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一点” 品悟“万方”
——苏教版第九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

2018-01-26江苏南京市溧水区东屏中心小学章祥霞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谈迁厄运书稿

江苏南京市溧水区东屏中心小学 章祥霞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紧扣重点词句,体会谈迁撰写《国榷》的艰辛经历,学习用数字表达的方法。

3.通过想象再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谈迁面对厄运不屈不挠、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谈迁第一次撰写《国榷》的艰辛历程。

2.感悟谈迁面对厄运不屈不挠、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过程:

板块一:紧扣一“书”,生出万分“疑”

1.学生初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国榷》主要讲了什么?信念和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

2.检查反馈:

他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信念)

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厄运)

3.追问设疑:谈迁不就是丢掉了一本书吗?又没有危及身体、生命安全,怎能说是遭到厄运呢?

【设计意图:从文章题目关键词入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并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针对学生认识理解上的模糊之处,展开反问,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把探究的方向转向谈迁编撰《国榷》的非凡历程。】

板块二:紧扣一“数”,悟出万般“苦”

1.学生思考,检查反馈。(出示投影)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2.细细读读这段话,这段话很特别,你发现了没有?(数字多)

3.教师:如果不用这些数字呢,老师把这句话,修改了一下。你们再读读,体会一下,两句有什么不一样,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出示:经过奋斗,谈迁终于完成了一部明朝编年史——《国榷》。

预设:第一句话好,因为第一句话写出了谈迁是怎样写《国榷》的和写《国榷》的艰辛和付出。

4.追问:去掉的仅仅是几个普通的数字吗?你们再仔细读一读这句话,体会这些数字背后的意思,掂量掂量这些数字的分量。(生读句体会)

5.预设:6次修改——说明很认真,反复地查证、修改,内容在不断地充实,精益求精。你平时写作文一般修改几次?咱们写的作文大约多少字?400多字。

400多万字——语文课本才5万多字,相当于100多本书这么厚,竟然修改6次!而且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的,不像现在用打印机打出来的!

20多年——时间长,这本书耗费了20多年的心血,从一个风华正茂、志向远大的青年到一个白发苍苍、体弱多病的50多岁的老人,《国榷》耗费了谈迁最宝贵的青春时光,这是怎样的付出啊!

6.自由朗读: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明朝编年史——《国榷》。

7.教师总结:同学们,这一句正因为有了这些数字才让我们感受到谈迁创作《国榷》是那么的——艰辛。我们一起来带着感受,读出有生命的数字。

8.齐读“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明朝编年史——《国榷》”。

【设计意图:教学中紧扣文本中的多个数字,由一点开始突破,引导学生展开探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品悟出谈迁在编撰《国榷》时付出的诸多心血。同时,也为下文“书稿被窃”后谈迁的绝望、悲伤做铺垫。】

板块三:紧扣一“点”,品出万份“真”

1.师引:20多年,几千个日日夜夜,让我们把镜头聚焦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吧。自由读这段话,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2.预设:⑴“一百多里”按照正常人的步行速度,要连续不断地走41个小时。为了一点史料谈迁竟要走上41个小时。⑵“一点”是多少?也许只是几个人名,也许只有几句话,这对于400多万字的《国榷》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嘛!谈迁为什么还要为了这一点史料走上一百多里路呢?(为了翔实可信)

3.总结过渡:谈迁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可能要风餐露宿,啃干粮,喝冷水去抄史料,仅仅只有一次么?是的,400多万字的《国榷》该有多少个“一点”呀!又该有多少个“一百多里路”啊!正是这许许多多的“一点”,这许许多多的“一百多里路”,20多年才造就了一部翔实可信的著作。

4.配歌曲(汪峰《飞得更高》)朗读片段。

5.教师总结:400多万字的《国榷》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名著,它更凝聚了谈迁大半生的心血,它饱含着谈迁的喜怒哀乐,记录着谈迁的艰辛经历,更承载着谈迁的梦想。为了它,谈迁从一个翩翩少年,变成了一位体弱老人;为了它,谈迁长途跋涉。它是谈迁一生的梦想,一生的希望。

