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治的国学教学及现实意义
2018-01-25马维
马维
唐文治,字颖侯,号蔚芝,别号茹经。江苏太仓人。他生于1865年,卒于1954年。他在《唐文治自述》中提到,自己六岁开始读《孝经》、“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到了十四岁,已经通读能诵;十七岁时师从理学大师王祖畲,对理学有所涉及;二十岁时,在江阴南菁书院跟经学大师黄以周学习,有所得悟;经历了几次科举失败,二十七岁的时候,进士及第;之后在户部、外务部、商部、农工商部等任职,直至代理农工商部的尚书;四十二岁的时候,出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的学校监督和校长,长达14年。此间,唐文治先生努力改革旧局,增加工科设置,鼓励学生学好国文,并亲自授课、示范,为后来上海交通大学的创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因为战乱以及眼疾的原因,他辞去校长职务,但仍在奉献余力,受施肇曾所托,在无锡开办国学专修馆。七十二岁高龄的时候,恰逢日本全面侵华,无锡国学专修馆“内迁”,唐文治辗转长沙、湘乡、桂林,目疾日笃,最后不得不回沪就医。尽管时局艰难,自己年老体衰、目不可视,唐文治先生仍然每周日前往无锡国专沪校开设讲座,内容以文学大纲和道德为主。后来,授课内容被上海交通大学整理为《唐蔚芝先生演讲录》,上卷讲“经”,下卷讲文学,既体现了唐文治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又表达了他在文学研究方法方面的主张。无论是儒家经典还是文学阐发,唐文治都是通过微言大义的方式,教育青年人立身处世的道理,以期教化人心、安定社会、净化风气,最终实现政治的清明。
《国文经纬贯通大义》是唐文治编写的国文教材,其中有他自己的十一篇作品,以及以之为例讲授读文、作文的“四十四法”。唐文治此举是很有创见的,之前的教材一般都由公认的经典作品组成,他却敢于将自己的作品放入教材,这份自信和创意是令人敬佩的。他的意图很明显:一方面让学生充分、系统地接触经典;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个人作品,身体力行地实践对经典思想、方法的传承,以此鼓励学生积极实践。这比任何一种灌输式教学,都更能激发学生读文、写文的热情。唐文治身体力行,在国学教学中独树一帜。具体有以下三种特点。
一、循序渐进的国学内容
唐文治研究经学、文学的作品众多,并编写了很多国文教材,《国文大义》《古人论文大义》《国文阴阳刚柔大义》《国文经纬贯通大义》都流传至今。他在国学教学方面独树一帜,在教材内容选择方面,也有自己的主见。他以“立品卓学”为旨,亲自编写教材,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实施。他认为,教材内容要与学习年龄、教书要义相适应。比如阅读“十三经”,必须有一定步骤,内容上,先读《孝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然后由浅入深地读《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不仅如此,他还设置了各年龄段的读经顺序:初级小学三年级开始读《孝经》,高级小学三学年读《大学》及《论语》上半部;初级中学三學年读《论语》下半部和《诗经》,高级中学三学年读《孟子》和《左传》;专科、大学、研究院应进行定向的经学研究。唐文治所选择的国学教学内容,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甚至删改的,可称为经典中的经典,其科学合理的课时安排更是因材施教的典范。
