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中有话读“愧怍”

2018-01-25肖培东

语文建设 2018年7期
关键词:闲话杨绛语言

肖培东

《老王》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杨绛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全文围绕作者一家与老王的交往展开叙述,通过回忆老王窘迫的生活状况以及相互交往的生活片段,展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老王与作者一家珍贵的友情,凸显了孤苦寒微的老王纯朴、仁义、善良的品性,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悲悯关怀,对自身的反省,以及对命运的慨叹。文章的末段,即全文的点睛之段,其中的“愧怍”,奇妙地把杨绛一家与老王交往的点滴事情升华到情感的境界,有高度,有气势,耐人寻味。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怀“愧怍”的深刻原因,体会作者在平和语调中流露出的叹惋和感伤,是此课教学的重难点。

围绕“愧怍”而写成的关于《老王》的文本解读及课堂实录常见诸语文报刊,但总感觉对这篇课文挖掘有余而设计不足,教学多呈强硬灌输、居高临下之态,而难以引领学生自然主动地感受品味。解文深,还得教学巧。解读和教学如何相得益彰?走向“愧怍”的桥梁如何铺设?“单元提示”告诉我们:“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以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老王》这篇文章的末段文字就非常值得关注。“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反复读末段文字,从香油、鸡蛋读到老王和作者对答的话,从眼前的实体事物到耳侧的抽象话语,慢慢走进幸运的人的内心愧怍。“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其中的“一再追忆”令人深思。究竟是一段怎么样的对话,要让作者“一再”去追忆,反复去琢磨,最后竟陷入无边的愧怍中?原来,鸡蛋与香油只是隗怍心理的触发点,而老王与杨绛的对话却是愧怍情绪的最纠结处。“我想他是知道的”,这“我想”,其实是作者借以平衡的自我安慰。因追忆对话而生的“我想”,最后让作者心生不安至泛起愧怍。对话要一再追忆,文本的教学就必须在这些对话上重锤敲打以直抵“愧怍”的内核。溯而思之,从文末的“对话”到文章开始处的“闲话”,再至杨绛巧妙的几处闲笔,《老王》一文的教学就有了准确的切入点和清晰的教学思路。

一、两处闲话读老王

实录一:

师:这篇文章就是从说闲话开始的。同学们看看,文章中具体写两个人说闲话的是哪段?

(学生回答第二段,并朗读第二段)

师:这段其实是作者和老王一路上的闲聊。如果把这段话改成直接的对话形式,应该是怎样的?“我”和老王分别会说什么?

(生思考后,老师和一学生模拟对话)

生:我觉得“我”会说:老王,你怎么就成了单干户?然后老王说: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我“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语言较为生硬)

师:大家想想,老王会这样说话吗?老王说这句话的时候会说得怎样?

生:说得慢,伤心。

师:来,我们再试一次。老王,你怎么就成了单干户了?

生:北京解放后,蹬三輪的都组织起来,我“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稍慢了些,伤感)

师:老王,你都靠什么养活自己?

生:只有辆破旧的三轮车。

师:老王,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吗?

生: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师:杨绛如果写成这样直接的对话体形式,在表情达意上是不是更直接?

生:我觉得是的。

师:那可能会怎么写?

生:可能会加上一些形容词,比如“老王悲愁地说”等等。

师:这样写多好啊,我们一读就更明白了老王的不幸,杨绛先生为什么要改成转述的表达形式呢?(学生讨论)

生:因为越直白越苍白。

生:好像在反省。

生:感觉就是在讲一个故事。

师:换一种说法就是,作者很冷静,轻描淡写,不想透露自己的感情,但实际上所有的感情又都蕴含在文字深处。看似平和的语调中流露出叹惋和感伤,我们要好好揣摩杨绛的语言艺术和内心情感。

