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8-01-26张生凤

山西青年 2018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特色理论

张生凤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行动指南和指导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继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后,我党理论成果的又一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最新成果,是我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统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从直接来源看,它继承和发展了党的每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发展是我们党始终为之奋斗的根本任务,是贯穿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从思想理论上来讲,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哲学高度,进一步深化了党对发展问题的科学认识,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的唯物论和认识论,又是实践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是书写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哲学光辉篇章。它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化了发展问题上的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我们进行认识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恩格斯曾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习近平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3]从我国社会实践发展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则是中国共产党人96年实践探索和近40年改革开放,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尽艰辛万难、付出巨大心血取得的根本成就,也是我们党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成果。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近40年的艰苦奋斗,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探索实践,就不会产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继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后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引领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声音。

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习近平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4]中国共产党是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理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并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等基本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篇章。

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同时,前进中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思想“8个明确”和“14个坚持”,总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战略,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

(一)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辨证唯物主义,贯彻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使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事物规律认识事物,改造客观世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基本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党中央增强政治定力,坚持“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谱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崭新篇章,这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正确运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中国全面发展。

(二)创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总结我国当前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正如习近平在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有深刻的经验教训。反思发展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总结实践经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重要条件。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国情,科学总结发展实践经验,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结果。

(三)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用全面系统的观点看待事物,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整体性是其基本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的是全面发展,就是要用全面系统的思维看待事物发展,反对片面性局限性思维。必须将发展的阶段性与持续性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好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阶段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同时,我们要克服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有破坏生态环境,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是历史活动主体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树立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牢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出发点和落角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关心群众疾苦、关爱群众冷暖,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扬帆起航的新征程上,我们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新华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新华社,2017.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日报,2016.

[5]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M].北京:新华社,2017.

[6]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新华社,2017.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特色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神秘的混沌理论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