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环境下我馆文献资源采访策略研究

2018-01-25赵惠婷

价值工程 2018年36期
关键词:馆藏纸质期刊

赵惠婷

摘要:馆藏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基础,文献采访更是其中的关键性环节,随着技术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需要不断调整策略,依据高校发展的任务和职能,兼顾读者需求和文献价值,构建适应新环境的文献采访体系,使文献资源建设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ction resources is the foundation of library work. Document interviews are the key link. With the changes of technology environment and policy environment, the literature interview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need to constantly adjust their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tasks and functions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needs of readers and the value of the literature, a document interviewing system that adapts to the new environment is built, m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ocument resources more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satisfying the needs of reader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nd meeting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school.

關键词:文献资源建设;文献采访策略

Key words: document resource construction;document interview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6-0269-03

1  新环境影响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主要因素

1.1 高校图书馆资源评估政策上的变化

2004年教育部发布的2号文件教发[2004]2号,对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进行评估,其中对纸质图书的数量有硬性标准,见表1。

教育部这个文件的目的是促使高校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应对扩招引起的教学资源质量降低问题,但是事实上,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的数量都不能达标,而学校一两次的加大经费投入,也并不能解决达标问题,反而造成购买纸质图书时一味追求数量完成任务,不能保证所购图书质量的后果。

2017年图工委年会,举办了专门研讨图书馆资源统计问题的专题座谈会,根据座谈会共识,图工委向教育部出具建议函,建议函主要内容后来体现到了教育部文件上——教发司[2017]261号《关于做好2017年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补充通知》,文件明确了数字资源量指标修订内容:

①数字资源量的定义。

数字资源量是指学校引进(包括购买、租用)和本校原生的,拥有磁、光介质或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态,可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版学位论文和音视频资源量。

②数字资源量的四个统计指标及说明。

数字资源量:数字资源划分为四种类型:电子图书(包括与图书类似的出版物,如研究报告、会议论文集、标准等);电子期刊(包括与期刊类似的连续出版物);学位论文(包括本校原生的和付费购买的学位论文);音视频(包括自建的和付费购买的音视频资料)。试用的数字资源和免费使用的数字资源,随纸本书刊所配的光盘以及非书资料,不作为数字资源计量。

电子图书(册):指统计纳入馆藏目录可供使用的电子图书的数量,包括以全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形式和按单种挑选订购的电子图书。电子图书1种算1册,不同数据库包含的同种书分别计算。

电子期刊(册)指统计纳入馆藏目录可供使用的全文电子期刊的数量,包括以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形式和按单种挑选订购的全文电子期刊。中文电子期刊每种每年算1册,外文电子期刊每种每年算2册,不同数据库包含的同种期刊分别计算。

学位论文(册):指统计纳入馆藏目录可供使用的电子版学位论文的数量,包括以全文学位论文数据库形式和按单种挑选订购的全文电子版学位论文。1种算1册,不同数据库包含的同种学位论文分别计算。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指标》还没有修订,但是数字资源量统计标准的明确和被认可,让高校图书馆对于数字资源作为馆藏量被认可有了切实依据,办学条件指标中的纸质图书不足部分也可以用数字资源做换算后补充。

1.2 新技术环境对阅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阅读是人们通过视觉,从文字、图片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理解、领悟、吸收、鉴赏和评价所读内容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平板、手机、kindle等移动阅读设备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已经离不开它们,阅读载体发生了重大改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元化的信息符号融入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内容,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官,人们除了通过文字来获取信息外,还能够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声像素材来丰富自己的阅读内容,阅读方式更加多元化。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体现得尤其突出。很多网络新媒体阅读形式出现在这种移动终端上,传统的纸质书籍对应电子书籍,传统的收音机广播对应新兴的网络广播类APP,传统的电视节目对应网络转播直播的视频节目,传统的报刊对应新闻类APP等等。以往的传统纸质印刷阅读都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出现了在内容上可近乎完全替代的电子版阅读文件,而这种存在于移动终端上的新型媒体也因其检索快捷、携带方便、可以有效利用人们的碎片时间等优点日益得到广泛使用,已渐渐占据了大众阅读载体的主流地位。

读者阅读方式的转变,给图书馆提出了很多新需求,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类型,呈现纸质文献资源、电子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等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并存的多元化馆藏局面。

1.3 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提出的政策环境

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2018年1月1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武汉召开湖北省高校服务地方发展暨“双一流”建设动员大会。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部署,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經专家委员会遴选,并报省政府同意,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三峡大学、长江大学等4所省属高校和海军工程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同时,三峡大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等3个学科被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省市共同支持三峡大学“双一流”建设,将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能力,共建区域性科教中心,在水电科学、新材料、磁电子、食品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智能装备制造、环保、现代物流、教育、旅游、卫生、智库建设等领域加大对我校支持力度,为宜昌加快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双一流”高校建设目标,给作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文献保障与支撑部门的高校图书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  新环境下我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策略调整

从表2可以看到:

除了2017年出现特殊情况外,我校文献购置费比较稳定或有小幅增长,根据学校规模,文献经费不算充足。

数字资源经费占比呈现上升趋势,纸质资源经费占比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在经费不充足的实际情况下,如何依据我校发展的任务和职能,兼顾读者需求和文献价值,调整适应新环境的文献采访体系,将有限的文献经费发挥出最好的效益,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2.1 保证高品质纸质文献的收藏

虽然阅读方式有了飞跃式的转变,但是纸质文献仍然具有其不可被电子文献替代的特点,并且在上述高校办学条件中,纸质文献仍然占据主要指标量。

①国内出版社有500多家,现在出版社对于高校馆配服务也非常重视,许多大的出版社都有专门的馆配QQ群,在这些群里,每周新书数据都会发布,图书馆采访人员可以非常及时地从中获取图书出版信息。

②分析每年所购置图书的分类结构、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与当年图书出版情况作比对,一是分析与学校相对应学科的重要性及学生数量的适比性,一是与其它同类院校的馆藏做对比分析,补充重点学科专业文献。

③通过网上荐购系统、微信扫码荐购方式,读者可以非常便捷地推荐需要的图书;图书馆还可以邀请学院老师参加现场采购,这些方式,可以提高资源建设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2.2 合理购买电子资源

电子资源价格逐年上涨,基数又大,尤其是外文电子资源,这对于各高校图书馆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每年认真分析评价数据库资源,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广大师生需求,结合数据库价格、使用成本等各因素,不断调整数字资源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2.3 加强特色文献建设

根据学校的特色发展,我馆特色文献建设任务主要是对水利水电文献资源和地方特色文献的收集、收藏与管理。一方面,加强相应纸质资源的收集收藏,另一方面,建立水利水电文献库,持续收集各种类型的水利水电电子文献并编辑建库。

2.4 拓宽文献资源建设渠道

加强与DRAA(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等单位的联系,及时掌握数据库的情况,推广利用国家图书馆及国内外出版社提供的免费电子资源。

加大宣传力度,与亚基会、出版社、学校各单位、个人等加强沟通和联系,争取更多有价值的文献捐赠。

寻求与校内外的文献资源共建。对于专业性非常强的电子资源,可以与相应学院商议共建。

3  结语

随着技术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需要不断调整策略,依据高校发展的任务和职能,兼顾读者需求和文献价值,构建适应新环境的文献采访体系,使文献资源建设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波,等.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概况及走向[J].国际出版周报,2018-01-15.

[2]臧凤梅.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访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3).

[3]曹玲.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采访策略探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猜你喜欢

馆藏纸质期刊
馆藏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期刊问答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