读《老王》,整理出文章中写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来体悟老王的“苦”与“善”应该不难。教参明确指出,此课教学要通过文本细读,体会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珍贵情谊,理解老王身上闪耀的人性之美。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多半不会忽略老王的“不幸”,但容易流于找找答答,缺乏具体深刻的品析与回味。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能使人思想发育、灵魂苏醒,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精神大厦。要懂作者之愧怍,就必须深刻感悟文中人物的不幸。想象并变换“闲话”,还原成人物的直接对话,引领学生进入语言情境,体会感情,文本背后的东西就会渐渐浮现,而且教学开场快速地建立起了阅读文章的情感氛围,学生对年代有相隔的小人物的苦难就有了真切的同情与感动。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很真实地贴近杨绛的语言艺术。杨绛先生在叙述老王的不幸时语调平和、节制,这样的素朴清淡,课堂上若不加细细咀嚼,学生在叙述老王的不幸时多容易浅显视之,随意道来,老王的不幸也就有了相对的距离感。读老王的“苦”与“善”不难,读作者的“愧怍”之情与作者的语言艺术却需要教师善加引导。林筱芳《人在边缘——杨绛创作论》中写道:“其沉定简洁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杨绛先生的作品,语言平和冲淡却字字含情。变“闲话”为对话,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出看似平淡的文字中饱含的深情,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感悟体验环节。比如我们可以择其中一句:“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了。”这一句看似平和冲淡,却至苦至悲。“有个哥哥”,正当我们因老王还能有亲情的依靠而高兴时,猛然问“死了”两字却带给我们一种无言的伤痛;紧接着“有两个侄儿”,峰回路转,希望尚存,但“没出息”又让人再次走向绝望的深渊。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变化,在“有个哥哥”和“有两个侄儿”后适当停顿,对情感的跌宕起伏才有更真切的感受。同时,作者将“死了”与“没出息”放在最后,把词序变换一下,不符合常规,“反倒更显别致耐读”,老王孤苦无依的悲凉处境更人人心。再如,文章还有一处闲聊:“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这几句闲聊,同样可以读出深意。“那儿”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实则蕴含孤苦贫寒之深痛,看似闲聊而过,却不能不让我们心酸。

两处闲话,平淡质朴,意味隽永,我们能从中读出什么呢?老王的不幸,老王的善良,作者一家人的善良与温暖,当然,还包括作者杨绛的语言艺术风格。黄厚江老师认为,文本解读要注意三个基本维度:内容理解、形式理解和语言理解。从教师的角度换个概念来说,那就是内容教学、形式教学和语言教学。还原闲话语境,对比话语表达,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现场去体会老王之苦难之善良,去感受老王内心的苦痛与渴望,去触摸作者真实的内心,我们更能明白:原来,闲话不闲,闲话有深刻,闲话蕴真情,闲话见功底。

二、细读对话悟“愧怍”

实录二:

师:文章中有没有直接写人物对话的部分?哦,第八自然段。这一段为什么不写成转述的闲聊形式,而要写成对话体?为什么这一段要写得如此细致,描摹得如此逼真?

生:我觉得这一段更能体现出老王的性格。

师:那哪一句话能体现老王的性格?

生:“我不是要钱”。

师:找得很准,但那不是性格,是品质,也可以说是愿望。

生:老王说了两句话,比较简短,却从侧面说明老王即将离世。

生:这是“我”和老王的最后一面,最后几句对话了。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后一段?杨绛写“我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一再追忆”说明最后几句对话对作者情感的抒发起了决定性作用。我们一起来研究这段对话。“我”的第一句话是什么?请同学来读一下。

生:要读得很吃惊。“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学生读)

师:第三句话,是老王说的。“他只说”,说话前多了一个“只”字,去掉“只”字变成“他说”怎么样呢?

生:老王只说了这一句话。老王因为生病的痛苦.都只能说出这简短的话了,为下文老王去世做铺垫。

生:也写出了老王的朴实。

生:他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说话感觉累,不会说出很多话了。

师:也就是说,他原本会有很多话,但只能说出这一句了。其实这两個人,都有很多话要说。我们在文中人物的对话后面各添一横线,你能不能把他们没有说出来的话补出来?

