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盐田港“港运通”系统运营相关问题研究

2018-01-25罗玲张鹍鹏刘鼎

价值工程 2018年36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深圳

罗玲 张鹍鹏 刘鼎

摘要:深圳市盐田港四大港区于2005年利用IC卡集成电路技术、信息技术建设了“港运通智能卡系统”,向企业发放“港运通”卡作为拖车进出码头的凭证,并在进出港区的车辆上加装前端识别设备、建设港运通后台管理系统,实现拖车进出港区管理,提高拖车进出港区效率。目前港运通系统已运行了10年,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Abstract: From 2015, IC and information technique had been applied in the Gangyuntong system of Yantian Port, Shenzhen. The Gangyuntong card are issued to transportation companies as the input and output voucher of container trailers of Yantian Port. Over the part ten years, large amounts of data have been accumulated. In this paper, we will analyze the related problems and giv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关键词:盐田港;港运通;深圳;应用研究

Key words: Yantian Port;Gangyuntong Card;Shenzhen;applicat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U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6-0124-04

0  引言

为了提高拖车进出闸的工作效率,统一规范码头拖车管理,深圳市四大集装箱码头及深圳市集装箱拖车运输协会成立港运通系统联盟,推进“港运通智能卡系统”建设项目,并于2005年利用IC卡集成電路技术、信息技术建设了“港运通智能卡系统”,向企业发放港运通卡作为拖车进出码头的凭证,并在进出港区的车辆上加装前端识别设备、建设港运通后台管理系统,实现拖车进出港区管理,提高拖车进出港区效率。

目前港运通系统已运行了10年,沉淀了大量的港运通卡基础数据及卡使用的数据。但目前港运通数据没有接入政府监管部门,也没有与车辆年审数据对接,造成发卡操作效率低、缺乏综合的数据挖掘应用,同时存在持有失效证件的车辆出入港区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1  港运通简介、业务流程、数据及存在的问题

1.1 港运通简介

如图1所示,港运通智能卡系统目标是通过IC卡集成电路技术、信息技术实现进出港区拖车信息统一管理、快速放行、作业调配,提高港区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如图2所示,港运通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通过港运通(PCC)卡对进出港区的集装箱拖车实现车辆信息识别、快速放行;

②通过港运通(PCC)卡和司机身份证实现堆场作业的智能化调配处理;

③四大港区各用户对相关的集装箱拖车信息实现共享和查询。

1.2 港运通业务流程

通过港运通系统,拖车提箱主要包含8个环节,具体如下:

①拖车公司持船公司提箱有效文件到闸口办理手续,为货主拖运货物的外部拖车空架进入码头堆场。

②在停车场泊车。

③司机在CMS房领取记录有集装箱摆放位置信息的便条纸。

④拖车到堆场指定位置提取集装箱,如所提空箱有破损,不符合船公司提箱条件,应依据指示到修箱位维修,破损箱修复后则重新验箱;若烂箱无法即时维修,则到“烂箱更换出”进行换箱。

⑤司机按便条纸要求给消毒。

⑥拖车在出闸口接受检验。

⑦拖车在出闸口进行打单、并取回设备交接单(闸纸)。

⑧拖车刷卡出闸。

拖车交箱主要包含8个环节,具体如下:

①载有集装箱的外部拖车持交箱文件到闸口办理手续。

②通过进闸口检验进入码头。

③在停车场泊车。

④拖车司机到CMS房领取记录有集装箱摆放位置信息的便条纸,指示该箱放置堆场具体位置。

⑤司机按便条纸要求做FS3000快检。

⑥司机根椐便条纸信息将集装箱拖到指定位置摆放。

⑦将便条纸等出闸文件交给出闸操作间,并领回相应的设备交接单。

⑧拖车出闸。

根据港区拖车作业需求,港运通智能卡系统业务流程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办卡流程、销卡流程与卡使用流程。

办卡时,拖车公司首先前往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并提交以下资料:

《道路集装箱运输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道路运输证》复印件及原件;

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复印件及原件;

驻深异地车辆提供《驻深运输证》复印件及原件。

经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审核合格后,拖车公司携带以下资料前往港口办证窗口办理港运通卡:

申请单位经营执照复印件;

《港运通办证员委托书》;

《港运通》申请表并加盖有效法人章;

集装箱车辆拖头行驶证、托架行驶证复印件。

销卡时,拖车公司到港口办证窗口根据要求提交相关资料经审核后注销港运通卡的过程,具体流程如图5。

港运通的卡使用流程:当持有港运通(PCC)卡的牵引车通过港区闸口时,利用固定式阅读器将牵引车辆信息采集后传递给工作站,系统识别到车辆的ID和人卡,叠加上通过时间和通道号,工作站通过通信网络传递给管理中心服务器。服务器收到车辆的信息,储存到数据库,与静态数据进行对比和认证。认证结果为合法车辆,服务器发出“放行”指令,车道控制器对外部设备进行控制,控制杆抬起,绿灯亮,车辆自动通行;否则发出“禁止通行”,控制杆关闭,红灯亮,禁止车辆通行,等待管理人员处理。