如《孝经》主要教人敬爱,《论语》教人明仁、明礼、明德、明序,《大学》讲格物、明事理。教学上述三书,教者可利用具体的历史事件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孟子》督促人关注社会现实和治国之道,是善国之法,《中庸》教人讲诚,是中国文人安身立志的重要依据,其思想价值为世界各国汉学研究者所重视。唐文治认为:“外人尊重我国经典若此,而近期中国人不读中国经书,未免谬误。试问古今中外,有自灭其本国文化而其国能久存者乎?固决知其必无有也。”在唐文治看来,经书育品德,文学养性理。因此,深受国文濡染的唐文治,教学生背诵古代文学经典,教导学生在文学经典中陶冶心灵,培养优秀的道德,宣扬传统文化的精华。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力持续至今,尤其是当下,面对种种意识形态问题,我们更需要用审美的、形而上的精神给养去给安定、繁荣的中国注入动力。
二、“情、气、神”一体的“唐调”
一是读文理论的创设。“唐氏诵读法”在读文方法方面最为突出,唐文治所开创的诗文吟诵方法,当时被国专称为“唐调”,是唯一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吟诵调。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将“情、气、吟、悟、理”相融合,实现了乐理、文本与人之性理的共生、共存、共融。
唐氏诵读,旨在培养学生的立品卓学。唐文治的老师吴汝纶曾经说过:“文章之道,感动性情,义通乎乐,故当从声音入,先讲求读法。”唐文治也结合了刘勰的“披文人情”与桐城派的“因声求气”论,将读文方法进一步发展为急读、缓读、极急读、极缓读、平读五种。同时,曾国藩的《古文四象》和桐城派古文家也倡导“重视读文”:姚鼐主张,唯有放声疾读方能体会文势,缓读古文方能体悟情感,方能自悟;刘大魁喜欢通过古文中的音节来区分文中之神气。唐文治的五种读法与曾国藩所说的“四象”,即“太阳气势”“太阴识度”“少阳趣味”“少阴情韵”相对应。唐文治还提出,除五法之外,音也分五种:长音、短音、高音、轻音、平音。经过实践,他认为,有阳刚之势的文章,应该急读、极急读、高音、短音、气疾;有阴柔之势的文章,应该缓读、极缓读、轻音、气徐;少阴少阳的文章,应该平读、平音,气在不急不缓之间。
唐文治还特别重视音律的作用,他曾经引述《乐记篇》中师乙的说法:“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结合自己的吟诵实践,后来他在《读文法纲要》里,总结了读文理论:“文章音节,应古时乐律,有抑扬、吞吐、抗坠、敛侈之妙”,“文章之道,通于天而协于律”。这种读书方法融合了音律、急缓、文势和“四象”。这种读文理论,综合考虑了乐理、文本、作者、读者的“情、气、神”三方面,使读文成为一种艺术、一门学问。他还认为“气”源于个人的真性情,有真性情的人才会作出优秀的作品,产生可见之“神”,如豪迈、至诚、淡远、凄婉等。这与姚鼐所提出的“阴阳刚柔”相应,都是以情为本,气应而生,借神传情,最终达到“气合于神”的境界。此外,唐文治先生在对“情”的研究和挖掘中,不仅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还对桐城派文学理论作了发展。
二是读文理论的实施。关于如何读文,唐文治先生首先要求文本熟背三十遍:前十遍寻求线索、清明段落,中间十遍明白立意、体情悟理,最后十遍体会音、气、顿挫。至于读文形式,类似于配词唱曲。音、曲、气、神的配合也有三个层次:第一是字音与读文者唱出的曲调相配,第二是整体的阴阳刚柔与读文者采用的整体曲调风格相配,第三是文章的经纬立意与曲调表现力整体协调。独特之处在于,“唐调”吟诵并非单纯地唱,而是综合考量配音、配气、文本的态势和读者的悟致。《国学演讲录》里提到,唐文治在论述《欧阳生文集序》的研究法时,主张将乐理与作文布局段落相结合来读文:起初翕如,翕收通篇气局;纯如、嗷如的阶段,声音和雅;绎如的阶段,凝聚气神,意义辐辏,如八音齐奏。论述《泷冈阡表》的研究法时强调字、词中包含的“气神”:“永叔先生以丰神胜者,全在虛字,宕漾得法。”举例《醉翁亭记》,验证“也”字有神,并说《诗经》中“三岁为妇,靡室劳矣”“渐渐之石,维其高矣”等的“矣”字神味无穷。讲解《秋声赋》时,提及情韵与声音高低、气息强弱之间的关系。讲授《苏氏文集序》时,指出“学者读文,于每段结处,务宜格外注意,学其停顿之法”,讲究读文的停顿感叹。他尤其强调:“初学用功,尤当致意者,在一顿字。古人之文,无论阳刚阴柔,其妙处全在于顿;一顿之后,或一提,或一宕,便处处得势矣。”
唐文治的学生后来这样回忆:
“先生读文法的最大特色,是它的音乐性。这是往日所学习的以及后来所听到的其他读法都是无与伦比的。”
