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镇:智慧探测小镇的“风吹草动”
2018-01-26姚敏侣
文∣姚敏侣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作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体现的一部分,杭州各街镇广泛开展的“四个平台”建设实践,如一支改革的弦歌,在城市上空奏唱得更为悦耳、动听。
8块高清屏拼接成了一整面“墙”,这堵墙与780多座监控设备相连,屏幕上显示的是整个辖区的监控图像;侧面墙壁上粘贴着一张“联动应急通讯录”,上头密密麻麻排列着各基层执法部门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屋子里的工作人员或专注地盯着各自的屏幕,或忙碌地操作着鼠标键盘,给系统传输指令……
这里,是杭州余杭区塘栖镇综合信息指挥室。过去,它叫大联动治理办公室,自塘栖正式启动“四个平台”建设以来,这间不算大的屋子,用信息化智慧化处理的方式,记录了这座小镇每时每分的“风吹草动”。
线上网络覆盖的“智慧大脑”
2017年6月,塘栖镇大步迈开了基层治理改革的步伐。在建设推进过程中,小镇通过力量组织、联动运作和管理考核等方面实施的集约化、信息化和制度化的操作模式,实现了“四个平台”从前端组织到末端管理的整体运作。目前,塘栖综合信息指挥室已经与派出所等部门事项联动,充当“综合执法和沟通联络”的角色,研判分配和协调职能部门的工作,发挥着“指挥、协调、派单”的职能,初步实现了较为顺畅的基层治理运作。
如果把综合信息指挥室比作是庞大的“信息大脑”,那么它的和谐运作就需要“智慧触手”作为延伸。小镇上空全天候不间断“工作”的14个高空瞭望球机无疑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它们是塘栖镇“线上管控”信息覆盖的技术优势和亮点所在。
相比于传统的监控器,以各分布设置点为圆心,每个高空瞭望球机最远能够辐射覆盖半径为1公里的监控范围。与此同时,球机自带的360°自由旋转功能使得实时监控更为灵活,方便工作人员调取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的监控画面。从监控成像上来说,高空瞭望球机传输回来的监控画面更为清晰,对监控区域范围内细节的反馈更为细致。
2016年,塘栖镇共投入了总计20万余元的财政建设维护费用,将这些高空瞭望球机主要分布在了古镇旅游区等重点区域。有了这些智慧化的“触手”,信息综合指挥室的统筹协调工作变得更为智能,指挥室摆脱了对各职能部门巡逻查办上报问题的依赖。分布在小镇各区域的球机传输回来画面,能够帮助指挥室及时发现和研判问题,从而及时协调各职能部门工作。例如,当球机监控发现某条路段堵车非常严重时,指挥室即立马向路政交通部门反馈分派信息。此外,根据球机的反馈,指挥室也会解决一些简单易操作、不涉及具体执法问题的小麻烦。
细致化基层治理的“智慧末梢”
塘栖建镇历史悠久,有“明清江南十大名镇之首”的美誉。随着小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日趋攀升、旅游品牌的全面打响,应对更为纷繁复杂的基层治理工作,塘栖积极探索实践了“网格覆盖”的线下治理新模式。
“从治安联防,到家长里短,只要老百姓有需要,我们就顶上。”陈丹良是塘栖镇原舍花苑网格的网格长,负责网格内居民区约700人的日常巡查工作,具体包括“三合一”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治安和消防安全巡查、卫生和社区环境保护、流动人口管理、退休社保管理和一般民生问题解决等各项工作。“与其说是网格长,我们可能更像杭州人口中的‘老娘舅’。”
网格治理的智慧化,体现在网格员们通过指挥室统一配备的手机App,像提交网购订单一样,将巡查发现的问题悉数上报指挥室,再由指挥室统一协调职能部门与派单分配工作。在塘栖西横头街,曾有不少无证商贩当街摆摊,严重影响交通。巡查到此情况的网格员经多次劝阻无果,通过手机客户端上报反馈。从指挥室派单,到城管中队现场执法整治仅用了三天时间。细致的智慧化网格管理,让现在的西横头街恢复了顺畅自如的交通面貌。
↑塘栖镇综合信息指挥室
私拉电线给电瓶车充电一直是塘栖老居民区的老大难问题。为了加强消防安全,傍晚时分的印刷厂弄里,陈丹良常常和他的网格员一起走家串户、巡逻排查。“像我负责的网格,平均每个月要上报60多例来自老百姓的问题,需要由指挥室统一协调解决。”说着,陈丹良从兜里拿出了手机,在打开的客户端里显示了很多已办事项。
在塘栖,像陈玉良一样的网格长共有133名。在小镇133个网格中,每个网格都配有一名网格长、一名网格指导员、一名全科网格员和若干名网格参与员,他们通过不定期巡逻、平安宣讲和志愿服务,与老百姓面对面沟通交流、手把手解决麻烦,将“四个平台”建设实效落到了最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