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和培训体系研究
2018-01-25谷玉玲
谷玉玲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中国的职业教育已具有了自己的特色,教育形式不断创新,培训规模日趋合理,为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技能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成就取得的过程中,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也逐步暴露了出来,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因此,改革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职业教育 改革 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0-0009-01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职业院校数量规模和在校生人数均居世界首位。党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强调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为职业教育发展再次提出要求,明确了方向。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在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成就取得的过程中,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也逐步暴露了出来,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历提升受阻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还没有和传统的学历教育有效衔接,中职到高职的提升通道基本打通,但高职到本科、研究生的提升通道不畅,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高职升本,造成学历提升受阻,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二)专业设置盲从
部分高职院校一味追求专业门类的齐全和专业设置的“热门”,实现所谓的综合性,而忽视了本身的学校特色和专业强项,造成学校规模大,学生数量多,但特色不明显,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
(三)产学融合不够
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技能实践没有与企业及市场需求和生产实践要求相统一,没有与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大环境相适应,造成毕业生技能落后,畢业生不熟悉生产一线情况,企业不了解毕业生能力状况的情况。
(四)职业认证脱节
高职院校和职业技能认证机构相互独立,毕业生取得毕业证后,为了适应就业要求,还需重新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认证,势必影响就业周期和就业率,降低了职业教育吸引力。
二、关于教育改革和培训体系完善的对策思考
(一)严把院校质量关
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职业院校的监管,职业院校要把学生能力培养作为出发点,不能一味追求专业门类的齐全和学生数量。应该发挥院校的行业特点和专业优势,着力打造具有行业竞争力的院校。
(二)严把课程设置关
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课程,应该紧贴学生培养目标,统筹好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的关系。课程设置应坚持按岗定教,紧紧围绕岗位需求设置调整专业课程,同时,课程的设置不能一成不变,要紧跟行业转型升级特点适时予以调整,积极探索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着眼“互联网+X”,开发微课、工作过程模拟软件、名师讲堂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
(三)严把技能培训关
职业院校要把握好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的关系,不能重理论而轻技能。技能培训应该紧贴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以培养生产一线的动手能力为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优势互补,互为支撑,互为延展。
(四)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非常迅速。而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却是很多年不改变,一直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听为辅;实验和实训的时候,以教师操作示范为主。每个学生学会了多少, 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教师并不能完全掌握。很多教学内容已经是被淘汰的、落后的知识,即使学生学会了,到了社会上,依然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必须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首先,把教学过程中的以教师为主改为以学生为主,将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概念引入教学过程。重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重视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并利用学习平台实现预习、作业、答疑、讨论等环节;教师课前在学习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和相关题目,学生通过预习找到自己的疑问在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和答疑。其次,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持怀疑态度,很多学生认为所学内容与企业的社会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从主观上并不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二是职业院校对课程的考核标准仍是以笔试为主,对个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不足,很多学生平时不需要非常努力的学习就能通过考核,因此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必须以企业的工程项目和案例作为教学引入点,教学内容注重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对于不努力学习的学生,加大补考和重修的力度,迟发或不发毕业证,直到达到要求为止,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态度上重视学习,并自发的学习。
(五)深化产学融合
职业院校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教融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产教融合流于表面,并没有真正解决根本问题。究其原因是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企业是以盈利为根本目的的,注重的是生产效率和市场需求,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来约束和促进产教融合,单纯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出台政策促进和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如可以尝试让企业家参与职业教育的管理工作。职业院校可以和企业采取多种模式的合作,如让企业工程师到学校给学生和教师培训上课并付出一定的报酬,学生和教师经常到企业进行学习和锻炼,学习先进的技术知识。
(六)职业院校应尝试将教学与科研分离
职业院校应以教学为主体,科研为推动,两者相辅相成。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除了完成必须的教学任务,也需完成大量的科研任务,这样容易分散精力,顾此失彼,不利于职业院校的发展。因此应将教学与科研分离,一部分教师专门完成教学工作,一部分教师专门完成科研工作。所谓“术业有专攻”,这样每位教师都可以集中精力专攻自己的工作,使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齐头并进,共同推动职业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宇.“国赛”十年:将职业教育改革进行到底——2008-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回顾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7(18):21-27.
[2]潘姿曲,祁占勇.改革开放四十年职业院校治理结构沿革、特点与展望[J].教育与职业,2018(13):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