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儿童创意写作有序可行

2018-01-25何捷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儿童文章过程

何捷

儿童创意写作,是近年来写作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但对于创意写作是什么,该如何认识儿童的创意写作,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操作、怎样落实,一线教师普遍存在认识误区。我们主张,儿童创意写作应从创意的产生前提、导引过程、评改促进等方面人手,重新加以认识,并通过实践,让创意写作真正成为可操作、可执行的课程。

一、何为儿童创意写作

说到“儿童创意写作”,必须先认识“创意写作”。创意写作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标志是1936年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工坊的创建,从此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欧美国家得到推广,成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专业之一。创意写作工坊提出这样的口号:“有人如果可以学会拉小提琴或弹钢琴,那么也可以学会创作,尽管没有一个训练模式可以保证他一定能成功。……我们将继续寻找这个国家最有才能的学生,传达我们的理念,即创作不能被教出来,但可以被鼓励出来。”创意写作的重要理念,即天赋是可以助长的,兴趣是可以鼓励的。

我国于2000年前后引入创意写作,如今创意写作已被我国小学写作教学接受,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主张。之所以单独列出“儿童创意写作”,是为了通过鲜明的教学主张、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具体能实施的教学方法、有系统的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实践中教学态度随意,有的只是望文生义地借助“创意”来表达对写作中想象成分的偏爱、对与众不同的文章的欣赏,对于如何引发、表述创意并不清楚。写作的源头与过程都未得到落实,如何能称为创意写作教学呢?想象作文、童话、童诗、童谣等自创作文,并不一定是创意作文;教材外自主研发的作文教学、非传统教法实施的教学,也未必属于创意写作。无限依托儿童“无理而妙”的天然写作,是教师无知和急功近利的表现,与真正的创意写作有着本质区别。创意本身也有传承和变革之路、纪实与虚构之别,对儿童创意写作教学,教师应有清晰的认识。

我们赞成将“创意”作为一种教学主张,但不能将对其的认识停留于三个浅表层面:其一,停留于“热词”,即关注度、使用率很高的词。教学主张应当有更为理智的教学策略、教学执行,而不是仅为谈资。其二,停留于“虚词”,只是空虚的概念,无名无实。如果教学设计无益于引发创意,写作结果都依赖于不确定的灵感,我们真的不应该沾沾自喜地认定这就是创意写作。其三,停留于“名词”,作为标签,大而笼统地指代,没有核心思想,也无可执行的教学策略。

我们希望创意写作是沉稳的“关键词”——切实可教;是有具体内涵的“实词”——课堂有设计,教学可操作,结果可预估;是能见可感的“动词”——课堂有具体的教学设计,课程有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有写作能力提升的规划,能激发儿童对写作的热爱,以真正提升其写作能力。

创意,要求我们在写作教学中主动创新,有方法、有效果地拓展写作构想,有全面的教学设想,有应对突发情况的教学预设,有适度恰当的教学引发,诚心诚意地观照童心,尊重儿童写作复杂多样的学情。创意不是莽撞地否定一切传统与常规,想突破常规,首先要知晓常规,守住常规;要想与众不同,必先了解“大同”,了解作文教学中的普遍做法和认识。创意不是对常理的背离、对主流思想的叛逃、对传统的否定与批判,而是对传统的认识与改良、继承和发扬,是让写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反常合道”。

二、以欣赏与尊重的态度发展创意

作文难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对儿童欠缺了解,不知道儿童正在形成独立的人格。教学写作不了解“作者”,就不能了解“作品”,更不能有效介入写作的“化学反应”,往往要么手忙脚乱,要么用力无度、强制干涉,结果学生写出文章都难,写出创意更是天方夜谭。为了了解儿童,前人花了大量心思。从卢梭(《爱弥尔》),到福禄贝尔、玛利亚·蒙台梭利,再到周作人、陶行知,无不对儿童有充分的认识、高度的尊重。认识儿童,应为一个独立且严谨的课题,可从三个关键词入手:其一为“童心”,儿童敏感善良,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在表达的初期拥有勇气,想象力丰富,这些都需要教师悉心呵护。其二为“童言”,儿童语言天真烂漫,妙趣天成,他们特有的言语组合方式展现出清新的思维。教儿童写作,就要以儿童的方式对话,把握儿童的思维特色,欣赏儿童的纯真趣味,顺势引导。例如,教学谢尔·希尔弗斯坦的《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教学主导可以是欣赏,师生可以共读、共赏、共议,教法中可以凸显诵读,写作范式可以是模仿。其三为“童真”,这也是儿童写作中值得欣赏的地方。儿童的“真”与成年人的“真”不同,他们会把想象的空间也当作真实,在想象与现实之间自由切换,因而即使是虚构,也体现着一种生命的本真。教师有了柔软的童心,找回质朴的童言,才能欣赏曼妙的童真。

