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长效机制研究

2018-01-26

山西青年 2018年11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关怀人文

全 颖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各级党组织要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可见,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长效机制对加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长效机制的意义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与特点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在基层党建工作中,人文关怀是在政治上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及其应有的权益和需要,同时以各级党组织关怀党员、基层党组织内党员之间互相关怀等措施,使全体党员充分到感受党组织的温暖,进而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内和谐发展。党内人文关怀主要包括心理关怀、物质关怀、生活关怀、精神关怀、思想关怀以及政治关怀六个方面。心理疏导,原指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心理疏导就是要在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下,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通过解释、说明、沟通、激励以及引导等方法,疏通党员的心理障碍,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从而促进思想问题得到解决,使其心理达到健康和平衡。

(二)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长效机制的意义

1.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长效机制,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此外,社会竞争激烈、学习科研压力大、成就感缺乏、师生关系紧张、人际情感冷漠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衍生而来,使广大党员的精神压力随之加大,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消极等负面情绪,对于党员自身的身心健康以及高校的发展都将带来潜在威胁,并将影响社会稳定。为此,构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长效机制是促进社会及个体和谐发展的必要措施。

2.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长效机制,是新时代高校发展的需要

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直接组织者,是学校党委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的直接责任者,是学校教学、行政、后勤等各项工作的直接推动者,是广大师生员工的直接服务者。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长效机制彰显了党对党员主体性的肯定与关注,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根本保障。

3.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长效机制,是新时代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需要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有效渠道。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使命、目标任务凝聚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关心爱护党员,是激发广大党员对党组织产生归属感的必然要求。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融于基层党建,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将进一步促进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发展。

二、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对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思想不够重视,认为党员理所应当奉献,客观上影响了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影响了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实践方法有待创新

少数基层党组织创新意识和工作手段比较单一,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方式方法内容比较单一,对于党员的教育方式缺乏生机和活力、灵动与变通;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党员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面形式比较单一。

(三)机制体制有待健全

有些高校基层党组织意识到党内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但一直没有对开展党内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工作的机制进行总结与凝练,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少数高校党内关怀与心

理疏导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保障制度。

三、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关怀长效机制

政治关怀是党内关怀体系中最高意义上的关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政治关怀就是要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保障其政治权利,坚定其政治信仰,提升其政治水平。党内政治关怀一方面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帮助党员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掌握正确的政治观点、运用正确的政治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广大党员在政治上时刻保持头脑清晰,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要建立政治关怀机制,关心党员的成长与进步,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针对党员的知识空白、能力弱项,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关怀长效机制

构建深入基层党建的思想关怀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障。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关怀长效机制,一是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理论教育。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推进思想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二是要加强高校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给精神上“补钙”,牢牢把握三观“总开关”等。这就要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不断开拓新的思路,解决新的难题,永远保持先进性。基层党组织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和监督党员的职责,通过理论宣讲、专题讲座、专家讲坛、理论研讨、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为党员“补钙”。同时,通过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力量、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行为实践、制度保障等多种渠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三)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心理疏导长效机制

职业焦虑、能力恐慌、沟通闭塞、竞争困扰等是当前多数高校党员、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因。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建立健全党内谈心制度,运用倾听、共情等谈心技巧开展谈心交心活动。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通过平等对话,为基层工作交流提供平台。关心党员的工作状态,缩短彼此心理距离,提升基层工作的价值感、成就感;另一方面,要健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心理辅导与干预机制。要建立党员心理档案,开通心理健康咨询热线,不定期邀请专业人士提供心理辅导或治疗,多形式普及心理学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适。要强化挫折教育,引导党员正确面对名利、得失、奖惩、甘苦,增强心理的承受力和耐挫力。关注党员心理动态,构建和完善党员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及时解决广大党员的心理困扰,优化情绪,促进党内和谐。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5.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10.

[3]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7.10.

[4]曹成新.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1(下).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关怀人文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加快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