(学生补白人物对话)

散文以表现性灵与内心见长,看似浅白平淡的散文,作者的心性与情感往往深蕴其中。杨绛先生以沉静淡定的笔触,记述了自己与老王交往的一些往事,展示了老王一生大致的际遇,唯独写他去世的前一天硬撑着给“我”送香油、鸡蛋时的肖像和语言如此细腻逼真。惜墨如金的杨绛极尽描摹之能事,甚至是用直白到不近人情的笔法去展示这个凄苦的底层人。作者不再用闲聊表达的方式去呈现,而是细腻描摹,将彼此的话语很直观、很具体地响彻呈现,甚至说话时的表情神态都如在眼前。这段对话,让作者“一再追忆”,对作者“愧怍”情感的触发起了决定性作用,值得师生细细品味咀嚼。老王拼着余生的力量给作者一家送香油和鸡蛋,是把善良、温暖、渴望做最后一次传递。“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此时此境下唯有这句最朴实的表达让我们唏嘘于浑浊天地间仅有的善良与温暖,也会让我们渐渐读出日后想来的自责与惭愧。其他如“我强笑说”的“强笑”,“他只说”的“只”,都必须去深入品析并追问如此言语的目的以及言语方式的深层动机,渐渐剥离出作者的存在。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卢翎说:“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老王》更是一篇足以体现她“朴素本色”却“别致耐读”的语言风格的佳作。这段对话,也是淡淡几笔,沉定简洁,深品细嚼才知意味无穷。“他只说”,其实是他有很多话要说,是“我”未曾及时悟到这可怜人深藏着的心理诉求。这样,师生就进入散文文本留白教学的余韵中去了。我们来看看课堂上学生的补白。

实录三:

生: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你怎么不吃?

师:有道理,我们一般说话都会这样说。第二句又怎么补呢?

生:我不吃。我这样的人怎么能配得上这么好的大鸡蛋?

生:人老了吃的东西少了,吃得多了浪费。

生:我不吃,这是给你们的。

生:我不吃,吃了也没什么用了,还不如留给你们吃。

师:把后半句去掉就更好了。“我不吃,吃了也没什么用了。”确确实实,形如枯槁,吃再多鸡蛋也补不进去了。好,第三句话“我不是要钱”后面可能会说什么?

生:我不是要钱,我要的是尊严。

生:我要的是内心的良知。

生:我要你们收下这份心意。

师:我要的不是钱,我要的是尊严,是和你们平等的情谊,要的是平等的交流。

散文的作者通过精微、传神、别具一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读者则是通过朗读、咀嚼、比较作品的语言,会意、体情、悟理和品趣。好的散文,语言都有个性,思想都深刻,感情都丰富。只有在相应的个性诱导下,学生才能获得个性的感悟。这一段对话,细细读来,话语中都有欲说又未说处,我们可以让学生自行去体味、挖掘和探究。“不是要钱”,大限将至的老王要的是什么?沉默寡言、老实善良的老王最后想对作者要说又未说的是什么?学生由于人生阅历、个体心理特征、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在阅读过程中衍生出许多变量,碰撞出阅读教学的精彩与生动。补白对话,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文字背后的许多故事、许多情感,揣摩作者不说以及说不出来的理由和好处。补白对话,我们就会发现,对话中其实是有若明若暗的文本解读探秘路径的。淳朴善良的老王在自身极其不幸的情况下挣扎着送来了大鸡蛋和香油,是把作者一家当作这世界上最温暖、最亲近的人来信任,当作唯一的精神寄托。他不是要钱,他渴望温暖,渴望信任,渴望尊严,渴望平等,渴望精神需求。叶芝有诗:“许多人路过我的生活,只有你走进我的生命。”任何物质的匮乏,都抵不上精神的残缺,可是,“我”还是忽略了,只用同情、恻隐和接济甚至是在忙乱着应对。虽然我们都懂得,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文化里的,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自然也有着文化上、心理上无法逾越的鸿沟,隔着一层“厚障壁”,但不能不说,老王是带着巨大的遗憾悲愤离世的。“杨绛如果寻找这种合理解释,以她的睿智很快就能心安理得,但她反复问自己,问得自己无法安宁,最后只好以愧怍之罪面对以老王为代表的沉默的底层,面对他们随风而逝的冤魂。”散文重在表现“我之心”,解读重心就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解读密码就是藏在文本深处的语言文字。用着其善,却未真正懂得其善其心,这“愧怍”的理解就能持之有据。《老王》写出了一个底层劳动者的忠厚善良与不幸,表现了幸运者对不幸者的关爱和同情,更让我们懂得平等、理解与尊重。