很多文学创作,都源于悠闲时偶然产生的灵感,散步、吃饭、聊天,都有可能带来创意,这是因为创意与安全感联系密切。安全是人的需要,是精神愉悦的保障,也是课堂教学中需要营造的感觉。我们可以从建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入手,以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带给儿童被尊重的温暖,让安全感在爱意中渐强,让表达欲在对话中渐长。营造安全感还要注意教学的循序渐进,教学层次由浅入深,让儿童参与时产生“我能行”的自信,感觉游刃有余。例如,笔者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写作内容为“父母的爱”。创意写作设计从“营造安全感”开始,先明确写作内容,确定写作对象——父母,基于此,培养学生“写作可以是一种私藏”的意识,鼓励儿童以私聊的话语、私密的内容,为父母“私人定制”充满爱意的语篇。通过强调写作的隐私权,让儿童放心、放胆、放松去写。

三、做好教学调适与过程参与

我们最终看到的文章,都有其生发的过程,作者并没有直接摄取,看到就能写;也没有直接转化,想到就能写。外部世界的信息需要形成内部语言,再输出为外部语言,变为说出来的口语和写下来的文字,整个转化过程伴随着思维的运转。学生能否产生创意、产生什么创意,取决于教师根据学情所作的引导,绝非一句“开始写吧”就能诱发的。因此,创意写作教学,讲究“陪伴写”,主张“写片段”,要及时根据新鲜學情,作好适切的教学调整。

以往教学,强调“写全篇”,经过长期的全篇幅、模式化训练,儿童容易形成僵化且难以动摇的思维定式:文章就应该这样写,就是要写成这个样。全篇幅写作的过程一般包括审题、构思、立意、选材、起草、修改、定稿。传统教学一般集中在写前进行,或在写后以评讲的方式进行,这些都是一时性、集中型的“教”。写作教学固然要包含“作前指导”和“作后讲评”,但最重要的还是写作过程中的辅助、指导,这在全篇写作中恰恰无法落实。全篇写作还苛求写作结果,功利性十分明显。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文章的最终呈现时,其实是在孤注一掷地将儿童写作逼向成人化、“伪圣”化、功利化的死胡同。

“写片段”能有效突破影响创意产生的惯性思维,让儿童在写下每一个片段时,都处于新的状态,在陌生的领域中努力解决新的问题,避免了全篇写作中的“惯性滑行”。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写说明性文章”一课,如果直接让学生写全篇,学生可能会习惯性地写“铅笔盒”“电冰箱”,尽管自己早就不用“铅笔盒”,改用“笔袋”了。这是因为学生多次写过这两种对象,驾轻就熟,本能地重复,这样写再多次都是无效的。不妨将其分解为“写说明对象清单”“选择说明对象写片段”“修改写好的片段”“写全篇构思提纲”“写图文并茂型说明文”五次练习,让学生每一次都重新构思,在挑战中提升能力。

“写片段”有三点值得关注。第一,切分写作时段。一节课40分钟,我们不主张留大块时间让学生自由地写。“课堂教学写”与“回家自己写”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是有教师陪伴、教学介入的多边活动。教师、教学、学生、课堂时空等原本可以多边交互,何必要在写作过程中忽视教学介入,舍弃同伴合作,放弃写作共同体的优势,背道而驰地模拟“回家自己写”的状态呢?我们主张合理切分课堂时间,为不同写作内容划分专属时段。在不同的写作时段,由于教学“重启”,儿童都能全情投入,集中注意力,专注学习。仍以“练习写说明性文章”一课为例,“写说明对象清单”用时5分钟,“选择说明对象写片段”给8分钟,“修改写好的片段”給4-6分钟,“写全篇构思提纲”给3分钟,“写图文并茂型说明文”给4~6分钟。五个练习片段,共用时30分钟,写作时间很充分。第二,写作活动多样化。只要是切中写作思维的,不论外显还是内隐,都属于写作活动。例如思考,看上去不说话、不出声,但大脑在高速运转,是最好的写作活动;例如交流,看上去没有动笔,其实口语表达就是用嘴写作;例如活动设置,显然是写作的预热,做了什么就写什么,虽争议较多,但确实有效,未尝不可采用;例如观摩范例,虽然没有动笔,但心的揣摩也是一种仿写……多样化写作情绪饱满,创意更容易显现出来。第三,教师参与陪伴。教师不是课堂教学的旁观者,不能说一声“开始写吧”就不管不顾。我们主张教师全程参与,伴随片段写作全过程,巡视,指点,互动,评改。教师在教学中“搅动”课堂,让学生向陌生区域进发,产生激烈的思想、语言、观点交锋,其结果就是学习资源的共享。

