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职高专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8-01-25段桂英田芳
段桂英 田芳
【摘要】大力开展高职高专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就在于培育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新创业所必需的能力和素养,从而为可能的创业行为打好基础,积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能够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从而使高职学生成为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生力军。
【关键词】高职教育 创新意识 创业能力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高职高专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问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0304016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0-0033-02
高職高专的教育时间短,一般为2-3年,那么,当前河北省高职高专的大学生们,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什么?如何实现在有限的时间内创新创业是我们高校教师研究的重点。
一、河北省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从社会来说
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不是很浓,创新创业环境不完善,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家长支持学生们的创业的意识和力度也不足。
2.从学校来说
创新创业的师资力量不足,学科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课程开设不足,缺乏评价和奖励体系。
3.从学生来说
创新意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高、热情不足,新技能不强,偏向于智力的教育,存在操作能力差的情况,重理论,轻实践。
二、河北省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
1.从社会来说
河北省创新创业主要依托创业园区、创业平台进行,如果某一学院某一地区不重视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没有相关的配套设施和专业指导,毕业生创业将很难进行下去。缺乏专业的信息提供与咨询平台,令很多毕业生在初期准备创业的道路上得不到有效指引和对现有市场的正确认知。此外,在现有的社会大环境下,多数学生家长更希望学生毕业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收入,而创业工作在初期开展时比较艰难,很难迅速看到效益和收入,所以得不到普遍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2.从学校来说
(1)高职院校缺乏创新的“平台”和“创新氛围”
创新思想的孕育和发芽,要有适宜的生存环境;创新能力的产生依赖于宽松、进取的成长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是潜在创新能力形成及充分发挥的客观条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外在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说,“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孵化出什么样的思想。”我们应当积极营造、适宜的“创新创业的环境”,有了好的环境,创新创业人才能成长。学生缺乏创新“平台”,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设立“学生自主创新联盟”,共同建设相应的创新创业团队,负责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引导、管理和督促,同时举办各种学术交流会,开展创新创业类的各种竞赛,对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
(2)有待完善创新创业的环境
目前各高职院校尽力宣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事实上重视度、宣传度、引导力、都不够,并未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氛围。
(3)创新创业导师不足
大部分创新创业教师,都是从辅导员和相关岗位中走出来的教师,经验、创新创业意识不足,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也未取得创业咨询证书,更没有实际创业的经历,符合导师身份的教师少之又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带来很多的困扰。
(4)学科体系上不够完善
河北省各高职院校当下的课程大部分是以各种讲座、论坛的形式进行,没有整体性、缺乏系统性,课程设置上也较单一,专业培养计划与创新创业课程相结合度不高,形成两张皮现象,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不明显。
(5)创新创业课程教材化
当下高职高专都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大部分都是基于教材讲授内容,发挥性、影响力不够,学生积极性不高,对学生产生的实际意交欠佳。
3.从学生来说
(1)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不足
从小受教育的环境和方式,导致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并且当下的大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性,导致创新思维和意识不足,创新知识匮乏,参与度、热情度都不高,开创性的开展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2)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不足
长期以来,所受教育都偏向于智力的教育,存在操作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重理论,轻实践,因此,造成学生们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不足。
三、河北省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广泛宣传,打造创新创业氛围
首先,要发挥一切可发挥的力量,从社会和政府层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氛围。其次,河北省各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方面要广泛宣传,打造适宜的创新创业的气息和氛围,通过宣扬大学生中涌现出的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增强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和扶植更多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脱颖而出,在校园文化中注入创新创业文化的新元素,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面。还可以举办创新创业类论坛,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及相关专家、交流报告、传授经验,并利用学校各种资源为创新创业服务,打造创新创业氛围。
2.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需加强
河北省各高职院校中有较高创造性创新性思维修养和创造精神的教师少之又少,而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成果最终取决于高职教师们,只有加强对高职教师的培养,才能打造高水平、实践强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要选派老师进行专业的创新创业相关培训,如:syb、kab、并取得相关证书;与校企创业导师对接,走进校外创业企业工作体验;鼓励教师根据专业带领学生一起创业;举办创业高峰论坛,与创业企业家面对面;带领学生参加“创新杯”、“挑战杯”、“互联网+”等大赛,打磨学生,锻炼教师,从而不断进步升华。
3.打造创新创业学生团队
一个创业团队,需要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共同合作,在整个的培育过程中,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培养,充分发挥不同专长、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们的能力和优势。所有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组建创新创业社团,通过活动打磨学生的团队、竞争意识;建立大学生创客中心,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所需场地、专业的指导、咨询、项目对接、融资;举办大咖讲座;校外创业导师专业指导学生创业团队;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杯”、“挑战杯”、“互联网+”等大赛;帮助学生做好项目的转化、专利等申报工作。
4.各高校应完善创新创业政策,同时转变创新创业就业的观念
各高校就应完善创新创业政策,用政策激励学生,用政策引导学生,比如完善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教育纳入学生综合考评中的政策,给于学生们相应的学分;完善什么样的条件的学生项目或团队可提供资金、场地、专家指导的策;使用得学生们转变创新创业就业的观念,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以出口带进口,只有学生们创业就业质量高,各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才会更好,教育教学水平才能提高。
5.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改革
河北省的各高职院校应把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教学计划、学分体系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化、整体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体现各专业的特色,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各专业实践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积极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的改革,与专业课程有机的结合,必将对高职学生们的创新创业带来新局面,起到推动作用。
6.健全、建立高職生的评价、奖励机制
(1)健全科学、适宜的评价机制。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能力和在校的成长与就业及发展放在一起评价。
(2)建立奖励机制。各高职院校要根据各自学校的情况,出台相关的大学生创校创业奖励政策,投入专项资金,对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大学生予以奖励。如,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科技发明、科研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公开发表作品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学分或作为评优评先的参评条件。这样坚持下支,学生们参与度、学习度的热忱才会高涨,学生的创新成果才会越来越显著。
四、结语
河北省各高职教育教学时间较短,实际教育中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衔接,在具体的实践活动能够中充分利用一切方式调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热情,积极树立学生们的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勇气,注重培养高职高专业大学生们的拼搏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必将插上飞翔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欧阳康.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高等教育创新[J].企业经济,2004(4).
[2]邓建平.试论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2).
[3]王汉清,况志华,王庆生,居里锴.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4]孙洪义.论我国大学创新教育的着力点[J].教育探索,2006(10).
[5]冷庆丰.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研究,2011(2).
作者简介:
段桂英(1980.7-),女,汉族,河北邯郸人,研究生,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