“同学大都懂得在抑扬顿挫、缓急轻重的声调节奏中,玩味文章的起承转合、措辞构思之妙。不论早晚,国专教室内外总是一片琅琅读书声。”
“先生是讲究读文法的,他继承刘勰和桐城派的理论,用他自编的《国文经纬贯通大义》作课本,要求我们读文一定要读出文章的音节美,要在往复涵咏中,在抑扬顿挫、高下徐疾中领会文章的阴阳刚柔之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另外,刘其昶描述了唐文治暮年读文的情景:“我记得那天讲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原道》。接着先生就全文大声朗诵一遍。但实际上他是在背诵……声音洪亮而苍劲有力,抑扬顿挫而字字铿锵。在座的均精神为之一振……我国古文特点是既为文学作品又常结合道德教育……最后,先生又将全文再大声背诵一遍而结束。”
他的学生在反复的涵咏体会中,感受文章的抑扬顿挫、疾缓高下,体会文章的阳刚之美和思想之力。后来无锡国专的学生受益匪浅,读书兴趣浓厚,国文功底扎实,基本上都能背上五六百篇古文。如唐文治的学生冯振,单唐诗能背一万多首,先秦诸子到唐宋八大家的范文也不在话下。由此可见,“唐氏诵读法”对学生的影响之大。即使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也仍然具有较大价值。
三、唐文治国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国学,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思想、文化精髓。新时代的我们,要厘清对国学教学的认识。鲁迅曾经在《狂人日记》中表现“封建礼教吃人”,在《祝福》中提到研究“程朱理学”的鲁四老爷是多么可恨。许多学生因此认为,只要是封建时代留下来的儒家经典就都是在宣扬吃人的礼教,但凡封建文学作品中的主张都有偏颇和局限。可是,他们忘记了,“经”是用来育人的,而不是“吃人”的;文,是用来欣赏、学习、诵读、体悟的,而不全是“封建糟粕”。鲁迅之所以强调“封建礼教”吃人,是因为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特殊环境下的产物。唐文治也经历过那段时期,但他一以贯之地推崇国学的精华,凭自己的学识,对国文教材进行删改修订,去粗留精。通过编订国文教材,他让学生看到了国文的“美”,意识到文学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如今,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人们接受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娱乐信息,尽情地释放心理压力,表面上生活越来越便利轻松,实则伴生出越来越重的压力和困惑。浮躁的社会风气,使人们缺乏对文学、社会的深层思考和感悟,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精神家园逐渐崩塌:社会缺乏精神信仰、生命价值,人们亟须找到个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社会亟须有崇高精神领航。国学具有滋养性格、澄明思想、指引方向、颐养性情的功能,可以产生巨大的精神、审美和文化价值。唐文治的“唐调”容易推广,首先因为其有节奏、有韵律、有气息、有性情、有悟致,能调动读文者的各种感官一起运作,缩短读文者与文本间的距离,使其可近距离体悟文章之美、思想之深、性情之真,便于弘扬传统文化。其次,“唐调”有调、能唱,本身就是一种表达、一种抒发,可以让读文者尽显自我,寻得人生美好。最后,“唐调”本身就是一种传承,吟来唱去,经书要义就会深入骨髓,发挥立德树人的教化作用。时移世易,变化太多。正是像唐文治这样执着、独特的教育家,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为逐渐淡出国人视野的国学教育,开拓了一条宽阔的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希望追随着前人的脚步,让国学教育更加丰富、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