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决定了儿童创意写作的品质,我们主张教师做好自我提升。其一,视野要大。视野是教师对儿童写作的认识,是执教的气度。执教儿童写作,至少应对其整个发展过程有所了解,对当下写作教学的发展状况有所关注,这样才能有效预测未来写作教学的发展前景。其二,性情要真诚。作为学生写作与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要对生活充满热爱,善于发现正能量。教师不要固执古板,要对新事物有热切的关注,这样才能让教学推陈出新,联结生活,具有时代气息。教师还要善于学习,这将有助于创新教学。爱生活的人总会优化生活,爱写作的人也不会沉溺于过往的陈旧表达。

四、合理评改,把握时机与内容

评改应该是宽容的,欣赏与鼓励更有利于激活创意。首先要澄清,赏识性评改不是一味“夸奖”,不是简单地表扬“你真棒”,而是切实有效地发现优点,进一步提供指导,以评促改。不少人在评价儿童写作时锱铢必较,在语言文字呈现上要求较苛刻,这将导致儿童不敢表达,或只写教师喜欢的话。有些语言模式在儿童的世界中是合理的,在成年人的判断中则不然,当双方有审美冲突时,应该遵循儿童的审美规则,站在儿童的立场作评判。我们认为,评改等同于下一次写作的“作前指导”,应为写作的延续服务。儿童创意写作的评改,应重点把握时机和内容。

1.评改的时机:不是单独陈列,而是融入写作全过程

对评改的误解,最明显的就是程序简单化——作后修改。在20世纪70年代的写作过程研究中,弗劳尔和黑斯的理论具有代表性。他们采用“有声写作分析法”分析写作者的心理活动,让受试者在录音机前写作,同时把头脑中的思维说出,作有声思考。他们分析录音,把写作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概括为三个基本认知过程——构思、译写和修改。三个过程并非直线排列,而是互相渗透、互相依赖、互相穿插、循环发展,贯穿整个写作过程。不少国家的课程纲领性文件,也支持这一说法。例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公立学校阅读/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框架(幼儿园至十二年级)》中,每一年级都贯穿了“过程写作”的理念,学生通过预写、起草、修改、编辑等步骤学习写作。美国写作教材《作者的选择》第七册第二单元为“写作过程”,第一课的主题是“运用写作过程”,对写作的五个阶段作了全面的界定:预写,发现和探索新的想法,并考虑写作话题;起草,将思想、词、词组转换为句子和段落;修改,查看自己的文章,确保其清楚、有条理;编辑、校订,聚焦文章的技术层面;呈现,最后向读者展示自己的作品。在教材中配以案例,便于学生形象地感知写作过程的五个阶段。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很清晰。已故教育家顾黄初先生早就说过:“过去我们的作文教学,成绩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在哪里?有人说是指导不得法,有人说是命题不恰当,也有人说是批改不起作用,如此等等,大家都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但在众多的原因里头,什么才是最根本的呢?我想,恐怕就在于:教学的程序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严重地不一致。”我们先前乃至现在的写作教学,大多从事“半截子训练”,缺乏一个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相一致的日常作文训练过程。

评改激活创意,最好的时机应该是“混合”着写,在写的时候改。整节课将写作与评价、修改的时间相融合,写中改,改后写,写后再改,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写作流程。这更加符合写作本身的规律,也符合学生养成写作习惯的需要。

2.评改的内容:不应屈居“下游”,而应力争“上游”

“改”就是调整构思,改得最“惨烈”的状态,就是“撕掉重来”,即重新构思。“改”不能停留在文字调整的层面,这是无可奈何的修饰,属于“下游环节”。创意写作中的“改”要催生创意,从“下游”的泥潭中解脱,指向谋篇布局、段落构成、篇章组合等“上游环节”,凸显构思。

儿童语篇中需要修改的内容可简单分为两大类:字面错误和意义错误。字面错误又称形式错误,主要包括书写、标点符号、遣词造句等;意义错误又称实质错误,指不符合文章逻辑或客观事实、前后不一致、有待修正的观念、解释不清晰等。在修改作文时改正字面错误很重要,因为文从字顺是写作的最基本要求。但是真正能够提高文章质量的修改,应是对意义错误的修改,因为内容、思想才是文章的灵魂。一味修改文章表面,对提高文章的质量几乎没有什么帮助。“改不是改文字,实际是重新思考,重新组织,使原来的意思更加完善些。”思维层面的修改,就是在写作这条河流的“上游”搅动,有了思想,才有文字;有了上游源头,才有下游的水流;上游摆正、调清,水到渠成,下游方能通畅、澄澈。

儿童创意写作,应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序可行的逻辑系统,是有鲜明主张,能具体执行,切实服务于儿童写作能力提升、素养形成的优质写作课程。这样的课程,值得我们持续参与,深度研究。

猜你喜欢

儿童文章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六·一”——我们过年啦!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