【设计意图:在学生感悟到谈迁编撰《国榷》艰辛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学生的探究注意力集中到编撰过程中的一件具体事例,来抓住关键的词语,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谈迁艰辛的编撰历程,不仅是写作的时间长,还有更复杂艰难的收集、探寻、核实、校对等一系列“求真”“探实”的过程。正是由于谈迁“求实”“求真”的严谨态度,“我要飞得更高”的人生理想,才有《国榷》这部不朽之作。】

板块四:紧扣一“泪”,诉出万语“悲”

1.出示: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2.可是,一夜之间,这部书稿却下落不明,可谓从“欣喜的顶峰”跌入“痛苦的深渊”。出示投影: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教师:细细读读这段话,把自己当成谈迁,当时你内心有怎样的感受?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想象拓展:面对着致命的打击,谈迁感到……

看着空荡荡的屋子,谈迁……

看着书桌上的笔墨纸砚,谈迁……

教师过渡:此时的谈迁已经心力交瘁,万分悲痛。他绝望地说——

出示投影:噫,吾力殚矣!

【设计意图:将谈迁完成《国榷》初稿时的喜悦与书稿被窃时的绝望形成鲜明对比,以音乐渲染悲惨氛围,让学生对谈迁的痛苦感同身受,并透过音乐想象谈迁绝望时的情景,充分体会谈迁的悲愤。同时,这也为下一环节谈迁的重新振作进行铺垫。】

板块五:立足一“言”,唤出万分“情”

1.然而,面对如此的厄运、如此巨大的打击,谈迁并没有从此消沉下去,一番痛苦之后,他不禁恍然醒悟。出示投影: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2.思考:你认为是什么给了他重新回到书桌旁的力量呢?

3.投影出示谈迁的话:吾手尚在,宁遂已乎?教师简单解释大意。

4.总结引导:透过谈迁的话,我们听到了他内心的强大声音。难道谈迁就仅仅只剩空空两手吗?

谈迁呀,谈迁,你的原稿丢了,但你的双手还在,还可以……你一定能再编《国榷》!你一定可以!行动起来!

谈迁呀,谈迁,你的原稿丢了,但你的( ),还可以……你一定( )!你一定可以!行动起来!

5.学生集体朗读: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6.引语:最终,他完成了这部了不起的史书——《国榷》,一个伟大的奇迹。

出示:《国榷》一书记叙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到1645年南京沦陷、福王抗清政权灭亡为止的317年间的历史。书中敢于直书其他史书避而不谈的一些重要史实,填补了崇祯皇帝在位17年历史的空白,是学习明朝历史的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参考书,是一部史学巨著,是留给后人的一座丰碑。

7.总结:这就是打不垮的信念,这就是挣脱厄运的信念,这就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正是因为这信念,让谈迁又坐到了书桌前,从头撰写这部史书。最终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奇迹——《国榷》的诞生。

8.出示《国榷》卷宗图片,教师总结:这就是谈迁的惊世之作,在经过数百年之后,依然绽放着光华。

【设计意图:谈迁重新崛起是本文的一大难点。在本环节中,教者通过补充谈迁的一句惊天之问“吾手尚在,宁遂已乎?”,再辅以引人深思的歌曲《怒放的生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展开一连串的追思、联想,共同给予谈迁鼓励,为谈迁出谋划策,生动地再现了谈迁崛起的心理活动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学生摘取最大“麦穗”的过程,零距离地体会面对困难、灾难时应保持怎样的心态,怎样从所处的困境中寻找有利的条件。最后再补充介绍《国榷》的巨大价值,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谈迁伟大的人格魅力。】♪

猜你喜欢

谈迁厄运书稿
顾炎武谢鼠
数学说理,怎么说
Fortune Cookies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吾手尚在
吾手尚在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
漫画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