语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以更广阔的视野和空间,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面临新阶段新挑战,立足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怎样以创新发展的理念凝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种力量,特别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发展,使其切实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收益的课程,是目前高校亟需应对的重要课题。
1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新任务
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高校需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新要求新成果,认真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一重要工作,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增强教学实效性,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5 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做出全面部署,要提升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引领作用,也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与担当。2015年12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讲话中提出要深刻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严肃性,不断提高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将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重点课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目标、原则和任务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明确要求,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因此,高校面临着不断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2 创新发展直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新特点
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历来被全社会所重视。伴随着今天社会的人文环境、生活方式、社会矛盾的复杂多样,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随之发生改变。如有的学生严重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奉献精神,对公众利益漠不关心,自私自利,于是出现了一些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就业求职只考虑个人薪酬和待遇,不考虑国家建设发展需要;有的学生只求享受不讲奉献,盲目崇拜追求腐化奢靡的生活方式,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只顾及眼前利益,做出有违诚信不道德行为;有的放弃共产主义信仰,开始选择各种宗教信仰。
1.3 创新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提供新动力
2004 年16 号文件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高校依据中央文件精神,结合地方学校实际,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明显改善,学历和学位层次也有所提高,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仍然有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组织机构不健全,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被弱化的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课教师配备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比较缺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思政课教育教学与现实联系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提升。因此,在举国上下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新的形势下,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1.4 互联网时代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带来创新发展新机遇
互联网以信息资源丰富,更具吸引力,更新速度快,开放性和自主性强等优势牢牢抓住大学生的注意力。于是,传统枯燥的脱离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被打破,青年学生更愿意接受教育内容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丰富灵动的形式展现,而且网上交流互动的便捷自然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使传统“一对多”的固定模式更有条件转变为互动式教学。由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即时聊天工具如QQ、微博、微信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传输信息快捷,也成为课后师生联系的主要方式,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手段随之变化。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迎来良好的历史机遇期,又面临由于网络开放性、网络文化多元性而带来的不良思想文化的冲击。由于互联网的高度的开放性,各种良莠不齐的思想、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五花八门的违法宣传在网上对高校学生造成了很大冲击。大学生容易被一些不良信息或网络诈骗牟利的行为误导,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需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针对大学生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有的放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提升教育和教学实效。
2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创新发展路径
2.1 始终遵循党和国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指导意见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 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三观”。并且具体通过“2005方案”对“16 号文件”加以贯彻落实。研究生教育中的“2010方案”,体现了重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育,进一步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2015年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教育部对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进行了修订。2015年7月《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详细具体规定了整体的建设规划,强调要扎实推进高校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真正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改革稳定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是指导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我们牢牢把握高校发展正确方向,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要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文件精神的学习贯彻,切实将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发展需要加强组织管理和明确责任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保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了主要渠道和重要载体的作用,旗帜鲜明地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宣讲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帮助学生找准社会坐标,成长过程少走弯路,增强社会责任感。如何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任务,学校党委从推动思政课建设为出发点,成立相应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强化督导功能,为支持思政课创新发展,组织协调校内外多种教育资源,支持设置重大思政研究课题,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坚持和改进中加强,提升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也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只有学校加强组织领导,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学校“一把手”工程,配齐专任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把教师聘用政治关,严格课堂教学纪律,努力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15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政课建设标准》指出:“进一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加强高校思政课的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发展需要宏观指导。
2.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继承借鉴已有典型经验并勇于改革创新
“2005”方案实施以来,历经十余年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已经获得较多的典型经验,如为了增进实效,努力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变。根据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同特点,采用案例教学、专题式教学、研究互动式教学等方式,有助于活跃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气氛,增加理论教学吸引力。变被动式学习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任课教师要增强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努力提升教师的师德和业务素养,尤其要入脑入心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指导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重要纲领性文件精神,把握高校发展正确方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文件精神的学习贯彻,切实将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没有理论的自觉就没有行动的主动,没有行动的主动就没有工作的进步”,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做到爱岗敬业,具备渊博学识、坚定政治立场、积极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弘扬大学精神,在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勇当排头兵,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在较长时间内主要是在调整教学内容上下功夫,以教学内容紧跟社会发展实际,及时贯彻学习传递党的最新理论,推进内容创新,如模块式专题式教学内容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根据当前课堂现状,要在理论讲解上上层次,有深度,课堂气氛要体现“课堂热度”,提高吸引力,转变“低头”为“抬头”,要增强师生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教师所教授内容能够积极回应学生所需所疑,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效果达到在学生走出校门后继续受益的“一辈子”的长远影响。新时期,需要大力推进课堂管理体制建设、加强理论课教学的制度化建设,这将成为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客观要求,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提升学科体系整体性。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通过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掌握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当今,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爆炸及社会思潮多元化的时代,这无形中影响了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也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面临社会各种不同思想和多元信息相互交融激荡的现实,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提高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理解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能够合理解决学习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需要政治理论课教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让高校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喜爱并终身受益的课程。当前,重视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内在要求。“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2]在国家政策的制度推动下,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计划与实施应该与学校党委宣传部、团委、学工处等部门要密切结合,更好统筹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各个方面的统筹兼顾,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协同推进,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做到思政工作的全覆盖,积极营造健康浓厚的立德树人良好氛围。要在中央文件精神指导下,以“大思政”的视野审视思政工作,依据新时期学生特点,遵循教育规律,积极研究思政工作的新内容,新特点,课上课下结合,学校社会结合,开创学校思政工作育人的新实践、新成效,推动思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4 新媒体环境下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全面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网络时代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越来越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和沟通的重要载体。网络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冲击不能忽视,高校要准确把握新形势需要,利用网络媒体来进一步推进实现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引导学生辨别和防御网络时代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容易混淆视听的各类信息,保障主流意识形态占据网络舆论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运用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信息时代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任课教师也要跟上时代步伐,转变观念,学习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参与MOOC和翻转课堂的学习探索,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师生共享,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二课堂的作用,拓宽了思政课教育教学渠道,而且网络教学受众面广,可以实现传递海量教学信息,弥补课堂教学内容有限问题,缓解组织传统考试环节复杂、占用时间和资源多的问题。网上资源增加视频图片以及相关知识链接等,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够以更大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更快捷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高效率征集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解答学生理论问题和其他思想困惑,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以网络为媒体经常性双向互动交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因此,翻转课堂模式和传统教学方式一样各有利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创新,需要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扬长避短,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充分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新华社,2016.12.0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 刘玉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反思[J].世纪桥,2009(10):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