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亲和力欠缺的困境与创新路径
2018-01-26白正毅
白正毅,马 玲
从延安革命时期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到如今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这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不断创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更能够“接地气”。亲和力是开展思政工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不断在实践中运用亲和力这一有利因素,才能促使高校思政工作高效开展和顺利进行。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最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最贴近学生的群体,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辅导员的亲和力会影响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因此,加强和提高辅导员的亲和力,既可以完善大学教育中的不足,又可以提高思政工作的时效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新时代亲和力的内涵阐释
亲和力是指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相互作用的力。换句话说,亲和力是人与人交往时产生友好的力量,它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衡量标准,也是高情商的体现,提升亲和力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亦有利于工作效果的提升。
中共十九大作出了新的政治判断,提出了新要求,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新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新的时代要求高校辅导员加强亲和力,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刻牢记在心,引导大学生了解其深刻内涵,使其成为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人格、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主人翁,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践行社会主义核价值观。
新的时代要求辅导员要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知识储备,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就应先受教育,将十九大精神贯穿育人体系,坚持内容方法与时俱进。向学生们讲解历史性变革的深刻内涵,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部署的历史意义,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同时也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如今,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已经超过2400万人,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中坚力量,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的双重角色(亦师亦友)的特殊性也对增强亲和力提出了新要求,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升华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成才,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3]。
2 加强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必要性
2.1 良好的校风建设需要辅导员亲和力
良好的校风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亲和力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是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了解学生内心动态的发展的方法之一,良好的校风建设也需要辅导员的付出,这就要求辅导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班级,展现具有亲和力一面,并通过正确得当的方式方法行之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引起学生共鸣,使其产生良好的导向,构建具有自身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校风的建设离不开大学生的共创,辅导员与大学生联系紧密,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需要辅导员具有亲和力,为学生谋福祉,共创良好校风建设。
2.2 大学生的诉求需要辅导员亲和力
辅导员是学校与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大学生利益表达的有效渠道之一,辅导员要上传下达,清晰明了将信息传达于学生,同时,要将学生的利益诉求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就要求辅导员要具有亲和力,处理好师生、学生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要了解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用合适的措辞,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舒缓不良情绪,建立起辅导员形象,在进行信息反馈时,更要注重信息的完整性,辅导员作为信息接受和传达的中转站,也要具有自身的思考,不断改变自身工作的方法,使其更贴近学生实际。
2.3 辅导员工作的发展需要亲和力
在信息化大数据新时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仍是辅导员重要工作之一,新时代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要关注学生日常行为的动态,更要关注学生思想和未来发展的趋向,亲和力拉近了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更好的贯彻以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增强了工作的多元化与厚重力。随着95后、00后学生等进入大学,他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学习积极性、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等,都对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员更要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素质的提升,主动积极的融入其中,辅导员必须与时俱进、增强自身的“亲和力”,才能在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中游刃有余。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为了引导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辅导员不断发挥其榜样作用,通过亲和力向学生生动的展现新时代大学生应展现的风采。
3 高校辅导员亲和力欠缺的困境
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他们与学生互动过程中,发挥其亲和力优势,整合教育内容,改善教育方法,促使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活动产生浓厚兴趣,使学生对于教育工作者的亲近和信任上升到对其传播的观点、精神、理念、知识的认同上。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些辅导员工作也存有误区,比如:工作方式单一,缺乏亲和力,表现为服务意识淡漠、与学生相处不够亲和、工作内容和方法也欠佳。首先,辅导员自身定位不清晰,存在着有一小部分辅导员自身不认可其工作内容,会产生厌烦情绪,缺乏足够亲和力培育不足,加之自身责任心不强,安于现状;二是有些辅导员没有深入学生内部,不尊重学生,与他们交流甚少,缺乏真实有效的沟通,在面对学生所犯错误时,往往使用单一的解决方法,如:采取强制式、看管式、单向灌输式的方法,把自己置于权威的位置,无视大学生人格,不保护学生隐私等;三是专业素养不够,容易满足自身知识储备。对于新情况、新名词的出现接受度不够,因此,学生对辅导员的可信度并不高,在遇到问题时很难相信辅导员,这种局面使得辅导员在开展思政工作时实效性不高。
4 创新高校辅导员思政亲和力路径
辅导员作为高校中大学生工作的一线人员,更应以人为本、不忘初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紧紧围绕着习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功能。
4.1 创新教育理念,夯实工作亲和力基础
辅导员工作的根本就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要以学生为本,用学生接受的理论来指导学生,由于其本身工作的繁琐化、无边界化,涉及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及思想动向,这大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要想更好的将思政工作贯穿于学生管理中,就要求辅导员要从自身做起,不断优化教育理念,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将亲和力的魅力发散出。不断了解挖掘学生之所需,更好的发挥思政育人功能。将传统说教方式与学生自我改变、自我教育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助于其真正的参与到思政教育过程中,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价值,达到“亲其师, 信其道,践其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4]。同时,随对本职工作的认同,才能真正产生情感,正视职业的角色,不断进行改变,努力扎实自身队伍理论化,提升队伍质量,用饱满的热情及负责的态度感染学生,坚持真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更好的打造“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真正地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2 增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政亲和力效果
修养高的辅导员能散发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通过德行垂范,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力[5]。自身践行树立榜样,感染大学生言行,因此,辅导员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塑造正能量的品性,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注重“以德服人”,辅导员工作中难免遇到突发、棘手问题,导致压力过大, 因此,辅导员要不断扩充知识储备,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环境变迁,用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坚持在工作中公开公平公正,成为公信力的楷模,新时代辅导员不仅仅要加强自身理论素养功底,还要对时事政治等知识深入剖析,只有不断加深自身修养和专业素质,与学生共同发展,才能更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效果。
4.3 注重角色转变,打造思政亲和力品牌
马斯洛理论认为人具有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而高校的管理更应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实现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辅导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完备的知识结构[6],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注重学生个人发展,打造具有特色的亲和力品牌。在开展学生工作时更应注重角色的转变,要到位、不缺位;要守位、不越位;要换位、不错位。给予学生适当的发展空间,加大学生自助管理手段,丰富“隐性”教育形式,从学生出发,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抓手,要突出问题意识,尊重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用亲切话语、和蔼的态度、平等的交流打动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4.4 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思政亲和力工作
辅导员工作必须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辅导员工作要稳中求新,不断创新。辅导员工作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工作开展时困难度加大,因此,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要不断充实自身知识文化水平,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整合教育资源,深入学生内部,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微信公众号等,开展线上交流,提升思政育人效果。利用学生接受的活动,不断创新整合教育资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打动学生,增加思政的辐射面,只有充分发挥这些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形成合力,使得育人功能最大化的产生,才能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辅导员工作的场所并不局限于教室与办公室,学生宿舍也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场所之一,这就要求辅导员要进入学生宿舍熟悉学生个人发展情况,了解学生思想行为的最新动态发展,可以积极开展辅导员进宿舍、心连心宿舍评比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政育人效果,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辅导员只有真正站在学生角度,注重人文关怀,运用科学性和人性的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中的每一个要素,形成亲和力“合力”。当学生处在这样合力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展成全面的人。
5 结 语
总之,高校辅导员亲和力的提升,既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更需要灵活多变,提升创新教育理念、增强自身素养、注重角色转变、整合教育资源,打造思政亲和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