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特色教学中活动设计突破途径研究

2018-01-25高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5期
关键词:活动设计高中政治思想政治

摘 要:活动设计是高中思政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了当前制约活动设计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效应用活动设计的准备思路和具体办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 高中政治 活动设计 突破途径

高中政治2004版课标教材的编写以活动设计为一大亮点,活动设计作为教科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新平台,并且具有引导和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职责。

一、当前制约活动设计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

1.部分教师观念更新难,应用意识不够

当前环境下部分思想政治教师依旧深受传统老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的阻碍,无法正确地与新课堂的宗旨相匹配的实施课堂教学,导致了活动教学无法顺利扩散,制约了新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效率。显然,教育改革倡导的理念与教师固有的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已然成为影响新教材中活动设计应用的重要原因。[1]

2.部分教师能力有限,应用有效性不足

新课堂环境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对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合理的要求。而现实中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对新教材中的活动设计难以实现有效的应用。这些因素在不同的角度对新课程理念的顺利实施产生了影响。

3.学生个体差异大,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

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教师针对新教材的活动设计所采取的策略与学生的反馈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新课堂旨在将课堂的主体转向学生,敦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然而,一个课堂作为一个整体,学生是个体,个体中存在差异性是一种必然的现象,这就将导致课堂进度整体的节奏存在不平衡性。[2]

4.社会支持氛围缺乏,应用难以落到实处

对于新课程改革在思想政治学科中的实践,不仅需要教育部门不断的完善监督,更需要社会与学校各个环节的大力支持与保障。活动设计相关模块作为新课堂改革的新生模式,在开展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阻力。

5.评价机制单一僵硬,目标脱离课改精神

新课堂改革已经开展了十多年,然而笔者通过了解课堂研究改革的实践情况发现,老旧的应试教育体制仍旧大量存在,并且逐渐呈现反击的事态。这和我国与之不相匹配的教育体制与教育考试相关评价机制的滞后不无关系。

二、高中思政教学中活动设计突破途径

1.有效应用活动设计的准备思路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认识水平

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活动设计,精心设计问题环境,重现情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师生互动中引导启发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教学目标,遵循教学理念。

(2)明确活动设计理念,确定预期目标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的方向,同样是教学活动设计的承载物,只有使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相匹配,相适应,才能够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目标也才能得以顺利完成。因此,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双方都应该做到明确教学目标,才能使新课堂改革的实践顺利开展。

(3)立足教材内容主体,分析活动设计

新课堂改革中对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改革体现在通过穿插思维活动,增强课间互动力度,为学生建立一个平等、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基于这样的教材特点,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以正文的内容为核心,从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学生个体的特点出发,合理地运用活动设计。

(4)把握学生个体差异,保证应用效果

为了更好地培养全体学生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把活动设计和正文的内容联结起来,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课堂教学计划,还需要具体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其基础知识、思想情况、学习态度和习惯等方面掌握充分。

(5)完善自我知识结构,充分利用资源

思想政治教师在自身知识面的获取力度上应该不断加强,不断学习先进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形成贯穿各个学科的知识面结构体系,以此在授课时与学生产生共鸣,强化课堂的授课效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质的整体提升提供帮助,从而真正承担起指导者的重任。为保证应用的有效性,教师除了以宽厚的知识为支撑应用活动设计外,还要在自身的能力上有所突破。

2.有效应用活动设计的方法

(1)注意突出生活化、趣味性

活动设计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承载起主体知识,使教材内容具有强烈生活感的新形式。为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其的应用同样也要注意凸显生活化、趣味性。

(2)注重凸显师生“双主”地位

在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应用活动设计进行教学虽然应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要目标,但并不能因此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新课堂改革的趋势一下,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最终达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精神的目标。

(3)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在教學过程中,章节内容之间的衔接如果没有活动设计这一模块,将给学生的理解与逻辑思维造成障碍,但从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活动设计数量多,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零散的活动设计一一开展探究势必会影响教学进度,因此在章节教学中合理穿插能够承上启下的活动设计,不但能提升课程计划的完成效率,同时又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框架的理解程度,保证学生思维逻辑上的流畅性,全面地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结语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传授相关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意义就是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与行为表现。因此活动设计作为改革中新教材的新模式,对基础课程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都产生了极大的助力。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教师自身观念、能力的影响,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社会氛围以及评价机制的制约,活动设计在实际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常伴随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对活动设计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解,对制约其应用效果的原因进行探究,有利于解决在不同环境下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合理的设计教学活动这一根本问题,并最终促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宇.富川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对新教科书的适应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2]刘艳平.思想政治教学中“活动设计”应用的制约因素及其突破路径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高雅(1988—),女,汉族,中教二级,主要从事高中政治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活动设计高中政治思想政治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