三、几处闲笔蕴深意

实录四:

师:除了闲话闲聊外,这篇散文还有一些句子看上去很“闲”,感觉轻描淡写,可有可无。你能找出一些吗?

生:“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写的不是“我”和老王的事,却写出了他人对老王的凌辱。

师:这就是老王的大不幸了。

生:“‘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这个句子里的“不知怎么的”,我觉得有意思。

师:她自己知道不知道?

生:肯定知道,夫妻嘛。

师:对了,那不就是“文化大革命”的迫害吗?这样的句子还有吗?

生:“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师:这些闲话,也叫闲笔,是越读越有味道。同学们,作者的愧怍,其实也是在为那个社会,为那个时代而愧怍。老王的悲剧其实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所以“愧怍”還应是一个社会的情结,而作者首先跳进去,表现出的是知识分子的担当、良知和自觉的精神。因此慢慢地细细地读闲话,愧怍会越来越深厚,越来越清晰。杨绛用自己的愧怍警告我们,这对我们来说却是人生的大幸,希望悲剧不要再重演。

《老王》这篇散文在好几个关键地方说得很含蓄,淡淡地说明情况,不发议论,其实作者是有自己的感慨的,应该深入领会。如颜敏老师言:“文章写作于1984年,杨绛先生73岁高龄。一个智慧老者一直记挂于心不能释怀的念想,一个纠缠困扰作者几年光阴才渐渐明白的难题,思考如此漫长,求证如此艰难。难道真像我们执教者想的那样,轻易便可破解?”杨绛把世态人情当书读,当戏看,就必然有一种距离去更客观地审察、评价和记录历史。身着隐身衣,杨绛说:“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老王》一文多有闲话闲笔,比如“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两句中都隐有对“十年动乱”这个特殊时代的贬讽,也寄寓着作者对社会责任缺失的自我反省,对社会道德现状的忧虑和批判。按王开东老师的话说:“我读出了社会的丑陋和杨先生天使般宽容的轻轻照耀。”杨绛的如椽之笔举重若轻,写下了对老王们的赞歌,写下了自己的反思和对灵魂的拷问。这些语句,“平静中有抗议,调侃中有悲哀,很有韵味”,细细读来,反复咀嚼,我们方能在这些叙述中捕捉到作者潜隐着的时代针砭,也充分感受到作者高贵的人生境界、道德良知以及豁达忘我、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课堂上引导学生慢慢咀嚼,慢慢品味,借此唤醒学生内在情感体验,使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期待视野”对作品合理地作出自己的理解,对“愧怍”就自然地有了更深层的体验和感悟,也满足了阅读理解的更高需求。当然,对“愧怍”的深度挖掘,要基于学生阅读实情,教师不可硬性灌输,必须掌握分寸。

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往往高度生活化,看似平淡质朴,实则意味隽永。《老王》沉稳内敛、质朴生动的语言堪称典范,值得品味。闲话不闲,对话精深,闲笔有味,都是话中有话。杨绛看似平静的笔调,写尽苍生百态,极富意蕴。如此,教学巧妙地由“闲话”入,由“对话”悟,由“闲笔”深,清晰简洁又紧扣文本语言,充分调动学生阅读思维,《老王》“愧怍”的主旨理解也就水到渠成,直至心底。

猜你喜欢

闲话杨绛语言
选择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杨绛守诺
萧红墓畔口占
我有我语言
闲话
闲话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