拖车公司使用有效的港运通卡进出码头闸口、作业的流程,如图7所示。

1.3 港运通数据

港运通系统数据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IC卡基础数据和刷卡数据。其中,IC卡数据如图8所示。目前港运通系统中可提供给其他系统的数据包括以下字段:刷卡信息电脑编号、车牌颜色、新增时间、进出港时间、车牌号、人员身份证号、进出港环节标志、归属。

表1为部分数据的示例。

1.4 港运通存在的问题

港运通智能卡系统运行约10年,有效提高了港区进出、作业效率,与此同时系统已沉淀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业务数据,但由于系统仅供码头企业内部使用,受企业管理思维局限性、管理能力有限的影响,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港运通发卡需在不同的两个系统分别进行查询和登记,造成发卡登记工作重复、工作效率较低。

目前港运通发卡工作需在港运通智能卡系统和港货局监管系统两套独立的系统进行,即办事员需在港货局监管系统中查询申办卡的企业和车辆信息是否满足办卡要求,如满足要求需分别在两个系统进行发卡登记,影响了发卡工作效率。

②企业与政府部门系统更新数据不同步,造成不符合要求的车辆继续利用港运通卡在港区作业、部分监管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

由于港运通智能卡系统和港货局监管系统未建立业务联动机制,在发卡后系统之间不能及时进行信息交换,如卡注销信息、车辆年审信息、从业人员诚信信息分别在两个系统单独管理,当发生变化时对方系统不能及时掌握,导致政府企业双方信息不协同、不符合要求的车辆继续利用港运通卡在港区作业,影响了港区的安全运行。

③企业未将港运通系统刷卡数据共享给管理部门,造成数據利用率较低。

港运通智能卡系统作为四大港区共同开发的、用于业务管理的系统,除了发卡数据需在港货局监管系统登记外,其他数据仅供四大港区内部使用。

由于各港区之间采用发卡数据共享、业务数据分离的模式,各个港区虽然能掌握全市的发卡数据情况,但无法掌握其他港区、全市车辆进出和操作的数据,无法比较和分析本港区与其他港区生产效率之间的差异。

④企业未充分利用沉淀数据进行挖掘及应用。

由于港运通智能卡系统采用侧重于进行车辆进出管理功能,系统功能主要为信息登记和记录,提供查询、打印等基本功能,并未开发数据处理、分析等功能,数据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如拖车进出港数据统计与特征分析,浪费了数据资源。

2  解决思路与建议

针对上述数据利用率不高、数据共享程度较低、数据应用用户范围较窄、发卡工作效率较低、系统协同能力较弱等问题,结合监管部门现有资源情况和服务要求,建议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相关工作:

①数据交换与共享:建立港运通智能卡系统与港货局监管系统之间的共享机制,研究港区信息管理平台与政府行业监管平台的协同共享模式,接入已有的“港运通”及行业管理数据,并实现港运通智能卡系统数据与港货局监管系统数据的自动交换,确保政府与企业数据的统一。

②数据挖掘与应用:结合港货局监管系统的各类数据,梳理数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政府监管要求、服务要求、企业管理要求挖掘分析数据。

③港口物流运行特征分析:构建港区物流运行智能化管理应用体系,以进出港区闸口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进出港区拖车运行规律,为港区运行情况、维稳预警信息发布提供可靠的依据。

④评估港区物流作业效率:通过对港运通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建立以进出港区拖车进出港区时间、在场作业时间等为指标的港区服务效益评价体系,对进出港区拖车的港区作业效率进行有效地评估,为衡量港区服务的满意度提供依据。

⑤核实港区信息管理平台:开展省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与港区信息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的研究工作,提出数据交互接口方案,提高进出港区车辆信息的核实工作效率。

3  小结

通过对深圳市盐田港“港运通”系统进行调研,本文探讨了“港运通”的建设现状、 业务流程、数据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数据交换与共享、数据挖掘与应用、港口物流运行特征分析、评估港区物流作业效率、核实港区信息管理平台等。这些建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提供了“港运通”系统的改善与提升的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1]港运通数据挖掘及应用研究项目报告.

[2]D., LIU., Y.E., Ge. (2017). Modeling assignment of quay crane using queuing theory for minimizing CO2 emission at a container termina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J], 61,140-151.

[3]袁群,徐意靖.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深圳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深圳学人
深圳学人