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

2018-01-26

山西青年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文化馆音频文化遗产

孙 涛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文化馆,甘肃 金塔 7353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人类文明历史的一种记忆和存储,对文化和人类的文明未来的发展有极大的历史参考意义。然而,纵观全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看出人们过于追求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忽视了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一定的困难。新时期,数字化的发展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个有利的时机,十九大召开也提出了文化创新、文化繁荣的发展目标。新时代,要促进我国文化的大繁荣发展。

一、数字化技术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与归集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是通过手工采集、整理、归档,工作量大、任务重、效率低,很难有效地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率。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庞大的挖掘研发工程,涉及的信息量大、资料多、分析多,并且存在着不同的形态和体态,通过人工采集、整理、归档,并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传统的人工采集、整理、归档方式也很难全面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面貌,只能通过片面的视频、音频、图片展示相关的文化内容。例如民族音乐的保护工作,通过传统的保护工作很难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音乐及文化价值,也更难对民族音乐进行改进和创新。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与归集提供重要的办法和技术手段。近年来,三维扫描、动作捕捉、3D打印等数字化技术广泛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极大的帮助。这些数字化技术能够将传统的文化更加形象地展示给观众,也能够更加全面地整理归档。另外,数字化技术具有记忆存储的强大功能,可以将文档、图片、音频、视频及模型有效的存储,并且建立详细的档案,根据资料的类型建立分类,便于资料查找。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提供极大的帮助和技术支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变得更加容易。

二、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目前,我国各省市级政府都建设有博物馆、文化馆和图书馆,对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也有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开放。由于人们的工作等各方面原因,对博物馆、文化馆和图书馆内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较少。因此,为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受众中的影响,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应该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数字博物馆,并且由博物馆、文化馆和图书馆三方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资料进行收藏、管理、展示,以互联网地方式传递给受众,并开通科研、教育等各种增值服务。数字博物馆的建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空间和手段的拓宽,通过虚拟的数字世界了解当地及其它地方的文化和历史的发展,了解一些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数字化可以通过精美的视频、图片和音频向受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受众阅览的需求和要求。数字博物馆是打破空间与时间的一种网络知识传播平台,是摆脱传统博物馆受地点、时间、空间受限的束缚。

三、建立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三千年华夏文明的发展,我国文化形式多种多样,文化内容也丰富多彩,并且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文化单位的工作职责,也是全社会公民的义务和职责。通过数字化技术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使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完整的历史发展状况和相关资料,尽可能地挖掘该物质文化遗产所有的信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的保护形式就是全员参与其保护工作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实现不同区域、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工作。数字化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单整理和归档,而是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从而给人类历史和文化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四、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强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全社会公民熟知并了解其历史发展状况。例如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或者一些民间技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培养出更多的继承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数字化技术是目前文化传播的一种有效的工具。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具有庞大的粉丝量,对于文化的传播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可以及时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传递给受众。例如某种民间技艺的挖掘整理研究,文化馆可以通过对其研究的进展进行实时更新,并且上传高清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信息,让受众第一时间参与到其研究过程中,这会给受众一种强烈的参与感,将有效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

五、结束语

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工作一项艰巨的民生工程,是惠及每一个社会公民的文化事业。因此,文化馆等文化事业单位要以身作则,引领全社会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为我国文化大繁荣的目标作出积极的贡献。

[1]郭炯.中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1):127-130.

[2]谌良汶,靳阳春.微信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浅析宁化祁剧的传承与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7,3(8):36-39.

猜你喜欢

文化馆音频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与文化遗产相遇
章堰文化馆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大爱有光
Tough Nut to Crack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